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的希望:《铁器时代》和《耻》中的“他者”

和解的希望:《铁器时代》和《耻》中的“他者”

论文摘要

约翰·麦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是南非著名小说家,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此之前,他曾两次获得英国布克奖(1983和1999年),法国的费米那奖(1985年)以及耶路撒冷奖(1987年)。他的作品总是以南非为背景。在南非,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使得白人和黑人之间长期以来冲突不断,但库切却从未放弃双方和解的希望,积极地探索通向和解的道路。本论文认为库切把和解的希望寄托在了白人“他者”身上。白人虽然被边缘化为“他者”,经历着主体身份遗失后的迷茫,但库切还是希望他们能担负起为殖民主义罪恶赎罪的重任,打破二元对立的局面,寻找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和谐之音。本论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的“他者”理论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库切在《铁器时代》和《耻》中如何建构南非白人的“他者”身份以及白人如何承担起了白人与黑人和解的重任。首先,论文在对“自我”和“他者”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本文的“他者”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阐述了库切在《铁器时代》和《耻》中是如何把白人建构为“他者”的。其次,论文对白人“他者”的困境做了具体分析:他们与历史的牵连使得他们倍感内疚,曾经享有的特权身份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下变得不合时宜,而更为可悲的是,他们此时已无法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然而,为了生存,沦为“他者”的白人必须面对现实,寻找出路,以求与黑人的和谐相处。因此,论文最后关注的是白人和黑人和解的希望。在《铁器时代》中,柯伦太太和黑人在危险和无助的时刻所建立起的一种新的关系暗示了和解的可能性;在《耻》中,卢克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后,最终决定拯救自己,真心悔过;而露西则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土地、甚至尊严为代价寻求共存。本文最后得出结论:作为一名南非白人作家,库切通过把白人建构为“他者”,让白人看到社会的不公,意识到他们所欠黑人同胞的孽债,从而迈出白人和黑人之间和解的第一步。

论文目录

  • Abstract(in English)
  • Abstract(in Chinese)
  • Introduction
  • 1.J.M.Coetzee and His Works
  • 2.Literature Review
  • 3.The Goal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One The White Constructed as the Others in Age of Iron and Disgrace
  • 1.1 The Self and the Other
  • 1.2 The Social Backgrounds of Age of Iron and Disgrace
  • 1.3 Coetzee's Construction of the White as the Others
  • 1.3.1 Mrs.Curren—the Other in Age of Iron
  • 1.3.2 Lurie and Lucy—the Others in Disgrace
  • Chapter Two The Predicament of the Others
  • 2.1 The Others' Complicity in History
  • 2.2 The Others' Obsolescent Privileged Status
  • 2.3 The Others' Perverted Family Relationship
  • Chapter Three The Others:Hopes of Reconciliation
  • 3.1 Mrs.Curren—A Seeker for Harmony
  • 3.2 Lurie—A Searcher for Redemption
  • 3.3 Lucy—A Determined Pursuer for Coexistence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库切小说的孤独主题及其精神来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库切笔下“失语”的黑人女性[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3].论《耻》中的女性角色[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08)
    • [4].重复的“他者”——解读库切的作品[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2(01)
    • [5].再谈库切与《耻》[J]. 考试周刊 2014(85)
    • [6].论库切的个体意识[J]. 内江科技 2009(01)
    • [7].库切《耻》中华兹华斯式的轮回[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7)
    • [8].浅析库切《铁器时代》中的他者[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9)
    • [9].走向另一极的他者化——《耻》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 [10].历史,无从逃避——评库切之《耻》[J]. 大视野 2009(03)
    • [11].人类无可逃避的孤独——试析库切小说中的孤独意识[J]. 皖西学院学报 2009(06)
    • [12].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浅析库切《幽暗之地》中的对位特征[J]. 大众文艺 2016(04)
    • [13].真实与虚构之间——试析库切的自传体小说《夏日》[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14].库切小说的创伤书写与救赎之道[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5].论库切小说《耶稣的童年》中的好客(英文)[J].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1)
    • [16].乡归何处——评库切作品《耶稣的童年》[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08)
    • [17].后殖民语境下《耻》中隐喻的解析[J]. 海外英语 2014(22)
    • [18].库切动物书写的伦理维度[J]. 东方丛刊 2018(01)
    • [19].后殖民语境下《耻》中的动物权利和女性主义[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0].库切《青春》中的疑问句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10)
    • [21].历史的颠覆——《耻》中白人对自身处境的发问[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04)
    • [22].“想象不可想象之物”:库切小说的核心命题和基本走向[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7(01)
    • [23].在流散中探寻文化身份——解读J.M.库切和他的小说《耻》[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3)
    • [24].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后现代创作策略刍议[J]. 江西社会科学 2012(01)
    • [25].穿越与戏仿——论库切小说《昏暗之地》叙事方式的颠覆性[J]. 名作欣赏 2015(24)
    • [26].论库切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改写[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7].库切小说中的疯癫叙事解读[J]. 当代文坛 2014(03)
    • [28].论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特色[J]. 语文建设 2014(14)
    • [29].论库切小说中的救赎思想[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30].《耻》:后殖民语境中的权利与暴力书写[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标签:;  ;  ;  ;  

    和解的希望:《铁器时代》和《耻》中的“他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