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及432不锈钢加工过程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

436及432不锈钢加工过程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

论文摘要

铁素体不锈钢由于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但是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深冲性能有待于提高,研究表明表面质量和深冲性能都与织构有密切联系。本论文以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轧制与退火过程中436不锈钢铸坯的织构和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另外,分析了432热轧板在冷轧和退火过程的织构和微观组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铸坯柱状晶区有较强{100}平行于柱状晶的轴向的织构;(2)当初轧温度是1050℃,终轧温度是800℃时,表面有球状或者等轴的再结晶晶粒。中心层可以观察到拉长的铸态组织。在上表层有少量Goss纤维织构存在,δ-纤维织构的{001}<110>组分从上亚表层到中心层得到加强。在下亚表层有Goss纤维织构,它也出现在下表层。在进一步的冷轧中,旋转立方织构一直在加强。在冷轧过程中α-纤维织构在加强,当退火时表层有γ-纤维织构组分。中心层主要是旋转立方织构和部分γ-纤维织构组分;(3)当初轧温度是1080℃,终轧温度是850℃时,微观组织和低温时初终轧时相同。上表层有{4 4 11}<11 11 8>和Goss纤维织构。旋转立方织构加强。到亚表层γ-纤维织构组分出现,在中心层就消失。冷轧和退火的规律与低温时初终轧时相同;(4)432热轧板在在冷轧过程中,最初的旋转立方织构在加强,其中(001)[110]组分在向(113)[110]组分位置滑移。同时α和γ-纤维织构也在加强,930℃10分钟退火时γ-纤维织构组分的强点在(111)[231]、(111)[121]、(111)[123]和(111)[112],当时间增加或减少时他们都减少。在960℃退火也有同样的规律,只是最佳的退火时间是5分钟。与930℃退火相比,960℃退火强点(111)[121]和(111)[112]消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铁素体不锈钢的定义特点及化学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 1.3 铁素体不锈钢品种及冶炼工艺
  • 1.4 织构的表示方法及与材料宏观性能的关系
  • 1.4.1 极图
  • 1.4.2 反极图
  • 1.4.3 取向分布函数
  • 1.4.4 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宏观性能
  • 1.5 铁素体不锈钢组织、织构的演变以及影响因素
  • 1.5.1 铸造组织与织构
  • 1.5.2 热轧组织与织构
  • 1.5.3 冷轧组织与织构
  • 1.5.4 再结晶组织与织构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试样的制备
  • 2.2 分析和测试方法
  • 2.2.1 光学显微镜
  • 2.2.2 X射线衍射仪
  • 2.2.3 扫描电镜
  • 第3章 436铸坯组织及436、432热轧织构
  • 3.1 436原始铸坯
  • 3.1.1 436铸坯的宏观铸造织构
  • 3.1.2 436铸坯的EBSD结果
  • 3.2 436铸坯的热轧及织构
  • 3.2.1 铸坯的热轧
  • 3.2.2 436不锈钢1号试样的热轧织构
  • 3.2.3 436不锈钢2号试样的热轧织构
  • 3.2.4 432热轧板织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轧及退火织构
  • 4.1 热轧板的冷轧及织构
  • 4.1.1 436不锈钢1号试样的冷轧及织构
  • 4.1.2 436不锈钢2号试样的热轧及织构
  • 4.1.3 标准432热轧板的冷轧及织构
  • 4.2 退火
  • 4.2.1 436不锈钢1号试样退火的组织及织构
  • 4.2.2 436不锈钢2号试样退火的组织及织构
  • 4.2.3 标准432热轧板冷轧退火组织及织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间退火温度对立方织构的影响[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04)
    • [2].摩擦系数对高纯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分析[J]. 铝加工 2019(01)
    • [3].立方织构对新型Al-Mg-Si-Zn合金面内各向异性的影响[J]. 中国材料进展 2019(03)
    • [4].3104铝板织构对r值及深冲性能的影响[J]. 塑性工程学报 2008(03)
    • [5].强立方织构Ni-40%Cu-3%W及复合基带的制备[J]. 材料导报 2018(S2)
    • [6].用于YBCO高温超导涂层的立方织构铜基带制备[J]. 低温与超导 2008(11)
    • [7].高纯阳极箔立方织构测定方法的比较[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09(07)
    • [8].熔炼路线制备Ni5W合金基带立方织构形成过程的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3(08)
    • [9].热处理工艺对Ni-7W合金基带立方织构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01)
    • [10].双取向硅钢在制备过程各阶段的织构和微结构[J]. 电工材料 2011(02)
    • [11].等温热处理工艺对Ni5W合金基带立方织构及晶界质量的影响[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10)
    • [12].冷轧率与退火工艺对汽车用5754铝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18(S2)
    • [13].轧制中间热处理温度对Ni7W/Ni12W/Ni7W复合基带组织及织构的影响(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8(10)
    • [14].轧制方式对6016铝合金薄板组织和塑性各向异性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20(08)
    • [15].压下率对取向硅钢热轧板织构的影响[J]. 电工材料 2011(04)
    • [16].汽车用电镀锌板表面线缺陷分析[J]. 热加工工艺 2015(11)
    • [17].化学成分对无取向硅钢热轧组织及织构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6(04)
    • [18].新型无取向电工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J]. 机械工程材料 2011(09)
    • [19].Sr对Al-Mg-Si-Cu合金板织构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0(07)
    • [20].电解电容器高压阳极用高纯铝箔织构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9(07)
    • [21].Ni-32.7at%Cu合金的调幅分解及其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8(01)
    • [22].CSP流程试制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瓦楞缺陷的织构分析[J]. 热加工工艺 2015(23)
    • [23].50W1300无取向硅钢的显微组织和织构演变[J]. 钢铁钒钛 2012(03)
    • [24].CSP流程试制50W270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织构的演变[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09)
    • [25].冷轧高纯铝箔初始织构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1(12)
    • [26].小孔腐蚀在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表面技术 2016(03)
    • [27].Ni5W合金基带的热处理工艺[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4(10)
    • [28].基于CSP工艺热轧及冷轧过程3%Si钢组织和织构的演变[J]. 特殊钢 2012(02)
    • [29].冷却速度对1.35%Si无取向硅钢热轧退火织构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6(02)
    • [30].铸态42CrMo钢热变形及正火过程中微织构演化[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6(05)

    标签:;  ;  

    436及432不锈钢加工过程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