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坝上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丙噻菌灵的耐药性检测

河北坝上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丙噻菌灵的耐药性检测

一、河北省坝上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抗药性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平[1](2021)在《绵羊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调查及耐IVM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分析》文中指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作为全球分布且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寄生虫之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防控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加剧,给全球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内蒙古作为我国肉羊主产区,生产模式正在向多元化转变,不同饲养模式下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驱虫药物耐药现状是否一致还尚不清楚,尤其是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耐药机理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已发现的耐药基因是否适用于国内现场虫株的耐药性检测知之甚少。为此,本论文从生产实际出发,首先开展内蒙古不同养殖模式下,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及敏感虫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就分离株耐阿苯达唑情况及已报道的与伊维菌素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了与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的新基因。上述研究内容为制定不同生产模式下捻转血矛线虫的防控策略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研究国内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机制提供了虫种资源,更为发现用于评估和检测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新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所取得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对绵羊胃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羊只所感染的优势线虫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其在纯舍饲条件下的牧场感染率为0;在纯放牧模式下,羊群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则最为严重,平均感染率达到了94.1%,且EPG≥1000的羊只平均占比达到了24.1%;而半舍饲模式下羊群感染状况则介于两者之间,感染率为27.0%~100%,EPG≥1000的羊只平均占比为12.9%。其次,通过粪便虫卵减少试验,了解了纯放牧及半舍饲模式下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的耐药现状,结果显示,85.7%的群体对伊维菌素耐药;75.0%的群体对阿苯达唑耐药;但60.0%的群体对氯氰碘柳胺钠敏感;且部分种群对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呈现双重耐药现象。上述结果为筛选适用于本地捻转血矛线虫防控的敏感高效驱虫药物和制订不同防控方案及兽医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依据。(2)针对本地区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严重的问题,为进一步弄清已报道基因是否适用于现场虫株的耐药性检测,采用国际通用方法,开展了国内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的分离,并对其耐药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了3个对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双重耐药的虫株及1个敏感虫株。其中编号为WSHc-001、WSHc-003及CYHHc-136虫株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比率分别为5.82、26.00和11.26;对阿苯达唑的EC50值均大于0.1μg/m L,鉴定为双重耐药株。编号为YCHc-022虫株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比率仅有0.89,阿苯达唑的EC50值则小于0.1μg/m L,为双重敏感虫株。其次,通过直接测序技术,对上述分离虫株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耐药分离株种群内有超过10%的个体携带198位点纯合耐药基因型;有超过10%的个体在198位点和200位点同时存在杂合子基因型。而在敏感分离株中,这2个指标均低于10%。最后,采用RT-q PCR方法,对捻转血矛线虫各分离株P-gps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对不同虫株间比较而言:在未用药刺激情况下,国际耐伊维菌素虫株中的P-gp1、P-gp2、P-gp3、P-gp11及P-gp12基因表达均较国际敏感虫株显着升高;但对于现场分离的耐药虫株而言,只有P-gp1和P-gp11的表达量较国际敏感虫株显着升高;而P-gp2、P-gp3、P-gp9及P-gp12较国际敏感虫株表达量显着下调。使用药物刺激后,与国际敏感虫株相比,各耐药虫株只有P-gp12在药物刺激后显着升高,其余几种P-糖蛋白则没有统一的变化规律。对同一虫株用药前后比较,发现在国际虫株和分离虫株之间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该研究成果证实了利用现有耐药性标记分子在进行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检测时,其结果会有所差异。(3)为筛选适用于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检测的新基因,采用基于2b-Rad测序技术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方法,以捻转血矛线虫国际耐药虫株和敏感虫株作为研究对象,在基因组中筛选潜在的与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的基因。最终,获得了9个可能具有伊维菌素定向选择特征的基因,其中7个可能编码一些耐药相关功能蛋白。进一步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筛选出的3个耐伊维菌素候选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分析并确定了1个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候选功能基因HCOI00506600及1个可作为伊维菌素耐药性诊断的候选标记分子HCOI01200700;也证实了基于2b-Rad测序技术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方法在开展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候选基因筛选中的有效性。

