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研究

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选取中古时期的主从连词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细致描写展现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的大致面貌,总结特点,勾勒演变轨迹,归纳发展趋势,并对某些句法、语义现象加以解释。首先,本文对假设连词、条件连词、因果连词、目的连词、让步连词及转折连词等6类主从连词进行细致地描写,考察每个连词产生的年代,句法和语义上的特点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力图还原出中古时期主从连词的面貌。对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的构词法和造词法进行讨论,并从历时的角度着重从“稳定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考察中古主从连词。其次,本文对主从连词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进行讨论,描绘它们的语法化轨迹,寻找语法化产生的动因和机制。主从连词的语法化类型十分丰富,既有实词直接转化为连词,又有它类虚词向连词的演化,还有语法化程度较低的连词向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连词演化以及短语和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词汇化。主从连词的语法化过程还呈现出显著的平行虚化的特点,如大量的可能性认识情态标记语法化为假设连词;为数众多的假设连词进一步语法化为让步连词;表示肯定语气的语气副词虚化为让步连词等。平行虚化直接导致每类连词中存在大量的同义成员。某些主从连词的语法化过程中还体现出“多路径”的特点,即一个词的生成有不同的语法化路径,如让步连词“即”和因果连词“由”等。最后,本文对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的句法位置作了详细描写,根据其与分句主语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并试图对主从连词,尤其是先行主从连词的句法位置进行解释,认为单音节先行连词的句法位置受保持原则和趋前原则的影响;而双音节先行连词的句法位置较自由,与其连词身份的进一步明确有关。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力图做到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比较与归纳相结合,同时借助传统训诂学和传统语法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整理,并在借鉴和利用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古时期主从连词做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和意义
  • 二 连词的界定
  • 三 主从连词的分类
  • 四 连词研究概述
  • 五 语料处理
  • 六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古汉语主从连词概况
  • 第一节 中古汉语主从连词考察
  • 第二节 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的结构形式
  • 第三节 中古汉语主从连词概况
  • 第二章 假设连词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
  • 第一节 “若”类和“或”类假设连词
  • 第二节 “假”类假设连词
  • 第三节 “使”类假设连词
  • 第四节 “果”类假设连词
  • 第五节 “向”类假设连词
  • 第六节 一旦
  • 第三章 条件连词的来源与语法化过程
  • 第一节 不问
  • 第二节 “但”类条件连词
  • 第四章 因果连词的来源与语法化过程
  • 第一节 由、由于/於
  • 第二节 自
  • 第三节 既
  • 第四节 缘为
  • 第五节 于是
  • 第五章 目的连词的来源与语法化过程
  • 第一节 用
  • 第二节 持用
  • 第六章 让步连词的来源与语法化过程
  • 第一节 即、就、正
  • 第二节 “若”类让步连词
  • 第三节 纵
  • 第七章 转折连词的来源与语法化过程
  • 第一节 “然”类转折连词
  • 第二节 但
  • 第八章 中古主从连词的语法化机制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古主从连词的语法化机制
  • 第二节 中古主从连词语法化特点
  • 第九章 主从连词的句法位置
  • 第一节 中古主从连词的句法位置分布
  • 第二节 决定主从连词句法位置的原则
  • 第十章 结论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上”的共时语法化[J]. 文教资料 2017(02)
    • [2].“贼”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演变机制[J]. 安康学院学报 2020(01)
    • [3].由实到虚——“起来”的语法化过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11)
    • [4].系词的语法化过程与趋势[J]. 汉语学习 2013(05)
    • [5].“既然”的语法化过程[J]. 语文学刊 2010(13)
    • [6].从敦煌变文看“却”的语法化过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6)
    • [7].谈连词“以便”的语义及其语法化过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03)
    • [8].从语音学的角度论证“把”字句的语法化过程[J]. 河南社会科学 2008(S1)
    • [9].再议“给”的语法化过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5)
    • [10].语法化过程中的类词缀特征与类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10)
    • [11].“以致”的语法化过程[J]. 北方文学 2019(23)
    • [12].连词“只有”的语法化过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3].谈“完了”的消极语义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形成动因[J]. 艺术品鉴 2015(03)
    • [14].トコロヲ的语法化过程[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0)
    • [15].“二、两”与量词搭配规律的影响因素探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6].安阳方言中的“敢”[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17].“叫”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句法语义条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09)
    • [18].介词“用”的语法化过程[J]. 作家天地 2019(13)
    • [19].“毕竟”的语法化过程初探——兼说态度副词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J]. 语文学刊 2011(15)
    • [20].补助动词「テヤル」语法化过程的语义指向及相关问题[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4(01)
    • [21].“莫非”、“莫不是”、“难道”辨析——兼论三者的语法化过程[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 [22].假设连词“即”的语法化过程考察[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48)
    • [23].框式结构语法化过程中形式和意义的互动关系——以“为……起见”的语法化过程为例[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2)
    • [24].甲骨文中“于”语法化过程构拟[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02)
    • [25].“凡是”的句法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J]. 大众文艺 2010(24)
    • [26].从汉语方言看“着”的语法化过程[J]. 艺术科技 2015(09)
    • [27].浅析“回来”及其语法化过程[J]. 长江丛刊 2018(02)
    • [28].“跟”的词义变化及语法化过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4)
    • [29].“何”的用法及其语法化过程[J]. 德州学院学报 2009(01)
    • [30].“足”的语法化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18(09)

    标签:;  ;  ;  ;  

    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