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给各国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虽然传统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存在成本高、散毒等缺点,因此,研发一种新型高效的疫苗对于FMD的防控至关重要。空衣壳具有与完整病毒粒子相似的免疫原性,从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试验以O型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和蛋白酶3C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了分别在Sf9细胞和BHK细胞中表达空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口蹄疫空衣壳疫苗及活载体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1.通过PCR的方法得到编码O型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的基因和编码蛋白酶3C的基因,将P12A和3C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TMDual的PH启动子和P10启动子之下,构建了同时包含P12A和3C的重组杆状病毒BV-P12A-3C。感染Sf9细胞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Sf9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目的基因获得了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能被O型FMDV阳性血清识别,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但表达量较低,这一结果为O型FMD空衣壳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通过基因合成的方法,将水泡性口炎病毒外功能区序列(VSV·GED)、poly A序列及CMV启动子的序列串联合成,命名为VSV·GED-CMV。将VSV·GED-CMV插入到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TMDual的PH启动子之下,将PCR扩增得到的O型FMDV P12A基因和3C基因串联后插入到VSV·GED-CMV序列之后,感染Sf9细胞后获得了包含P12A基因和3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V-VSV·GED-P12A-3C。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BHK细胞,48 h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同时,收集被感染的BHK细胞裂解液进行双抗体夹心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经重组杆状病毒BV-VSV·GED-P12A-3C感染的BHK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目的基因获得了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结果显示,被感染的BHK细胞裂解液能被O型FMDV阳性血清识别,但目的蛋白表达最高OD值约为阳性对照最高OD值的1/4。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在25 Kda处有一条VP3/VP1的带,表明蛋白酶3C成功裂解衣壳蛋白前体P12A。然而,目的基因P12A-3C能否在哺乳动物活体内成功表达并自我组装成空衣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一结果为研究FMD活载体疫苗提供了前期资料。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BHK_(21)细胞对蚀斑法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结果的影响分析[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01)
- [2].玉米赤霉烯酮对BHK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13(06)
- [3].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在BHK_(21)细胞上传代后的基因序列研究[J]. 中国药事 2019(12)
- [4].赭曲霉毒素A对BHK细胞毒害作用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5].牛坏死杆菌43 kDa外膜蛋白真核质粒在BHK细胞中的瞬时表达[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02)
- [6].α-2,6唾液酸转移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01)
- [7].口蹄疫病毒3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3D的构建及其融合蛋白分子在BHK细胞中的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08(04)
- [8].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BHK细胞表达鼠IL-2蛋白的研究[J]. 天津医药 2011(02)
- [9].基于蛋白质剪接的BHK细胞Ser~(660)前断裂的CFTR基因转移[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05)
- [10].三种转染试剂对PEF细胞与BHK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 2013(04)
- [11].新城疫病毒TS09耐热株在BHK细胞上的传代培养[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23)
- [12].弓形虫MIC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J]. 山东医药 2012(31)
- [13].重组减毒沙门菌ΔcrpSL1344(pET28-tPA)在BHK细胞中的表达及活性检测[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7)
- [14].旋毛虫T66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J]. 中国兽医学报 2010(04)
- [15].双亚型(H5/H7)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