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的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季无忧花,物候特征,适应性,观赏性评价
花的生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梅,陈玲,翁楚雄,宁祖林[1](2019)在《优稀观赏植物四季无忧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观赏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四季无忧花的形态特征、物候、栽培适应性及观赏性等方面进行观测研究,探讨其栽培适应性和观赏性及园林应用形式。结果表明,其花期长,从3月上旬持续开放到12月中下旬,盛花期长达200天左右,花序花期27~52天,单花花期3~10天;耐寒性稍差,低温越冬时其叶尖和叶缘受冻、部分叶片脱落,严重时则部分枝梢干,但气温回升后能很快恢复正常。四季无忧花的花期长、花色艳丽、新叶黄绿色,是一种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具有较好的园林开发利用前景,适合南亚热带以南地区引种栽培。(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21期)
付兴周,陈瑞利,付一凡[2](2019)在《原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是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维持正常视觉、清除机体自由基、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抗过敏、抗炎症、抗热应激等重要生物学功能。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原花青素可以增强家禽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因此,原花青素在家禽饲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原花青素的来源、性质,探讨原花青素的安全性,重点论述其生物学功能和在家禽生产中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原青花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刘洋,肖瑶宇,李全超,李琳,吴舒捷[3](2019)在《多花水仙资源植物学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育水仙花新品种,本研究共选择15个多花水仙资源材料,于2017年秋季在漳州进行露地栽培,观测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5个水仙资源间的叶长、叶宽、花葶长度、每花葶小花数、小花直径、副冠直径、副冠杯深以及花药长度等有明显差异。萌芽期为10月底至12月底,抽葶期为11月底至翌年1月底,花期从12月初持续到第二年2月底,盛花期延续81d,开花持续天数27~35d。根据花色可分为4大类型,第一类为两色花类型,含7个资源,即Chinese Sacred Lily、Erlicheer、Galilee、Sol、Winter Sun、金叁角、云香;第二类为白色花类型,含3个资源,即Znbal、Ziva、崇明(白);第叁类为黄色花类型,含3个资源,即Golden rain、Grand SD'or、彩旺;第四类为其他花色类型,仅绿状元1种。按花期可以分为早、中、晚3种类型。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了15个资源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宫子惠,李奥,张英杰,张京伟,孙纪霞[4](2019)在《蝴蝶兰成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蝴蝶兰花型独特且高度进化,是单子叶植物中研究花发育生物学的理想材料。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蝴蝶兰成花基因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本研究从蝴蝶兰开花转换和花器官形成两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蝴蝶兰花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与归纳,并对蝴蝶兰花发育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加快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蝴蝶兰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李建国,王惠聪,周碧燕,赵明磊,李彩琴[5](2019)在《荔枝花果发育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原产华南且最具中国特色的果树,花果发育与荔枝产量和果实品质密切相关,是荔枝发育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综述了荔枝花芽分化、果实脱落和裂果、果实品质(包括果实和种子大小、果皮色泽、糖酸代谢)形成生理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陆芝,林先云,张晓阳,江仲鹏,宋漳[6](2019)在《刨花楠溃疡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福建顺昌县刨花楠溃疡病病原菌SC-8(Lasiodiplodia margaritacea)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种类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大小,采用十字交叉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显示其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5~6;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最适菌落生长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PDA是最适合菌落生长的培养基,其次是PSA;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有影响,在24 h光照菌丝生长最快。12种杀菌剂对菌丝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硅唑、精甲·咯菌腈、多菌灵、戊唑醇和苯甲·咪鲜胺的毒力较高,EC_(50)分别为0.01、 0.14、 0.25、 0.59和0.79 mg·L~(-1),异菌脲、百菌清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的毒力最低,EC_(50)分别为112.47、 118.04和1 239.88 mg·L~(-1)。(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永胜[7](2019)在《大花铁线莲(Clematis patens)开花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种为吉林省烟筒山引至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苗圃的野生大花铁线莲(Clematis patens)的开花生物学主要包括花芽分化与花器官发育过程、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开花物候与其传粉昆虫等内容,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开花进程中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特点,期望为其以后的引种栽培、花期调控、杂交育种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为其以后的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花芽分化与花器官发育:试验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结果表明,大花铁线莲花芽分化始于植株萌动后5~7d,花芽分化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5个时期;期间其横纵长在不断增加。