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开发建设项目的植被恢复技术现状及其关键问题,应用土壤学、恢复生态学等理论,以巧家干热河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干热河谷土壤质量评价、植被立地类型划分、植被资源调查、植被耐旱性评价、抑制土壤蒸发模拟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适应于干热河谷的植被恢复模式及其保障措施,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开发建设项目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土壤质量和9种乡土树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土壤质量按优劣顺序排列依次为林地>荒地>经济用地>耕地,乡土树种的耐旱能力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仙人掌>黄连木>攀枝花>滇杨>赤桉>桑树>合欢>花椒>葛藤。(2)初步研究了巧家干热河谷的植被立地环境特征,指明了巧家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土壤水分、土壤养分;选择海拔、坡向等作为立地划分主导因子,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植被立地类型小区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组和8种立地类型。(3)划分了巧家干热河谷的68个植物种类的植物生活型,并从中筛选出22种适宜作为巧家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优势先锋植物种类;在巧家干热河谷的植被立地类型和优势先锋植物种类之间进行了合理的配置;提出了适用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四种植被恢复模式及其保障措施。(4)砂石覆盖和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卵石粒径以及覆盖厚度均对土壤水分蒸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卵石粒径越小或覆盖厚度越大,则卵石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就越好;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本文认为,将保水剂用于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时,较为适宜的施加浓度为1.0%。(5)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盆栽植物的出苗率。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吸附、固定和解吸氮能力以及盆栽植物的出苗率。当保水剂的施加量为土重的1.0%时,土壤的保肥性和出苗率均最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2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3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存在问题与前景
  • 1.3.1 植被恢复中土壤修复研究不足
  • 1.3.2 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不足
  • 1.3.3 植被恢复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有限
  • 1.3.4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难点与前景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干热河谷概况
  • 2.1.1 干热河谷特点
  • 2.1.2 干热河谷成因
  • 2.1.3 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
  • 2.2 巧家县基本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气候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2.6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状况
  • 2.4.1 水土流失现状
  • 2.4.2 水土流失治理状况
  • 2.5 小结
  • 3 立地特征与立地类型划分
  • 3.1 立地特征分析
  • 3.1.1 气候特征
  • 3.1.2 土壤特征
  • 3.2 土壤质量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2.4 土壤质量评价
  • 3.3 立地类型划分
  • 3.3.1 立地类型划分的意义
  • 3.3.2 划分依据及标准
  • 3.3.3 立地分类原则
  • 3.3.4 主导因子选择
  • 3.3.5 立地类型的划分
  • 3.4 植被恢复限制因子研究
  • 3.4.1 现有植被恢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2 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
  • 3.5 小结
  • 3.6 目前研究方向
  • 4 植被资源与耐旱性评价
  • 4.1 植被资源调查
  • 4.1.1 调查方法
  • 4.1.2 调查结果
  • 4.2 植被生活型分类
  • 4.3 植被耐旱性研究
  • 4.3.1 干旱胁迫
  • 4.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3.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3.4 试验结果分析
  • 4.3.5 植被耐旱性综合评价
  • 4.4 植被种类筛选
  • 4.4.1 筛选原则
  • 4.4.2 植被筛选
  • 4.5 植被种类与立地类型配置
  • 4.6 小结
  • 5 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 5.1 保水技术研究
  • 5.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2 试验方案设计
  • 5.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保肥技术研究
  • 5.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植被恢复模式
  • 6.1 植被恢复目标与原则
  • 6.1.1 恢复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存在问题
  • 6.3 植被恢复模式
  • 6.4 植被恢复保障措施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2 巧家县海拔1600M以下主要植物种类列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昆明市海口林场矿山植被恢复中的造林技术探究[J]. 绿色科技 2020(03)
    • [2].浅析古蔺废弃砂石厂的植被恢复治理[J].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0(03)
    • [3].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综述[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 [4].海岛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以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为例[J]. 林业勘察设计 2015(01)
    • [5].国内部分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成果[J]. 草原与草业 2020(02)
    • [6].植被恢复的“穿衣法则”[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01)
    • [7].《宁夏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模式示范推广》项目[J]. 宁夏林业 2020(04)
    • [8].澜沧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J]. 绿色科技 2014(05)
    • [9].采石场阶段植被恢复设想[J]. 科技资讯 2008(11)
    • [10].废弃铁矿区植被恢复不同模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 2019(04)
    • [11].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05)
    • [12].晋西北风沙区长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物理特征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11)
    • [13].中国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研究进展[J]. 浙江林业科技 2016(01)
    • [14].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的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7)
    • [15].山西省植被恢复治理模式探讨——以晋中市榆次区为例[J]. 山西林业 2010(05)
    • [16].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紫色土植被多样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 2009(12)
    • [17].典型喀斯特洼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储量动态及其对极端内涝灾害的响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3)
    • [18].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 [19].京郊荒滩地短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5)
    • [20].汉中市建筑用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案[J]. 陕西林业科技 2018(03)
    • [21].三岔河镇异地植被恢复造林初步设计[J]. 绿色科技 2015(12)
    • [22].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4)
    • [23].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适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05)
    • [24].非煤矿山植被恢复综述[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11)
    • [25].石嘴山市惠农采煤沉陷区植被恢复造林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09)
    • [26].矿山废弃地生态植被恢复探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23)
    • [27].建平县矿区植被恢复状况调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07)
    • [28].宁夏干旱风沙区几种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12)
    • [29].我国石质困难地植被恢复与重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30].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健康的影响[J]. 江苏林业科技 2010(03)

    标签:;  ;  ;  ;  ;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