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磷是鱼类等水产动物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是骨骼和鱼鳞的组成成分,并与鱼类的生长、繁殖、抗病性、酶的活性息息相关。饲料中的磷是养殖鱼类最主要的磷源,饲料中常用的几种磷源受鱼的种类、大小、饲料效率等作用对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大相迥异。另一方面,饲料中磷浓度过低会影响鱼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过高则会污染水体。因此,探索磷源和磷浓度对不同种类鱼在不同阶段的影响意义重大。本实验室在研究磷对黑鲷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中发现,黑鲷幼鱼最大增重率和矿化作用所需的总磷浓度分别为1.40%、1.80%(胡王龙,2005)。本试验以黑鲷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钙磷Ca(H2PO4)2、CaHPO4、Ca3(PO4)2在总磷分别为1.40%和1.80%两个浓度时对黑鲷幼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常规营养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中钙磷沉积率的影响,以确定黑鲷幼鱼饲料中磷源的种类和磷水平,减少对环境的磷排放和污染,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试验选取同一放养批次、体质健康的黑鲷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平均每尾体重6.50±0.23g,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其中的一组作为对照组(To),对其投喂无额外添加磷的的基础饲料(TP 1.0%);在基础饲料中以沸石粉为载体分别添加Ca(H2PO4)2、CaHPO4、Ca3(PO4)2,制成总磷含量为1.40%的实验饲料T1、T3、T3、总磷含量为1.80%的实验饲料T4、T5、T6。改变沸石粉的添加比例,使试验日粮的钙水平与基础日粮的钙水平一致,且钙磷比例为1.33:1。试验最后三周,投饵后4-5h间采用虹吸法收粪粪便收集。养殖试验结束后,分析和计算黑鲷幼鱼的饲养指标和饲料指标,并对所有试验鱼进行取样,采集全鱼、肝脏、肌肉、脊椎骨、皮肤、鳞片、血清等样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钙含量、磷含量和生化指标等的分析。经双因素方差分析,磷源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腹脂率、肝体指数、蛋白质效率、磷利用效率和磷沉积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除腹脂率和肝体指数按Ca(H2PO4)2、CaHPO4、Ca3(PO4)2的顺序显著增大外,其余均按此顺序显著增大(P<0.05)。对照组的腹脂率显著大于各实验组(P<0.05),高达3.89%。磷源对黑鲷幼鱼全鱼的粗蛋白和灰分、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全鱼和肌肉的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二者都按Ca(H2PO4)2、CaHPO4、Ca3(PO4)2的顺序呈上升趋势。磷源除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外(P>0.05),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脂肪表观消化率和磷的表观消化率等三项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这三项指标均按Ca(H2PO4)2组、CaHPO4组、Ca3(PO4)2组的顺序呈下降趋势。对照组的脂肪表观消化率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小于各实验组(P<0.05),分别为90.02%、75.09%。黑鲷幼鱼的脊椎骨、皮肤和鳞片的灰分、钙、磷和钙磷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按Ca(H2PO4)2、CaHPO4、Ca3(PO4)2的顺序呈下降趋势。有趣的是,脊椎、皮肤和鳞片中的钙含量更易受到饲料中磷源和磷浓度的变化的影响,而不是磷含量。皮肤的钙、磷含量和钙磷比对磷源和磷浓度的变化比鳞片更具显著性。磷浓度对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肥满度、腹脂率、肝体指数、蛋白质效率、磷利用效率、磷沉积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磷浓度对黑鲷幼鱼全鱼的粗蛋白和灰分、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全鱼和肌肉的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都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磷浓度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脂肪表观消化率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黑鲷幼鱼的脊椎骨、皮肤和鳞片的灰分、钙、磷和钙磷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随磷浓度的上升而上升。磷源对黑鲷幼鱼肝脏、胃、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这四个组织中脂肪酶的变化基本一致,均按Ca(H2PO4)2组、CaHPO4组、Ca3(PO4)2组的顺序呈下降趋势。黑鲷幼鱼血清、肌肉、肝脏中的AKP活性受磷源的显著影响,且按Ca(H2PO4)2组、CaHPO4组、Ca3(PO4)2组的顺序显著上升(P<0.05)。