白财福[2](2021)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美洲钩虫耐药β-tubulin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钩虫病是以人体感染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中以美洲钩虫感染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苯并咪唑类药物是最常用的三类驱虫药之一,现研究提示耐药性的产生是由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编码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造成的,且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两个位点198、200的突变(E198A和F200Y)有关,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美洲钩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耐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为该地区钩虫病诊疗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策略。[方 法](1)对样本虫卵ITS-2基因的PCR扩增鉴定:按不同的海拔区域、不同的民族聚居地,分别收集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典村(傣族坝区寨子)、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基诺族低山区寨子)、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布朗族中山区寨子)常住人口的粪便样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一粪三检”,通过镜检确定感染寄生虫类型并对各种虫卵分别进行计数,筛选出钩虫卵密度较高的阳性样本保存于4℃冰箱。根据美洲钩虫的ITS-2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常规PCR方法对样本虫卵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经Blast 比对确定钩虫种类。(2)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的PCR扩增与耐药相关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通过合成针对美洲钩虫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鉴定为美洲钩虫的基础上,采用半巢式PCR方法扩增西双版纳地区收集并鉴定的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送克隆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重点对耐药性相关的198、200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 果](1)3个地区镜检钩虫卵阳性样本共77份,其中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39份;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32份;景洪市嘎洒镇曼典村6份。用常规PCR方法对77份样本虫卵DNA进行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有74份样本均扩增出大小约190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测序后通过Blast比对,结果样本虫卵基因序列与美洲钩虫的ITS-2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均在99.47%-100%,即鉴定为美洲钩虫。经半巢式PCR方法对72份已鉴定为美洲钩虫的β-tubulin基因进行扩增,结果有60份样本均扩增出大小约315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测序后重点分析了西双版纳地区美洲钩虫耐药相关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结果表明在检测的60份西双版纳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序列中,198和200位点处均无耐药性碱基突变,未发现有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共检测到一种基因型,即纯合敏感型(Hs-198,Hs-200),占总数的100%,为优势基因型。(2)新发现37份样本在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第251位密码子处存在同义突变,发生了单个碱基的转换,缬氨酸(GTG→GTA,由G转换成A),但未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3)本研究中经过反复的探索与试验,建立并优化了样本虫卵ITS-2基因与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在PCR扩增过程中的反应体系、反应程序。(4)系统进化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与多哥、伊朗、澳大利亚及我国南宁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间亲缘关系最近;与澳大利亚外群的ITS-2基因之间有很高的亲缘关系。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与美国地区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美国地区外群β-tubulin基因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 论]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中暂未检测到198、200位点处存在苯并咪唑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共检测到一种基因型,即纯合敏感型(Hs-198,Hs-200),为当地美洲钩虫优势基因型。发现在β-tubulin基因第251位密码子处存在同义突变。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与多哥、伊朗、澳大利亚及我国南宁地区间的种群亲缘关系最近,置信度为91%;与美国地区的外群有明显的分支,表明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差较大。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与美国地区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置信度为93%;与墨西哥、荷兰、英国地区的外群有明显的分支,表明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滕柏桧[3](2020)在《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与敏感虫株P-gp-2基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捻转血矛线虫是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皱胃的主要寄生性线虫,以吸取宿主血液为食,患病动物表现为贫血、水肿、腹泻和消瘦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目前捻转血矛线虫的防治主要使用伊维菌素等驱虫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有研究表明,P-gp-2基因与耐药性相关,本论文结合我们分离的捻转血矛线虫虫株,以国际标准虫株为对照,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1)利用幼虫移行抑制试验,以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国际标准耐药虫株(Hc-R)和国际标准敏感虫株(Hc-S)为对照,对国内捻转血矛线虫分离虫株CYHHc-136及YCHc-022进行了耐药性比较检测。结果显示,Hc-R虫株和Hc-S虫株的耐药比率为11.16;CYHHc-136虫株和Hc-S虫株耐药比率为10.97;YCHc-022 虫株和 Hc-S 虫株耐药比率为 1.05;CYHHc-136 虫株和 YCHc-022虫株耐药比率为10.48;在国内分离虫株中,CYHHc-136虫株对伊维菌素存在耐药性;而YCHc-022虫株属于敏感虫株。(2)采用RT-qPCR技术,对伊维菌素作用前后的捻转血矛线虫国内分离虫株CYHHc-136和YCHc-022以及国际标准敏感虫株(Hc-S)和耐药虫株(Hc-R)的P-gp-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伊维菌素作用前后,两耐药株之间以及两敏感株之间的P-gp-2基因表达量变化无显着差异,但伊维菌素作用前后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株(Hc-R、CYHHc-136)的P-gp-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敏感株(Hc-S、YCHc-022)。表明P-gp-2基因在耐药株中的表达高于敏感株。(3)利用RNAi技术对Hc-R国际标准耐药虫株及分离的CYHHc-136耐药虫株P-gp-2基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与干扰前相比,RNAi后的捻转血矛线虫P-gp-2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P<0.01)。伊维菌素作用下,RNAi后幼虫的身体弯曲频率、头部摆动频率以及幼虫摄食率均呈现下调趋势,进一步表明了 P-gp-2确为耐药性相关基因。上述研究结果为线虫耐伊维菌素药物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虫株耐药性机制的探讨,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张雪[4](2020)在《朝阳市某羊场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朝阳市羊场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我们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本市某羊场进行了寄生虫的流行情况调查,即通过尸体剖检和粪便检查法对羊场蠕虫的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间接血凝试验和普通PCR法确定了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由调查结果得知,由该羊场共检出捻转血矛线虫、肝片吸虫、毛尾线虫、莫尼茨绦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六种寄生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最为严重;粪便虫卵计数表明,该羊场寄生虫的感染率为86%(86/100),其中六月龄以内的母羊感染率为95%,六月龄以内公羊感染率为70%,而六月龄以上母羊感染率为88%,公羊为80%。通过间接血凝实验得知弓形虫感染率为7.5%(9/120),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得知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7%(7/100)。在此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别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的驱虫药对该羊群进行了驱虫实验,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 4.1%、6 5.4%、62.2%;驱虫后40天羊只平均增重分别为4kg、3.06kg、2.9kg;进一步分别以正常剂量、加半倍量和加倍量的用量给药,虫卵减少率则分别为伊维菌素66.2%、72.5%和93.1%,阿苯达唑43.5%、45.7%和53.2%,左旋咪唑50.4%、59.8%和 57.3%。综合实验结果发现,该羊场以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为主,且多为混合感染;同时,该羊场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也应得到重视。针对调查结果,为加强羊场的寄生虫防治效果,该羊场应在加强羊群饲养管理的同时,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合理放牧,定期以选定的驱虫药物驱虫。

