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1: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新靶点

PICK1: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新靶点

论文摘要

缺血性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中,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是重要的治疗中风的研究方向之一。以往研究往往更加关注NMDA受体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而另一种谷氨酸受体AMPA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rionic acid receptor)在缺血中的作用如今已经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AMP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由GluR1-4四个亚基组成。大量研究表明,缺乏GluR2的AMPA受体能通透包括钙离子在内的多种二价阳离子,参与了多种病理过程的神经损伤。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ASIC)是一类由胞外酸化所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属于Degenerin/epithelial Na+channel(DEG/ENaC)家族成员。ASIC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ASIC在神经可塑性和疾病发生中表现出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四种基因编码的6种ASIC亚基。其中,ASIC1a主要通透Na+,对Ca2+也有一定的通透性,它可以被乳酸积累和组织酸化所激活,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进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部分研究表明,一种含有PDZ和BAR结构域的膜转运相关蛋白PICK1(protein that interacts with C kinasel)在AMPA受体的上膜、转运和ASIC的膜定位分布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关键角色。研究表明,PICK1蛋白和AMPA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了AMPA受体GluR2亚基的内化和循环,从而影响到钙信号相关的突触功能如LTP和LTD。PICK1蛋白和ASICs分布有高度的一致性,并可影响ASICs膜定位。考虑到缺血缺氧后钙通透性的AMPA受体在突触后膜定位的增加以及PICK1对于AMPA受体及ASIC膜分布的调节作用,我们推测PICK1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新研究报道认为PICK1介导了OGD-R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兴奋性氨基酸损伤。本研究探索了PICK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第一部分PICK1对局灶性脑缺血中钙通透性AMPA受体表达及分布的影响目的:研究PICK1对局灶性脑缺血中钙通透性AMPA受体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AMPA受体的变化和膜表达的变化。用PICK1基因敲除研究PICK1对缺血引起AMPA受体表达及分布的变化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小时,与假手术组相比,皮质和海马GluR2亚基的表达均尚未发生改变。膜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小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皮质和海马GluR2的膜表达减少。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缺血对PICK1与GluR2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导致了皮质和海马的PICK1和GluR2的结合增加。免疫荧光的结果类似。进一步用PICK1敲除小鼠研究缺血对AMPA受体GluR2亚基表达、膜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PICK1敲除的小鼠上GluR2的膜表达与同窝生的野生型小鼠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表明PICK1敲除对GluR2的膜表达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对野生型和敲除鼠同时给予MCAO模型处理后可以观察到和大鼠类似的变化,即GluR2的膜表达降低。而敲除鼠GluR2下降的程度和野生型相比,明显减轻。结论:缺血引起AMPA受体GluR2亚基膜表达的减少;PICK1参与这种膜转运的过程,PICK1敲除能减弱缺血引起的AMPA受体GluR2亚基膜表达的减少。第二部分PICK1对局灶性脑缺血中ASIC1表达和分布的影响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中ASIC1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以及PICK1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ASIC1a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的表达变化。用PICK1基因敲除研究PICK1在其中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动物同侧相比,模型组大鼠右侧(缺血侧)的皮质ASIC1a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开始上升,在3小时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24小时仍略高于假手术组,72小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缺血对PICK1与ASICs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缺血再灌注的大鼠皮质组织上,与假手术组相比,等量PICK1结合的ASIC1a量有所增加。为进一步研究PICK1在其中的作用,我们利用PICK1基因敲除鼠研究ASIC1a在缺血后的膜表达变化。可以看到,在普通野生型小鼠上,缺血会导致ASIC1a的膜表达升高。而同窝生PICK1敲除鼠同时给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处理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SIC的膜表达也发生了升高,但其上升的幅度较小。结论:缺血能够引起ASIC1a的膜表达的上调,PICK1参与这种膜表达的变化,PICK1敲除能够减轻缺血引起的ASIC1a的膜表达的增加。第三部分PICK1对OGD-R所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目的:细胞水平研究PICK1对OGD-R所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敲除PICK1基因和过表达PICK1基因观察OGD-R所致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ODR-R引起细胞活性的下降过程中,PICK1敲除的杂合子(PICK1+/-mice)神经元和PICK1敲除纯合子(PICK1-/-mice)神经元的活性下降都显著小于同窝生野生型小鼠的活性下降。在ODR-Rep对细胞LDH释放的影响实验中,PICK1敲除杂合子和纯合子神经元的LDH释放都显著小于野生型小鼠的LDH释放。PICK1敲除可以显著降低OGD-R引起的凋亡蛋白表达。过表达PICK1蛋白则会增加OGD-R引起的神经细胞株损伤。