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何兴月,杨辉,曹慧丽[1](2021)在《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为临床护理随访提供指引。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脑卒中患者家庭管理最佳证据并形成推荐意见,拟定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初稿,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构建包括组织管理、护理评估、设定目标、家庭管理、患者个性化服务、远程服务6个方面共40个条目的方案,据此形成问题评估清单和实践流程。第1轮及第2轮专家积极性分别为93.75%、100%,权威系数为0.805、0.810, Kendall′s W系数为0.326、0.442及0.422、0.456(均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构建过程规范严谨,内容全面,可用于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
何兴月[2](2021)在《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评估、干预、家庭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总结,为制定家庭护理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2.构建科学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为临床护理随访提供综合指导方案。3.将方案引入临床实际,评价方案的临床意义和可行性,明确实施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1.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采用AGREE II对指南质量评价,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2017)评价专家共识,其余文献依据原始文献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并对文献内容汇总,形成最佳证据。2.根据最佳证据内容,拟定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最终方案。3.通过临床现场调查,评价方案的临床意义和可操作性;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明确方案实施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结果:1.脑卒中患者家庭管理的证据总结:共纳入文献10篇,包括指南7篇,专家共识3篇。共汇总了50条推荐意见,包括组织管理、护理目标、评估时机、评估方式、患者评估、患者管理、社会支持系统、脑卒中远程服务及健康教育8个方面。2.构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将推荐意见汇总形成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初稿。第一轮专家咨询中除“1.4、5.5、5.6”变异系数>0.25,其余各指标变异系数均<0.25;第二轮变异系数均<0.25。第一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和二级条目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326、0.442,P<0.001。修改、删除条目后,第二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二级条目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422、0.456,P<0.001,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形成最终方案。3.方案评价:通过对14名实践最相关护士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方案条目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评分均超过75%;访谈对象认为方案实施的障碍因素为专业人员开展实践的水平有限、支持设备的限制以及患者因素等,促进因素为系统内部的凝聚力和监督。结论:1.本研究基于循证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估清单和实践流程图,明确了评估的对象、时机、家庭管理等内容,方案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2.方案的临床意义和可操作性较强,但部分条目与临床实践存在差距。建议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和社会动态因素的相互作用,缩小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促进方案的实施。
耿欣欣[3](2020)在《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准备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对居家照护患者工作的准备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主要照顾者在即将承担居家照顾患者责任时的支持性服务需求,探索并提出促进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更好的做好居家护理准备的干预策略,以为患者及家属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服务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最终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照顾者负担的目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标人群为太原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中即将出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准备出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各231例进行问卷调查。此外,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以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照顾需求为研究内容对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终访谈了12名主要照顾者达到了资料饱和。采用SPSS21.0软件对计量资料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两均数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0.05)。计数资料借助Nvivo11.0软件,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1.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的准备结局总分为(52.58±11.689)分。其中照顾者角色的相关知识、照顾接受者的疾病过程知识、经济来源知识、对照顾的社会支持、对居家照顾能力的信心等条目的得分较低。2.单因素分析照顾者方面:不同年龄、职业、目前工作状态、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是否患有慢性病、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与患者同住、是否有其他照顾者、是否有照顾经验、自觉照顾患者的压力程度、自觉健康状况、患者方面: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理能力等级、居住地是否有方便就诊的医院对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的准备情况均有显着影响(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有照顾经验、是否有其他照顾者、自觉照顾患者的压力程度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等级、居住地是否有方便就诊的医院等因素进入了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的准备状况的回归方程(F=40.359,P<0.001),可以解释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的准备状况变异的57.8%。4.通过对访谈资料分析,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在患者即将出院时的支持性服务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渴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支持、渴望得到经济支持、渴望得到便利的卫生服务、渴望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结论:1.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的准备情况处于中等程度水平,照顾者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有照顾经验、是否有其他照顾者、自觉照顾患者的压力程度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等级、居住地是否有方便就诊的医院是影响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程度的主要因素。‘2.该研究提示卫生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完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以实现对患者的连续护理;医护人员应对照顾者的照顾准备情况进行系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并在患者出院后持续的随访,动态评估干预措施效果,以为患者提供持续性、针对性的照顾服务,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照顾者负担。