大花铁线莲花药四室,中间通过药隔相连,成熟花药呈蝴蝶型,花粉母细胞时期前后花药壁拥有5层结构,由内而外分别为1层绒毡层、2层中层、1层药室内壁、1层表皮。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生成四分体,大花铁线莲同时存在连续型和同时型的胞质分裂,之后经一系列过程生成成熟的二核花粉粒。大花铁线莲为倒生胚珠,胚珠着生在胎座上,单珠被,大花铁线莲发育成熟的胚囊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极核、卵细胞、丝状器等部分组成,胚囊的发育类型为蓼型胚囊,研究其发育过程对以后花期调控、提高开花质量与数量等具有重要意义。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采用醋酸洋红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出大花铁线莲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初花期和盛花期时的花粉活力高,其花粉在4℃保存时间较长,在开花前3d花粉具有较高的活力,大花铁线莲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2~6d内较高,选择人工辅助授粉应充分考虑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大花铁线莲单花花期5~7d,单株开花4~7朵,存在花期交错,使得大花铁线莲单株或者群体的花期得到了有效延长。综合分析大花铁线莲的花粉胚珠比(2368.79)、杂交指数(4)和套袋试验,认为大花铁线莲繁育系统是异交为主,有一定的自交亲和性,需要传粉者。研究结果对其人工辅助授粉时期的选择、杂交育种方式等具有参考价值。开花物候与传粉昆虫:通过实地观测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铁线莲的花期在5月中旬左右到6月中下旬,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得其花期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大花铁线莲的开花比例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高,最高开花比例超过90%,大花铁线莲群体开花速度较快,累计开花比例在开始开花后1周左右便达到了100%。大花铁线莲访花昆虫主要有6目13科18种,其中3目3科8种为传粉昆虫,其中中华蜜蜂、短尾管食蚜蝇和食蚜蝇等因其单花停留时间长、访花频率高等因素,认为它们在对大花铁线莲的传粉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为今后继续研究外界环境对传粉昆虫活动的影响以及传粉昆虫的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石焕焕[8](2019)在《葡萄籽原花青素调控靶基因FoxM1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SW620氧自由基(ROS)产生的影响,并在筛选出的受GSPs调控的基因中,探索调控ROS相关的基因,并进一步对调控ROS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研究,阐述其调控机制,为结肠癌的诊疗提供有效的分子靶标与新的治疗手段。方法:首先,用GSPs处理结肠癌细胞,然后用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ROS产生情况,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受GSPs调控且调控ROS产生的靶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表达。随后,我们利用靶基因特异性抑制剂抑制其表达,观察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改变,验证靶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如MTT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划痕检测迁移能力及细胞克隆实验。进一步,我们利用软件预测靶基因上游调控转录因子,在验证其为GSPs调控基因后,通过siRNA干扰技术验证其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在SW480和SW620两细胞中,GSPs处理结肠癌细胞后可使胞内ROS生成增加。在前期筛查的GSPs调控基因中,我们发现FoxM1的表达与ROS产生存在负相关。通过FoxM1特异性抑制剂下调该基因表达后,可导致ROS生成显着增加,此结果与GSPs处理后观察的现象一致。细胞生物学特征表现为:FoxM1表达抑制后可使细胞增殖下降,细胞周期发生S期阻滞,细胞凋亡增加,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都受到抑制。利用软件预测FoxM1上游调控转录因子POU2F1,siRNA干扰其表达后,可引起FoxM1的转录水平下降,同时该基因也为GSPs下调基因。结论:(1)FoxM1为GSPs调控的靶基因,其表达受到GSPs的负调控,且与ROS产生存在负反馈,FoxM1的特异下调使结肠癌两细胞生物学特征明显受到影响;(2)机制研究显示GSPs通过抑制POU2F1的表达,进而抑制FoxM1的转录。(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丽[9](2019)在《花花柴花器官激素合成与高温胁迫响应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是典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花花柴属,于每年的7-8月份完成开花授粉,是一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广谱抗逆性植物。本研究为阐明花花柴花器官激素合成与其耐高温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环境、不同温度及外施不同浓度IAA、GA后花花柴花器官的形态特征;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花花柴开花当天花器官IAA和ABA的含量及在外施不同浓度IAA、GA后其内源SA、JA和ABA的含量;并利用qRT-PCR分析了10个高温胁迫下花花柴不同激素相关耐高温基因的表达模式,及IAA和ABA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环境下花花柴花器官开花前第5天和开花当天的表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生长素激素合成相关差异基因KcbHLH7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其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激素可能参与花花柴响应高温胁迫的相关调控。测定了人工绿地常温(27~30℃)、沙漠常温(30~33℃)、人工绿地高温(38~40℃)、沙漠高温(40℃以上)这4种条件下花花柴花器官的直径、雄蕊及雌蕊长度和花粉活性,发现花器官大小、雌蕊及雄蕊长度和花粉活性随温度升高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雄蕊较雌蕊更易受高温的影响,人工绿地常温比沙漠常温、人工绿地高温的雄蕊长度长1倍,而比沙漠高温的雄蕊长度长1.1倍。高温对花花柴花器官的大小、雄蕊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于雌蕊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常温人工绿地与常温沙漠、人工绿地高温及沙漠高温花花柴花器官开花开花前第5天到开花后第3天雌蕊相比,分别长1.1倍,短17%及25%。