转染空质粒的SH-SY5Y细胞株OGD-R处理后,经IPP软件分析神经细胞死亡比例约为40%;转染PICK1质粒的SH-SY5Y细胞株OGD-R处理后,经IPP软件分析神经细胞死亡比例约为60%,明显加重OGD-R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结论:PICK1在OGD-R所致神经元损伤其重要作用,PICK1敲除可以显著降低OGD-R引起的细胞凋亡。过表达PICK1蛋白则会增加OGD-R引起的神经细胞株损伤。第四部分PICK1敲除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在整体水平研究PICK1敲除是否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取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大鼠右侧(缺血侧)的皮质和海马,提取蛋白,通过免疫印迹法观察PICK1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表达变化的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动物同侧相比,模型组大鼠右侧(缺血侧)的皮质PICK1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开始上升,在3小时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72小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n=3)。而在海马观察到类似的结果。与假手术组动物同侧相比,模型组大鼠右侧(缺血侧)的海马PICK1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开始上升,但在0小时无统计学差异。在3小时上升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72小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免疫组化的结果也显示一致的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后的3小时,PICK1的表达在海马和皮质显著上升,在72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无论是对缺血24h损伤还是缺血(1 h)再灌注(24 h)损伤,PICK1敲除小鼠都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和野生型小鼠相比,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其中,缺血(24h)后PICK1敲除杂合子小鼠的梗死面积(64.28±4.30 mm3)和PICK1敲除纯合子小鼠的梗死面积(42.14±4.13 mm3)都显著小于同窝生野生型小鼠的梗死面积(79.92±4.15 mm3)。而在缺血(1h)再灌注(24 h)后,PICK1敲除纯合子小鼠的梗死面积(42.14±4.13 mm3)小于同窝生野生型小鼠的梗死面积(79.92±4.15 mm3)。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PICK1表达上升;敲除PICK1基因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PICK1对局灶性脑缺血中钙通透性AMPA受体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第二部分 PICK1对局灶性脑缺血中ASIC1表达和分布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第三部分 PICK1对OGD-R所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第四部分 PICK1敲除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全文总结
  • 本文创新点
  • 展望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PICK1在伏隔核突触传递中的作用[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05)
    • [2].PICK1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变化及功能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11)
    • [3].扩展莫尼茨绦虫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PICK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 2011(07)
    • [4].PICK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6)
    • [5].膜周蛋白PICK1促进细胞膜上P2Y6受体表达及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6(07)
    • [6].小鼠PICK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myc-PICK1的构建[J]. 解剖学研究 2015(04)
    • [7].EGCG通过PICK1抑制可卡因小鼠的自发活动机制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06)
    • [8].脉冲射频对神经源性疼痛大鼠脊髓GFAP、PICK1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12)
    • [9].PICK1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5)
    • [10].PICK1蛋白生理功能及其作为药物新靶点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11)
    • [11].小鼠PICK1与Orai1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2].PICK1中N端酸性区域对其PDZ结构域脂质结合能力的调节[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10)
    • [13].PICK1经TGF-β/Nodal信号通路介导RSV感染小鼠的免疫抑制及气道高反应[J]. 中国热带医学 2020(06)
    • [14].抑郁症大鼠脑组织、血清中PICK1的表达及意义[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15].PICK1蛋白83位点氨基酸对PDZ结构域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2)
    • [16].PICK1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子代基因型的鉴定[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3)
    • [17].PICK1抑制剂FSC231的镇痛作用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08)
    • [18].PICK1在心肌梗死大鼠血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04)
    • [19].PICK1蛋白中BAR结构域的功能受其下游C末端酸性区域的调节[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0].有氧运动对慢性缺血性认知障碍模型大鼠海马组织pCREB、PICK1及GluR2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07)
    • [21].款冬提取物对PICK1蛋白功能的影响[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2].PICK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03)
    • [23].三七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12)

    标签:;  ;  ;  

    PICK1: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新靶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