解亚婷[4](2018)在《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设计》文中指出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了社会不断关注的话题。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病之一,其中脑血栓约占同期脑血管发病率的80%,预后复发的致残致死率近年来更是不断上涨。医疗资源有限,因此家庭康复监测与管理对脑血栓老人而言十分重要,但目前系统解决该问题的监测产品研究仍然不足。基于服务设计相关理论及方法,本文针对脑血栓老人康复问题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对脑血栓病症及其家庭康复过程展开调研,分析预后最易引起复发的因素,进而调研辅助康复的监测产品,发现市场上专门服务于脑血栓的监测产品存在一定的不足。然后分别对康复中脑血栓老人的用户需求及相关监测产品进行研究,利用利益相关者关系图和用户旅程图,分析总结出康复过程与监测产品使用中的痛点问题,确定设计机会点及设计预期。最后通过服务系统图及服务蓝图进一步深入分析,输出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服务系统及硬件产品,并对其进行设计验证,完成产品优化,证实了系统及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用性。本文所构建的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服务系统,通过优化康复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全方位提升脑血栓老人康复服务体验。文中对脑血栓家庭硬件监测产品进行再设计,简化产品使用流程,使之符合老年患者的认知习惯,提升产品的易用度和使用价值,进而更好的激励患者进行自我康复管理,达到帮助患者更好康复的目的。本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脑血栓老人的家庭康复体验,而且为脑血栓老人家庭康复监测产品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莫日根托亚[5](2018)在《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期家庭护理》文中提出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期长,恢复缓慢,且多遗留后遗症。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多数病人转入家庭调养。正确合理的调养方法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做好家庭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延缓病程进展速度十分重要。
张媛,李东,王静[6](2016)在《优质护理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而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水平。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经过治疗已无生命危险但导致肢体偏瘫后遗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一般家庭护理。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导致的肢体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袁小红[7](2015)在《护理干预对8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专业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全面提高家庭护理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脑血管病治疗后出院半年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与患者家属进行1对1访谈,对患者家庭护理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半年后随访,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院外家庭护理尚存在不少问题,有较大的护理知识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后,患者压疮、误吸、尿路感染等情况的出现均较半年前有所降低(P<0.05)。结论:根据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郑美玲[8](2015)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出院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安全问题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健康安全问题明显比常规组少,对照组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满意程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健康安全问题的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友娥[9](2014)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家庭护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干预对于老年脑血管家庭护理的影响,为家庭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老年脑血管治疗后出院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与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对于患者家属的护理提供相应的指导,对于患者出现的后遗症等主要健康问题进行统计和解答,并且在护理的半年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老年脑血管疾病的家庭护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经过干预护理后,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出现误吸、压疮、跌倒、尿路感染的情况。结论:在老年脑血管病的家庭护理中应用干预护理,能够提升护理的效果,提升老年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我国实际的家庭护理方式。
于淑玲,林伟,李红霞,王秀菊,杨晓梅,倪淑云[10](2014)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65周岁以上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服务需求及存在的健康安全问题,为家庭护理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以78例出院2年的老年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服务项目需求及存在的主要健康安全问题进行整理,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1年后再进行走访、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患者家庭护理中存在诸多健康安全问题,护理服务需求高,经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健康指导,有效减少患者误吸、跌倒、坠床、压疮、睡眠障碍、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论依据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对家庭护理的需求,制定符合我国具体实际的家庭护理模式,从而提高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二、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函询专家 |
1.2 循证方法 |
1.2.1 临床问题的确立 |
1.2.2 文献检索 |
1.2.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4 文献质量评价 |
1.2.5 证据等级划分与推荐级别 |
1.2.6 构建方案初稿 |
1.3 德尔菲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及质量评价结果 |
2.2 证据汇总形成初稿 |
2.3 德尔菲专家咨询定稿 |
3 讨论 |
3.1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具有规范性和实用性 |
3.2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内容分析 |