黑鲷幼鱼血液中的CK活性也受磷浓度显著影响,且与AKP活性的变化基本一致。血液的三项指标总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受磷源的显著影响(P<0.05)。总葡萄糖含量按Ca(H2PO4)2组、CaHPO4组、Ca3(PO4)2组的顺序显著下降(P<0.05),而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变化趋势则与总葡萄含量变化相反。磷浓度对黑鲷幼鱼肝脏、胃、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活性均随着磷浓度的上升而增大,四个组织的脂肪酶活性均以T4组最大,分别为44.31 U/gprot、318.52 U/gprot、96.15 U/gpro、94.28 U/gprot。黑鲷幼鱼血清、肌肉、肝脏中的AKP活性均受磷浓度的显著影响(P<0.05),且都随磷浓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黑鲷幼鱼血液中的CK活性也受磷浓度显著影响(P<0.05),且与AKP活性的变化基本一致,对照组T0(31.36±1.05U/mgprot)显著高于各实验组(P<0.05),T4组(8.51±0.85U/mgprot)的CK活性最低。血液的三项指标总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受磷浓度的显著影响(P<0.05)。总葡萄糖含量随着磷浓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大,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变化则与总葡萄含量变化相反。综上所述,从磷源来看,腹脂率、肝体指数、全鱼和肌肉的脂肪含量、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按Ca(H2PO4)2、CaHPO4、Ca3(PO4)2的顺序显著增大(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蛋白质效率、磷利用效率和磷沉积系数、干物质、脂肪、磷的表观消化率、组织中的灰分、钙、磷含量和钙磷比、血浆总葡萄糖含量均按Ca(H2PO4)2、CaHPO4、Ca3(PO4)2的顺序显著减小(P<0.05)。从磷浓度来看,以磷利用效率作为评判指标,磷浓度为1.40%的磷酸二氢钙组T1要显著高于1.80%的磷酸二氢钙组T4(P<0.05);以组织中钙、磷的沉积和灰分含量作为评判指标,T4显著高于T1(P<0.05),而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进行评判,T1、T4没有显著差异(P>0.05)。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格栅和光色对黑鲷穿梭与群聚行为的影响[J]. 渔业现代化 2019(06)
- [2].大连海钓攻略——黑鲷[J]. 钓鱼 2013(11)
- [3].寒钓黑鲷的策略——悬浮钓篇[J]. 钓鱼 2008(04)
- [4].在“活水”中撒饵(上)[J]. 钓鱼 2008(08)
- [5].黑鲷鱼人工养殖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 2014(22)
- [6].池养黑鲷常见寄生虫病防治[J]. 科学养鱼 2008(08)
- [7].塘养黑鲷常见病害的防治[J]. 科学养鱼 2012(10)
- [8].黑鲷种鱼的杂交与选育试验[J]. 科学养鱼 2011(03)
- [9].黑鲷市场价格稳定[J]. 农村养殖技术 2012(05)
- [10].黑鲷鱼种越冬技术[J]. 水产养殖 2011(12)
- [11].淡水黑鲷胚胎发育初步观察[J]. 水产科学 2009(04)
- [12].黑鲷海水池塘养殖技术[J]. 齐鲁渔业 2008(12)
- [13].浩淼水产:看好黑鲷养殖前景[J]. 海洋与渔业 2015(11)
- [14].黑鲷无胄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科学养鱼 2014(02)
- [15].黑鲷养殖实用技术研究[J]. 河北渔业 2011(09)
- [16].池塘跑道式养殖黑鲷的初步研究[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7].淡水黑鲷5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7)
- [18].淡水黑鲷染色体核型分析[J]. 淡水渔业 2010(03)
- [19].淡水黑鲷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 水产养殖 2008(06)
- [20].黑鲷鱼种运输技术[J]. 水产养殖 2013(06)
- [21].密度胁迫对黑鲷运输存活率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7)
- [22].黑鲷苗种池塘生态培育试验[J]. 科学养鱼 2012(08)
- [23].中国近海5个黑鲷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J]. 海洋科学 2010(02)
- [24].大亚湾黑鲷繁殖特征的生物学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 2019(05)
- [25].冬钓黑鲷策略——面饵篇[J]. 钓鱼 2008(02)
- [26].黑鲷亲鱼室内越冬技术要点[J]. 水产养殖 2012(06)
- [27].黑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J]. 热带海洋学报 2008(02)
- [28].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及回捕率调查[J]. 中国水产科学 2019(01)
- [29].淡水黑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 内陆水产 2008(07)
- [30].淡水黑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 江西水产科技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