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区接产医院2006-2011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上海某区接产医院2006-2011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描述2006-2011年期间某区接产医院围产儿死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2006-2011年期间死亡案例的保健与社会因素变化;了解某区2006-2011年期间卫生系统和卫生政策的变化情况;提出某区接产医院可能避免围产儿死亡的,可以进一步改进的条件和措施。方法(1)定量研究现有资料分析:收集2006-2011年某区4家接产机构全部围产儿死亡报告病例,共485例,利用围产儿死亡登记表进行回顾性分析。(2)定性研究案例分析用十二格表提取相关主题对2006-2011年区级评审可避免围产儿死亡31例(Ⅰ类及Ⅱ类)进行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管理人员、服务提供者)利用EXCEL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果2006-2011年围产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死亡率5.59‰,以外来人员明显,占67.22%。围产儿死亡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妊高症(中、重度)、原因不明、其他原因;胎盘因素引起的围产儿死亡率以胎盘早剥[22(70.97%)]为主,呈下降趋势;新生儿疾病引起的围产儿死亡呈下降趋势,脐带因素、母亲孕产期疾病引起的围产儿死亡率存在波动。围产儿死亡主要发生在孕28-37周,体重<2500g的围产儿,结局均以死胎为主。2006-2011年485例围产儿死亡中外来人员围产儿死亡[326(67.22%)]、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159(32.78%)],本市与外来人员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27,p<0.01)。31例可能避免及创造条件可能避免的围产儿死亡中以新生儿死亡为主,多为无早孕建册、不定期产检或无产检的外来人口;死亡原因方面医疗保健系统知识技能原因占首位,主要包括疾病处理不到位,对病情变化观察不够严密,应对异常情况经验不足等;其次是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自测胎动不力、未按时产检等;第三是医疗保健系统态度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高危病情处理不力;对不明原因的早产儿、复苏抢救无明显成效的低评分新生儿医院应未尽可能增加相关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胎心监护密度不强、胎监无反应未给予积极处理等;第四是个人家庭态度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坚决放弃对新生儿的抢救、违背医嘱等。结论1.外来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且高龄产妇较多,经产妇多,无产前检查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围产儿死亡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妊高症(中、重度)、原因不明、其他原因。3.2006-2011年间母亲孕产期疾病引起的围产儿死亡率存在波动。新生儿疾病和胎盘因素引起的围产儿死亡呈下降趋势。4.围产儿死亡中以死胎为主,主要发生在孕28~37w,体重以<2500g居多,且死亡依据主要以临床诊断作为诊断依据,尸解率低。5.医疗保健系统知识技能方面欠缺主要包括(疾病处理不到位,对病情变化观察不够严密,应对异常情况经验不足等)。6.医疗保健系统在国定假日、夜间和周末管理不严格,对高危孕妇观察处理不够积极、对未按期产检的孕妇管理随访不到位,以及各科室间配合不好等。7.在其他原因引起的围产儿死亡中,因家属放弃引起的围产儿死亡占36%。建议为了减少某区助产医疗机构围产儿死亡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流动孕产妇的健康宣教,提高早孕建卡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努力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护意识,尽早将其纳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范畴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2.做好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工作,加强孕前保健宣传与指导。尽可能减少因出生缺陷或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围产儿死亡。3.加强流动孕产妇中高龄、经产妇的管理与宣教,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做一些简单易于接受的宣传资料和公益讲座。4.各助产医疗机构应尽可能的争取家属同意进行尸解,以明确死亡原因,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打下基础。5.对育龄妇女要加强宣教,避免多次人流或剖宫产等诱发胎盘异常的因素;加强孕产妇胎动计数的宣教,同时医疗机构要做好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可能避免因脐带因素引起的围产儿死亡。6.加强节假日、交接班和夜间的产科质量管理,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产科急救处理能力和诊疗质量,为确保医疗安全,选择性剖宫产不应当安排在节假日、交接班和夜班的时间。7.呼吁政府部门对那些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新生儿家属给以一定的经济资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标
  • 2.1 总目标
  • 2.2 具体目标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围产儿死亡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 3.2 围产儿死亡案例的深入分析
  • 3.3 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的深入访谈
  • 3.4 技术路线
  • 3.5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6 有关概念指标界定
  • 四 研究结果
  • 4.1 2006-2011年围产儿死亡的死因和死因变化分析
  • 4.1.1 围产儿死亡的死因分析
  • 4.1.2 围产儿死亡的死因变化分析
  • 4.2 死亡案例的保健与社会因素变化
  • 4.3 2006-2011年期间有关卫生系统和卫生政策的变化
  • 五 讨论
  • 5.1 围产儿死亡趋势
  • 5.2 疾病因素与围产儿死亡
  • 5.3 保健服务因素及其他社会因素与围产儿死亡
  • 5.4 政策与管理因素与围产儿死亡
  • 5.5 与围产儿死亡相关的其他问题
  • 六 结论
  • 七 局限性
  • 八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上海某区接产医院2006-2011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