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运城盆地从古至今地裂缝活动比较频繁,尤其是到了现代,随着经济和人类工程活动迅猛发展,特别是对地下水的高强度开采,地下水降落漏斗持续扩大,导致地面沉降的产生,引发了大量的地裂缝。地裂缝所到之处,造成房屋开裂、地面设施破坏、农田灌溉大面积漏水及毁坏。地裂缝灾害危害程度需由相应的危险性评价来量化和把握,且事关社会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地裂缝灾害开展危险性评价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应用“山西省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调查”及“山西六大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野外调查取得的成果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汾渭盆地地裂缝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建立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为依托,对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取得如下成果与进展:1.在对研究区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发育的地理、地质背景以及地裂缝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概括总结出运城盆地地裂缝的成因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来实现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指标因子的图层化处理。其中,在利用缓冲区分析法来派生所需数据信息时,考虑到不同规模的断裂或地裂缝对地裂缝灾害的危险程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本文确定根据其规模来创建相应宽度范围的缓冲区,避免了像以往那样,不考虑差异性,直接统一进行buffer处理的弊端。3.在深入分析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提出了地裂缝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栅格数据的复合分析模式基于各指标因子的相应权重值进行运城盆地多层指标因子图层空间信息的自动复合叠置,获得了地裂缝灾害危险性分区图。进而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基本不危险四个等级区域,其中高度危险区域面积约为468.72km2,占总面积的7.6%;中度危险区域面积约为826.29km2,占总面积的13.5%;轻度危险区域面积约为2579.13kmm2,占总面积的42%;基本不危险区域面积约为2265.39km2,占总面积的36.9%。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裂缝及其灾害防治简要介绍[J]. 中国建材资讯 2008(02)
- [2].广西侧岭地区地裂缝成因研究[J]. 西部交通科技 2019(04)
- [3].矿区采空塌陷与地裂缝灾害探析[J]. 山西焦煤科技 2011(07)
- [4].渭河盆地地裂缝同生机制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3)
- [5].运城盆地尉郭地裂缝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7(06)
- [6].山西清徐地裂缝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6(S2)
- [7].不同活动速率下隐伏地裂缝的模型试验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2)
- [8].地裂缝对西安火车站改扩建东配楼结构性能的影响[J]. 工业建筑 2019(05)
- [9].非一致性地震作用下跨越地裂缝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8(04)
- [10].北京宋庄地裂缝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6)
- [11].河北隆尧跨地裂缝建筑物破坏特征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1)
- [12].运城盆地和峨眉台地地裂缝基本特征[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6)
- [13].山东省地裂缝灾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建议[J]. 山东国土资源 2014(05)
- [14].地裂缝活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 陕西建筑 2018(07)
- [15].跨越地裂缝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 工程力学 2018(05)
- [16].大同市地裂缝灾害分析及防治[J]. 山西建筑 2013(34)
- [17].运城市地震地质条件分析[J]. 华北自然资源 2020(04)
- [18].地裂缝-隧道-围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3)
- [19].地裂缝:大地皮肤的伤痕[J]. 地球 2018(11)
- [20].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的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评价[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02)
- [21].基于层次分析和信息量法的地裂缝危险性评价[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10)
- [22].隆尧地裂缝活动破坏特征及影响宽度分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3].苏锡常地区地裂缝成因及预警[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06)
- [24].地裂缝场地加速度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3)
- [25].基于离散元法的基岩潜山型地裂缝易发区预测(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2019(10)
- [26].地裂缝活动作用下地层应力和位移传递规律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1)
- [27].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的地裂缝灾害等级评价研究[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5)
- [28].采水型地裂缝发育演化模型试验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4)
- [29].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地裂缝物理模型试验[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3)
- [30].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北京通州区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