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研究

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研究

论文题目: 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金融学

作者: 郭晓宁

导师: 刘波

关键词: 偿付能力,监管,比较,趋势

文献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由于保险发挥的是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保险公司的监管非常重要。尤其是寿险业,保证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护客户的利益,是保险监管的最终目标。我国寿险业刚刚起步,但由于粗放式经营,存在着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偿付能力监管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确定为保险监管的核心。我国对偿付能力的监管从以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逐渐过渡到偿付能力监管。 国际上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大都采用两种方式:静态监管和动态监管。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种监管模式,“北美型”、“英国型”、“原日本德国型”。通过对比的方式,对每一种模式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说明,并对各种方法的作用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还介绍了各种方式对我国偿付能力监管的启示。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普遍不足,加强偿付能力的监管意义重大。对偿付能力的监管国际上有比较成熟的做法,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的差异,直接引进他国的监管模式可能是不适合的。只有循序渐进,对中国保险面临的风险充分了解以后才能找到适合我国的方式。随着国际上对风险管理的加强,我国也应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逐渐从静态偿付能力监管过渡到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通过对我国寿险现状和偿付能力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的八点思考:建立灵活有效的体现激励的监管体系;探索科学可行的监管指标和测算体系;引进国外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建立动态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和审计;促成地位独立、自律性强的行业组织的建立;加快保险监管会计准则的制定;建立监管指标、信用评级与风险资本相结合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保险精算人员。 本文提出保险监管的热点问题,但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一章介绍了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趋势。国际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偿付能力监管,是最近一段时期我国保险监管的主要任务。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偿付能力和偿付能力监管

第一节 偿付能力的界定

(一) 偿付能力的含义

(二) 偿付能力的界定基础

第二节 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 内部因素

(二) 外部因素

第三节 偿付能力的监管理论

(一) 保险监管基本理论

(二) 偿付能力监管的类型

(三) 偿付能力监管的手段

第二章 国外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的偿付能力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最低资本金要求

(二) 早期预警系统

(三) 对寿险公司的资本监管-风险资本法(RBC)

(四) 现金流量测试

(五) 现场监管检查

(六) 美国偿付能力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日本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日本寿险业偿付能力危机概述

(二) 日本寿险业的偿付能力监管

(三) 日本偿付能力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英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资本金监管

(二) 偿付能力额度的规定

(三) 实际偿付能力额度

(四) 指定精算师制度

(五) 英国偿付能力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完善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思考

第一节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现状

(二)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现状

(一) 我国保险监管的四个阶段

(二)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的立法路径

(三) 我国现行偿付能力监管模式

第三节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完善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思考

(一) 建立灵活有效的体现激励的监管体系

(二) 探索科学可行的监管指标和测算体系

(三) 引进国外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建立动态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四) 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和审计

(五) 促成地位独立、自律性强的行业组织的建立

(六) 加快保险监管会计准则的制定

(七) 建立监管指标、信用评级与风险资本相结合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八) 培养高素质的保险精算人员

第四章 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际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趋势

(一) 欧盟的偿付能力II号工程

(二) 国际偿付能力监管的趋势

第二节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趋势

(一) 保险信息逐渐透明化

(二) 从结果性的事后监管向过程性的事前监管过渡

(三) 加强保险业监管的国内和国际合作

(四) 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动态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26

参考文献

  • [1].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 徐东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 [2].基于欧Ⅱ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改革[D]. 车路.东北财经大学2012
  • [3].欧盟偿付能力监管标准Ⅱ及对中国的借鉴[D]. 苏天敏.西南财经大学2011
  • [4].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有效性研究[D]. 李姗姗.浙江工商大学2008
  • [5].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 臧笛名.东北师范大学2009
  • [6].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 姜文.西北大学2002
  • [7].论我国非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方法的完善[D]. 黄素.湖南大学2004
  • [8].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研究[D]. 李丹丹.西南财经大学2012
  • [9].中国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 王乐.辽宁大学2012
  • [10].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沈珺瑛.辽宁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对策研究[D]. 郭锦霞.上海海事大学2006
  • [2].我国寿险偿付能力管理的研究[D]. 许艳梅.暨南大学2006
  • [3].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研究[D]. 高奂.吉林大学2007
  •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研究[D]. 刘念.西南财经大学2007
  • [5].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研究[D]. 张敏.中南大学2006
  • [6].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及分析[D]. 付倩.中国人民大学2005
  • [7].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问题研究[D]. 陈钢琴.天津财经学院2005
  • [8].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 李志涛.吉林大学2006
  • [9].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 曾志刚.苏州大学2006
  • [10].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 王萍.武汉大学2004

标签:;  ;  ;  ;  

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