论文摘要
经典的金融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基本前提,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实践方面涌现出大量的与标准金融理论不一致的“异常”现象。为了解释市场中的“异象”,行为金融学得到蓬勃发展。行为金融学是建立在非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我们把它定义为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羊群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现象一直对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于中国这种转型经济中的股票市场而言。对于羊群行为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结果。国外对羊群行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羊群行为产生的机理上。其中,理性羊群行为(RationalHerding)理论认为,投资者之间的信息瀑布、基于声誉的考虑等是产生羊群行为的主要原因;而非理性羊群行为(IrrationalHerding)理论则从行为主体的心理出发,论述了羊群行为的非理性。另外,本文还从个体与群体角度分析了羊群行为形成的原因。在对金融市场羊群行为的最新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股市的现实状况,运用GARCH统计方法,对沪市180市场在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并且,在市场下跌时的羊群行为明显高于市场上涨时的羊群行为。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如此明显,主要是制度缺陷所导致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投机盛行等特点,也为羊群行为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我国股市监管当局应当完善和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市场效率。此外,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羊群行为的研究还有许多方向有待拓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