3.3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特点 |
3.3.1 以脑卒中家庭护理问题评估清单为引导,科学评估居家问题 |
3.3.2 制订脑卒中家庭护理整体实践流程 |
4 小结 |
(2)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脑卒中家庭护理研究现状 |
1.3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相关概念 |
1.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脑卒中患者家庭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问题的确立 |
1.2 文献检索 |
1.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文献质量评价与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 |
2.3 证据汇总及等级划分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拟定专家咨询问卷 |
1.2 专家入选标准 |
1.3 咨询方式 |
1.4 统计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1.6 伦理学考虑 |
2 结果 |
2.1 专家一般情况 |
2.2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
2.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2.4 咨询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伦理学考虑 |
2 结果 |
2.1 方案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调查结果 |
2.2 质性研究访谈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第一轮) |
附录2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第二轮) |
附录3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最终方案) |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
附录5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评价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准备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质性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学原则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准备情况 |
3.3 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准备的影响因素 |
3.4 质性研究的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准备情况分析 |
4.2 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准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护需求分析 |
4.4 启发与建议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不足之处 |
5.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血栓老人家庭康复护理形式 |
1.1.2 老年脑血栓医护产品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家庭医疗监测产品研究现状 |
1.2.2 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服务设计思维与老年脑血栓家庭护理监测 |
2.1 服务设计相关研究 |
2.1.1 服务设计概述 |
2.1.2 服务设计思维原则 |
2.1.3 服务设计需求层次 |
2.1.4 服务设计研究流程与方法 |
2.2 老年脑血栓家庭护理监测相关概述 |
2.2.1 老年脑血栓病理与病程特征 |
2.2.2 老年脑血栓患者特点 |
2.2.3 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方式 |
2.2.4 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需求动向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
3.1 脑血栓老人家庭监测产品调研与分析 |
3.1.1 家庭监测产品SET分析 |
3.1.2 血压血糖血脂类家庭监测产品调研 |
3.1.3 线上医疗监测服务平台调研分析 |
3.2 脑血栓老人家庭监测产品用户研究 |
3.2.1 目标用户调研 |
3.2.2 利益相关者分析 |
3.2.3 建立用户画像及用户旅程图 |
3.3 脑血栓老人家庭监测产品设计预期分析 |
3.3.1 设计机会点分析 |
3.3.2 设计预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服务设计实践 |
4.1 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服务系统构建 |
4.1.1 设计定位 |
4.1.2 产品使用流程优化 |
4.1.3 服务系统图 |
4.1.4 服务蓝图输出 |
4.2 脑血栓老人监测服务硬件产品设计 |
4.2.1 硬件产品造型设计研究 |
4.2.2 硬件产品界面设计研究 |
4.2.3 硬件产品设计输出 |
4.3 脑血栓老人监测服务软件产品设计 |
4.3.1 逻辑架构研究 |
4.3.2 原型设计输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服务设计验证 |
5.1 硬件产品设计评测 |
5.2 软件产品可用性测试 |
5.3 界面设计优化呈现 |
5.3.1 界面交互优化 |
5.3.2 视觉设计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用户体验旅程图 |
附录2 服务蓝图 |
附录3 监测产品用户评价表 |
附录4 草图方案打分表 |
附录5 调查问卷 |
附录6 实物模型 |
附录7 最终成果展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期家庭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做好心理护理, 积极配合治疗 |
2 注意休息, 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
3 加强语言训练, 恢复重建语言功能 |
4 加强营养, 合理饮食 |
5 根据病情按时给药 |
6 预防便秘, 减少诱发因素 |
7 加强功能锻炼,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8 定期复查, 促进康复 |
(6)优质护理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护理干预对8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8)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家庭护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效果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J]. 何兴月,杨辉,曹慧丽. 护理学杂志, 2021(20)
- [2]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D]. 何兴月.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做好家庭护理准备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D]. 耿欣欣.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4]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脑血栓老人家庭护理监测产品设计[D]. 解亚婷. 燕山大学, 2018(09)
- [5]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期家庭护理[J]. 莫日根托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9)
- [6]优质护理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张媛,李东,王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6(06)
- [7]护理干预对8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J]. 袁小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3)
- [8]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J]. 郑美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05)
- [9]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家庭护理的影响[J]. 吴友娥.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20)
- [10]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J]. 于淑玲,林伟,李红霞,王秀菊,杨晓梅,倪淑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