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硝酸盐和有机氯化物是当前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由于水中的硝酸盐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危害人类健康;有机卤化物是一种毒性强、难生物降解的环境污染物,传统处理技术存在着降解不完全、效率低等不足。纳米技术的发展给污染物的处理带来了一种新的颇具潜力的方法,纳米材料具有粒径小(1100nm),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能够快速去除水中有机物、重金属和无机营养盐等多种污染物,并可直接注入含水层实现原位修复,因而成为地下水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新兴纳米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使得地下水原位修复变得可能,纳米材料能够原位高效快速的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外对纳米铁还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的产物和反应机理还没有统一认识;利用简单液相法合成出的纳米材料都很难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容易团聚,而且成本较高,故使得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科技合作项目“沿海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基础研究”及国家自然基金“乳化碳载纳米铁原位修复地下水中有机氯代烃研究”的部分内容,利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并利用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脱硝,脱氯的实验研究,并对合成纳米材料的稳定性作了探索性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1.利用环境友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ween60进行复配作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简称S-T;在S-T的HLB为14,油相(异辛烷)与S-T质量比为2:1,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与S-T质量比为1:2条件下可形成较大微乳区域;以此微乳液为反应介质合成了粒径为80nm,主成分为α-Fe的铁粒子,并用透射电镜(TEM), 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技术对所得纳米微粒的特性进行了表征。2.论文进行了自制纳米铁去除水样中硝酸盐氮的研究,探讨了溶液初始pH,纳米铁加入剂量,硝酸盐氮初始浓度,溶解氧等因素反应的影响,分析了产物和反应动力学。主要结论有:(1)纳米铁粒子具有很高的活性,只需控制无氧,在室温、振荡条件下,无需调控pH值即可与硝酸盐在30min内迅速完全的反应。效果远优于普通零价铁;(2)分散强度对硝酸盐氮去除速率有很大影响,一定强度的振荡和超声均能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促进反应迅速进行。使用振荡器时,振荡强度越大(转速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使用超声分散时,过高或过低的声功率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声功率为70w/cm2时可以获得满意效果。(3)对于同样浓度的硝酸盐溶液,纳米铁加入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纳米铁量一定时,硝酸盐氮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体系溶解氧存在时对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在纳米铁用量较低时比较明显。(4)反应过程中硝酸盐氮浓度随时间单调减少,氨氮浓度随时间单调升高,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极大值,得出纳米铁降解硝酸盐氮的过程具有连续反应的特征;(5)提出NO3-→NO2-→NH4+为主要的反应路径,认为纳米铁与硝酸盐氮脱硝反应是吸附与氧化还原并存的过程;产物主要为氨氮的观点;pH、分散情况、反应物浓度和剂量、DO等实验条件对最终产物未产生显著影响;(6)实验室制备的纳米铁对实际地下水脱硝有很好的效果;纳米铁在15min内的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就能达到99%。3.选择CTAB微乳体系合成纳米铁钯复合材料,并成功制备出粒径80nm的纳米级铁钯,得出如下结论:(1)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体系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时,配比为CTAB与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质量比为1.2,油相(异辛烷)与乳化剂质量(CTAB与正丁醇混合液)比为1.5,微乳体系可合成出粒径80nm左右的铁钯双金属;且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空气稳定性(air-stable);(2)在低投加剂量与低钯化率时,可达到快速脱氯效果;0.5%的钯化率,1.6g/L投加剂量,TCE初始浓度为15mg/L,30min脱氯效率可达到99%,效果非常理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纳米铁的绿色合成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20(05)
- [2].稳定纳米铁对铬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8)
- [3].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制备及其脱氯六氯乙烷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9(21)
- [4].纳米铁作为纳米材料对污染修复效能评述[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8)
- [5].纳米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启动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9)
- [6].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污染物效果的研究进展[J]. 能源环境保护 2016(03)
- [7].纳米铁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及毒性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5(18)
- [8].纳米铁钯还原去除三氯乙烯的影响因素研究[J]. 硅谷 2013(17)
- [9].纳米铁的绿色合成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9(01)
- [10].荷叶提取液合成纳米铁对U(Ⅵ)的去除[J]. 山西建筑 2018(08)
- [11].乳化纳米铁浆液在含水层中的迁移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6)
- [12].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及其降解三氯乙烯的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12)
- [13].硅橡胶纳米铁显影复合材料体外血液相容性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03)
- [14].膨润土负载纳米铁钯去除水中酸性大红3R的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15].高分散性纳米铁的制备及其表征[J]. 硅酸盐通报 2012(03)
- [16].有机蒙脱石负载纳米铁的制备与应用[J]. 矿物学报 2010(S1)
- [17].纳米铁酸铜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苯胺废水[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03)
- [18].无机阴离子对纳米铁铜去除硝酸盐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S2)
- [19].纳米铁催化分解高氯酸盐废水的反应动力学[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4)
- [20].羧甲基纤维素稳定纳米铁去除水中六价铬的研究[J]. 现代地质 2013(06)
- [21].海泡石负载型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对六氯丁二烯的降解特性[J]. 环境化学 2013(11)
- [22].CTAB作用下绿色合成纳米铁的制备及降解孔雀绿[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3)
- [23].纳米铁的合成、性质及其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J]. 环境工程 2014(S1)
- [24].水处理应用中纳米铁颗粒的制备方法综述[J]. 嘉兴学院学报 2011(03)
- [25].纳米铁核素内照射治疗肝癌的吸收剂量估算[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0(01)
- [26].蛋白质纳米铁共振光散射探针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27].壳聚糖包覆型纳米铁去除水中三氯乙烯实验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8(02)
- [28].纳米铁在无扰动厌氧水环境中的腐蚀过程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5)
- [29].不同树叶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的制备及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10)
- [30].稳定纳米铁与反硝化菌耦合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