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在总结迁移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以往的迁移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正迁移,而对负迁移的研究较少。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负迁移的研究既完善迁移理论的自身结构,又可以发挥迁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推进迁移理论的发展。导致负迁移出现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学习材料之间普遍存在的假性关系现象。前后学习的知识或被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现象之间的类比、矛盾、种属、因果等关系,一类是本质之间的类比、矛盾、种属、因果等关系,当其中一类关系存在而另一类关系不存在时(例如当前后知识现象之间的类比关系存在而本质之间的类比关系不存在时),就成为假性关系。具有假性关系的知识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对于学生地理学习中的正常建构起着极大地阻碍作用。为此,笔者对地理学习中假性关系负迁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施诊断性评价技术,系统探查了高中地理学习中存在的假性关系的知识,分析了假性关系知识的特点及类型,并通过访谈法、知识结构图法、观察法等手段,深入探究了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转变高中地理学习中假性关系负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知识经验有时与地理学的科学理论不相符,是对事物非本质的认识,与科学相悖,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概念时,就可能出现本质不类比负迁移;学习材料间的相似性,特别是概念外表的相似性对个体的再认和回忆具有极大的干扰作用,地理学中有许多形近而异议的地理概念,学生在运用时经常出现假性关系负迁移;认知结构中的相异构想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规律时存在一些片面、表面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对学生正确地理解科学规律往往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学生如果对学习过程缺乏监督、调控,会影响正常认知过程的进行,因而会导致假性关系负迁移的产生。另外由于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控,从而间接影响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形成。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笔者又提出了通过揭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相异构想的知识或观点、充分利用教学手段讲清概念、原理、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知识结构图技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主动调控等转变地理学习中假性关系负迁移的对策。笔者希望借此研究,能有利于高中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认知结构,能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能有利于完善和发展学科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