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 ——基于PISA测试科学素养指标的分析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 ——基于PISA测试科学素养指标的分析

论文摘要

美国在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连续3次处于中等偏下成绩,其15岁以下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在2003年开始增加的科学兴趣一项测试中,美国学生表现出来的科学兴趣则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也就是说,美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成绩令人失望,但是他们的科学兴趣却排在世界前列。本文从PISA测试中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成绩入手,详细阐述美国科学教育的相关情况,分析美国科学教育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中各个环节因素的表现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相关问题,探究美国由来已久的能力主义与知识主义之争的原因,并且阐述美国近期开始的科学教育改革,分析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改革,以及能力主义和知识主义之间能否协调发展。美国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多次科学教育改革,仔细分析这些科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可以看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从培养精英到大冢普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科学教育的迅速推广。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科学课程内容就在不断地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科学课程的时间被缩短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反思美国学生相继在一些国际性评价项目中失利的原因,并对这些原因提出改革措施。这一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进入21世纪更加明显。美国政府颁布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高国家竞争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等一系列相关法案,强调科学教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增加科学教育的授课时间,加强科学教育师资培训,加大联邦政府对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改革科学课堂教学策略,重视科学教育评价。本论文的引言部分阐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价值、研究设计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是详细阐述了历次PISA测试中美国学生的表现,包括科学成绩和科学兴趣的情况,并且介绍了美国对于这一现状的反应。第二章主要是分析美国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理念,首先分析了PISA测试中所体现和反映出来的科学素养要求,然后分析美国科学教育中的理念,分别从综合课程观、学生中心主义、课堂教学策略、能力主义的评价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三章分析了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主要从美国科学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第四张重点介绍了美国当前实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相关措施,以及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何更好地解决能力主义和知识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够使这两者协调平衡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应用价值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对于PISA 的研究
  • (三) 对美国科学教育的研究
  • (四) 总结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学生在PISA 测试中的科学素养表现
  • 一、历次PISA 测试中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表现
  • (一) 2000 年
  • (二) 2003 年
  • (三) 2006 年
  • 二、美国对PISA 成绩以及科学教育的反应
  • 三、对于美国教育者反思的分析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念
  • 一、PISA 测试科学素养指标体现出的基本理念
  • (一) 科学知识
  • (二) 科学态度
  • (三) 科学过程
  • 二、美国科学教育的理念
  • (一) 综合课程观
  • (二) 学生中心主义
  • (三) 科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策略
  • (四) 能力主义的评价观
  • 三、美国科学教育理念中的问题
  • (一) 科学课程的变革
  • (二)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病
  • (三) 科学教育中的师生因素
  • (四) 能力主义影响下科学教育的评价
  •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
  • 一、美国科学教育课程中的问题——课堂授课的缺陷
  • (一) 课堂授课时间的减少
  • (二) 自然科学门类之间概念的模糊
  • 二、美国科学教育内容上的问题——对基础知识的忽视
  • (一) 对基础知识的忽视
  • (二) 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 三、美国科学教育实施上的问题——探究学习和教师作用中的问题
  • (一) 对学生自主性的把握
  • (二) 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作用
  • 四、美国科学教育评价上的问题——评价标准统一性的模糊
  • 五、美国科学教育管理上的问题
  • (一) 联邦教育部
  • (二) 州政府对学校实施的指导
  • 第四章 当前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
  • 一、改革背景
  • 二、改革的一些相关政策
  • (一)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项目
  • (二) 美国大型企业团体对加强数学、科技和工程教育的呼吁
  • (三) 《提高美国竞争力计划》关于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建议
  • 三、改革举措
  • (一) 对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 (二) 改进评价制度
  • 四、能力主义和知识主义之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中小学教师干预校园欺凌计划的分析与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02)
    • [2].新世纪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质量保障机制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20(03)
    • [3].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 2019(06)
    • [4].美国教室里的秘密(下)——微观视角中的美国中小学教育[J]. 中小学管理 2018(02)
    • [5].浅析美国中小学课后计划及其功能[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 [6].跟随斯金纳和皮亚杰的脚步——美国中小学社会科经济教育教学方法分析[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12)
    • [7].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实施状况及特点述评[J]. 教学研究 2016(06)
    • [8].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及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12)
    • [9].阅读——美国中小学的创新之根[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8)
    • [10].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与福利待遇的现状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2)
    • [11].关注实践: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04)
    • [12].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国中小学教师[J].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5(01)
    • [13].美国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启示[J]. 教育科学论坛 2015(01)
    • [14].美国中小学个性化学习实践的成效、困境、应对策略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5(03)
    • [15].美国中小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与策略选择[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05)
    • [16].美国中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途径与启示[J]. 现代教学 2019(23)
    • [17].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特点浅析[J]. 上海教育 2020(08)
    • [18].美国中小学教师短缺的多因素分析[J]. 比较教育学报 2020(03)
    • [19].美国中小学教育惩戒制度探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教师 2020(05)
    • [20].设计思维在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J]. 教育视界 2020(19)
    • [21].美国中小学校长联盟认定优秀校长的六条标准[J]. 北京教育(普教) 2010(06)
    • [22].美国中小学校长流行“走课”[J]. 辽宁教育 2011(03)
    • [23].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中的个体关怀及启示[J]. 内蒙古教育 2011(10)
    • [24].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及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 2009(03)
    • [25].“以学生为中心”的美国中小学教育[J]. 中国教师 2017(05)
    • [26].美国学校为何开禁学生使用手机[J]. 教书育人 2018(20)
    • [27].美国中小学校长队伍之观察与研究[J]. 基础教育参考 2015(21)
    • [28].美国中小学校园数字化的推手——“自带设备”[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7(08)
    • [29].评价既要“时尚”又要“实用”[J]. 江西教育 2015(08)
    • [30].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3(12)

    标签:;  ;  ;  ;  ;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 ——基于PISA测试科学素养指标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