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刑事责任能力论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法律
作者: 储昭义
导师: 苏惠渔
关键词: 刑事责任能力,精神障碍,生理缺陷
文献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两种。本文仅限于对自然人主体刑事责任能力的探讨(单位主体也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它是始于单位的成立,终于单位的消灭,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构成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就自然人而言,刑事责任是基于刑事责任能力而产生,因此,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成立的主观要件之一,是刑法犯罪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无责任则无刑罚,一般认为,行为人在行为时必须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才能令其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各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能力,并不设定积极的成立条件,均是从消极排除性的一面加以设定,如我国刑法仅规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丧失和减弱的状态,具有正常精神状态的自然人则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如何界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何为精神病人?精神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评定?等等这些问题常因医学、心理学、法学有不同的立场而出现不同的理论。本文以刑事责任能力为题,以国外刑法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以及我国传统的犯罪论体系为基础,论述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本质和内容,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分级和立法标准,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评定,进而提出刑事责任能力的定义、评定构想和相应建议,以期将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概述。介绍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我国台湾以及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提出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是犯罪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完整的概念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条件,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对行为的控制和辩认能力。并详细地阐述了刑事责任能力的性质,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关系。第二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程度。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在正常与不正常的精神状态之间,有边际情形,因此刑事责任能力在程度上有差异。以责任年龄和精神状态为标准,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分级主要是三分法,它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程度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但三分法也存在缺陷,笔者认为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六分法更为全面,有利于司法适用和公正执法。第三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有三种:生物学标准(又称医学标准)、心理学标准(又称法学标准)和混合标准,现代各国立法例多采用混合标准。我国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具有双重性。第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因素。责任年龄是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司法实践上,有的学者提出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但笔者认为不宜降低,应考虑少年心理成熟的实际情况。生理因素也是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刑法对生理缺陷的认定,仅依据生物学标准,笔者认为这不符合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在要求,应该增加心理学标准。精神因素对刑事责任能力也产生影响。在本小节提出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原理和精神病人的范围。精神病人的范围应该包括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刑事责任能力概述
(一) 刑事责任能力本质
(二) 刑事责任能力概念
(三) 刑事责任能力内容
(四) 刑事责任能力性质
(五) 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二 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一) 刑事责任能力在程度上的差异
(二) 刑事责任能力程度分级的标准
(三) 我国刑事责任能力程度分级及建议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
(一) 刑事责任能力认定的标准
(二) 我国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认定标准的双重性
四 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 责任年龄对刑事责任能力影响
(二) 生理因素对刑事责任能力影响
(三) 精神因素对刑事责任能力影响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10-26
参考文献
- [1].吸毒人员刑事责任研究[D]. 袁婷.华东政法大学2012
- [2].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研究[D]. 程鹏.华东政法学院2004
- [3].强奸罪若干问题研究[D]. 赵琳泽.黑龙江大学2018
- [4].论刑事责任能力[D]. 陈洪强.中国政法大学2005
- [5].论刑事责任能力[D]. 袁晓仆.苏州大学2007
- [6].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之新尝试[D]. 庄颖.四川师范大学2017
- [7].论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定位[D]. 秦莹.沈阳师范大学2017
- [8].犯罪论体系研究[D]. 齐卫华.兰州大学2015
- [9].刑事责任年龄的反思与重构[D]. 王文君.华东政法大学2011
- [10].刑事责任能力若干问题研究[D]. 周维琦.中国政法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论刑事责任能力[D]. 袁晓仆.苏州大学2007
-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力、社会功能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D]. 毛远毅.四川大学2007
- [3].酒精相关违法行为者的犯罪学特征及饮酒特点与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分析[D]. 张东军.四川大学2007
- [4].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立法缺陷与完善[D]. 孙振江.吉林大学2006
- [5].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入罪范围细化研究[D]. 白江.华东政法大学2007
- [6].刑事责任本质的研究[D]. 李景城.湖南大学2007
- [7].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研究[D]. 程鹏.华东政法学院2004
- [8].论刑事责任能力[D]. 陈洪强.中国政法大学2005
- [9].刑事责任能力若干问题研究[D]. 周维琦.中国政法大学2006
- [10].刑事责任的根据论[D]. 肖禾.西南政法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