外施不同浓度激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在外施0.1M的IAA和60M的GA3时,花花柴花器官发育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推测一定的高温(40~45℃)有利于花花柴花器官雌蕊的发育,使得柱头外露,可能与异花授粉有关;另外高温条件下维持较高水平的生长素类激素有利于增强花花柴对高温的耐受性。2.利用LC-MS测定花器官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显示,人工绿地常温条件下花花柴开花0天花器官中生长素的含量,比人工绿地高温条件下花花柴开花0天花器官中生长素的含量低20%,而比沙漠高温条件下花花柴开花0天花器官中生长素的含量高4倍。人工绿地常温下条件下花花柴开花0天花器官中脱落酸的含量,比人工绿地常温条件下花花柴开花0天花官中脱落酸的含量低3%,而比沙漠高温花花柴开花0天花器官中脱落酸的含量低54%。为深入研究激素之间是如何在逆境环境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利用LC-MS测定外施IAA、GA浓度后花器官内激素SA、JA和ABA含量发现:(1)人工绿地条件下,花器官ABA、JA含量随外施上述几种激素浓度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总体变化不大;外施IAA和GA后花器官内SA含量均随喷施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沙漠条件下,花器官内ABA含量随外施上述几种激素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外施IAA和GA后花器官内JA含量随浓度升高呈先降后升趋势,外施上述几种激素后花器官内SA含量均随喷施浓度增加而降低。3.花柴高温胁迫下转录组分析,发现高温处理后的花花柴叶器官中注释到激素信号路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359个。同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了10个高温胁迫下花花柴不同激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还分析了不同温度下IAA和ABA合成相关的6个基因在花花柴花器官开花前第5天和开花当天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的激素合成相关12个基因均与花花柴响应高温胁迫有关。但其功能仍需进一步验证,才能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4.据高温胁迫下花花柴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生长激素合成相关基因bHLH与对照相比上调了10倍。通过PCR克隆获得该基因碱基序列,命名为KcbHLH71,并利用qRT-PCR对高温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花花柴KcbHLH71基因2h的表达量受到最大抑制,之后逐渐上升,当12h时达到高峰,是对照的2.1倍;高温处理12~24h再次出现下降,但仍高于对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可以显着诱导KcbHLH71基因的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花花柴响应高温胁迫的正调控。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了KcbHLH71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OE35S-KcbHLH71,为进一步验证KcbHLH7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激素在花花柴响应高温胁迫的相关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可能与耐高温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花花柴的耐高温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构建生长激素合成相关基因KcbHLH71的超表达载体,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在高温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苗[10](2019)在《花青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青素的来源非常地广阔,而且优点有很多,如成本小、安全、可靠等等.同时花青素对动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大地促进作用,能够利于动物的成长,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有消炎、防泻、抗肿瘤的作用,属于一种天然的有机饲料添加剂,因此如今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物的生产当中.本文重点对原花青素的养料组成、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给动物生产方面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花的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是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维持正常视觉、清除机体自由基、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抗过敏、抗炎症、抗热应激等重要生物学功能。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原花青素可以增强家禽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因此,原花青素在家禽饲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原花青素的来源、性质,探讨原花青素的安全性,重点论述其生物学功能和在家禽生产中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原青花素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的生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冬梅,陈玲,翁楚雄,宁祖林.优稀观赏植物四季无忧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观赏性评价[J].现代园艺.2019
[2].付兴周,陈瑞利,付一凡.原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19
[3].刘洋,肖瑶宇,李全超,李琳,吴舒捷.多花水仙资源植物学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4].宫子惠,李奥,张英杰,张京伟,孙纪霞.蝴蝶兰成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9
[5].李建国,王惠聪,周碧燕,赵明磊,李彩琴.荔枝花果发育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6].陆芝,林先云,张晓阳,江仲鹏,宋漳.刨花楠溃疡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筛选[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7].张永胜.大花铁线莲(Clematispatens)开花生物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8].石焕焕.葡萄籽原花青素调控靶基因FoxM1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李丽.花花柴花器官激素合成与高温胁迫响应的生物学功能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9
[10].张苗.花青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