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免疫突触是位于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APC)接触面之间的一种特化的信号转导区,该区域能产生稳定的接触并发生T细胞与辅助分子间的信号转导。有研究表明,T细胞活化伴随着免疫突触间隙的泛素化过程,免疫突触不仅是活化过程所触发的位点,它还通过信号转导物质的泛素化控制整个活化过程,T细胞识别抗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TCR/肽-MHC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限性过程,但目前对TCR受体介导的有细胞定位效应的泛素化机制的中间环节尚不清楚。现已明确,在神经终末处,蛋白质泛素化在协助蛋白质改变突触功能方面起一定的作用。神经元活化依赖性的血清诱导激酶( serum inducible kinase,SNK) -树突棘相关的Rap特异性GTP酶活化蛋白(spine-associated Rap guanosine triphosphatase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PAR)-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突触兴奋性提高后的突触功能缓冲起稳态调节作用,该途径能维持局部突触界面修饰为基础的突触可塑化的稳定性,能全面调整神经元活化水平,对该途径的调控将成为控制突触重构的强有力的方法。鉴于神经突触和免疫突触共享许多相似的特性,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突触在构成它们的两个细胞之间直接传递和转换强大的高位分泌控制信号,结构上神经突触和免疫突触都由中央活化区和富含粘附分子的周边区组成,推测SNK- SPAR途径极有可能通过控制免疫突触的强度参与免疫突触后T细胞活化后的自限性调节(亦或自稳性调节)。故本论文对此推测进行了前期的基础性论证,在RNA和蛋白质水平上观察了SNK/SPAR在免疫突触后CD4+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内的动态分布过程,以期有助于揭示SNK-SPAR途径在免疫突触中的作用,并为寻找使T细胞应答恢复稳态的特异性干预的潜在靶点提供必要的前期工作。方法:用尼龙毛柱结合间接Panning法制备纯化的大鼠脾CD4+T淋巴细胞(免疫突触后细胞),以最适剂量5μg/ml的刀豆蛋白A(Con A)活化CD4+T细胞,根据孵育时间设定7个观察时间点(10min、30min、1h、2h、6h、24h、48h),各时间点同时均设对照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CD4+T细胞中SNK/SPRA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1.实验组SNK mRNA在7个时间点上均有表达,其表达高峰在30 min,与10min、2h、6h、24h、48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48h时表达最少,但条带清晰可见。对照组SNK mRNA在10min24h的6个时间点上有表达且表达高峰亦为30min,与2h、6h、24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随后迅速回落,48h时未检测到其表达。实验组SPAR mRNA在7个时间点上均有表达,48h时下降到最低点,与6h、24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变化趋势与实验组相似,且表达在48h时降到最低点,该点与10min、30min、1h、2h、6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SNK mRNA表达较对照组在表达高峰时间点上未见显著差异,仅在时间点延伸时即在48h时间点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 mRNA的表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24h和48h时有明显差别(P<0.05),其他各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内SNK、SPRA蛋白质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2.实验组和对照组SNK蛋白质的表达在1h时达到表达高峰然后迅速下降,与10min、30min、2h、6h、24h、48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SPAR蛋白质的表达在在48h时下降到最低点,但是与其它时间点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SPAR蛋白质的表达在48h时也下降到最低点,与10min、30min、1h、2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NK蛋白质表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2h,24h和48h时有明显差别(P<0.05)。SPAR蛋白质表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48h时有明显差别(P<0.05)。CD4+T细胞内SNK、SPRA蛋白质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CD4+T细胞确有SNK/SPRA mRNA和蛋白质的功能性表达;2.Con A活化的纯CD4+T细胞培养体系中缺乏SNK-SPRA途径的调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中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5的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24)
- [2].CD4~+T细胞老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02)
- [3].活动性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J]. 实用医学杂志 2020(18)
- [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06)
- [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诊断意义[J]. 广西医学 2020(16)
- [6].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水平与机会性感染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11)
- [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4对白血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04)
- [8].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2)
- [9].CD4+ T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Biomarkers for hepatic fibrosis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epatitis C virus-coinfected patients[J].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7(25)
- [10].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1)
- [11].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6(06)
- [12].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5(05)
- [1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D4~+T淋巴细胞miRNA表达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02)
- [14].艾滋病高乳酸血症患者CD4~+水平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05)
- [15].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意义[J]. 微生物学杂志 2011(02)
- [16].白介素-12及白介素-23对胃癌组织中CD4~+记忆T细胞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 2009(02)
- [17].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特点和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0(07)
- [18].槐杞黄颗粒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及对CD4~+T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南药学 2016(12)
- [19].小儿哮喘中淋巴细胞亚群及CD4+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10)
- [20].辅助性CD4~+T细胞及其亚群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03)
- [21].同步热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CD4~+ T细胞平衡失调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10)
- [22].抗人CD4嵌合抗体的稳定表达及鉴定[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04)
- [23].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早期血清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检测[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32)
- [24].斜带石斑鱼CD4基因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J]. 四川动物 2011(06)
- [25].羧基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用于CD4细胞分离应用[J]. 化学工程师 2011(12)
- [26].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 2009(23)
- [27].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分析[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10)
- [2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T淋巴细胞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 眼科新进展 2008(11)
- [29].子宫内膜癌中错配修复基因、CD4、Ki-67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9)
- [30].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 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