杜勤[5](2020)在《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分离株P-gp-9及GluCI-gbr-2b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提出绵羊胃肠道线虫对驱虫药的耐药性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耐伊维菌素药物危害最严重。鉴于目前羊养殖业的生产实践中寄生虫病防控的需要,本论文以国际标准虫株作对照,对捻转血矛线虫本土分离株的P-gp-9基因和GluCl-gbr-2b基因进行了研究,以了解相关耐伊维菌素药物发生机理。结果如下:通过MEGA5.1生物学软件,对捻转血矛线虫GluCl-gbr-2b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国际标准敏感株Hc-S为对照,国际标准耐药株Hc-R与本土耐药分离株 WSHc-001、WSHc-003、WSHc-138 的 GluCl-gbr-2b 基因片段有 20 个碱基位点是共同突变点;然而以分离敏感株YCHc-022为对照时,Hc-R、WSHc-001、WSHc-003、WSHc-138的GluCl-gbr-2b基因片段仅在第422位碱基位点为共同突变点;表明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性可能与GluCl-gbr-2b基因片段上的某个碱基位点的突变相关联,其核苷酸多态性有可能作为潜在的分子耐药性检测的标记。对P-gp-9基因中的一段ORF序列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标准敏感株Hc-S与分离敏感株YCHc-022 P-gp-9基因的ORF序列完全一致;国际标准耐药株Hc-R与分离耐药株WSHc-001、WSHc-003、WSHc-138 P-gp-9基因的ORF序列也完全一致。而且,与敏感株相比,耐药株P-gp-9基因ORF核苷酸序列在第89位碱基由CCA突变为CTA,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亮氨酸。同时,运用PCR-SSCP方法分析该片段的多态性,结果显示耐药虫株和敏感虫株明显分为两个基因型。因此,该方法可以被考虑用于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的现场检测。

李春花,雷萌桐,蔡进忠,孙建,索南多杰,陈有录,马豆豆,尕日玛加[6](2020)在《祁连地区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检测》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将6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1~3组为试验组,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按照分组对试验牛逐头称重、编号、记录,1~3组分别按5、10、15mg/kg体重剂量经口投服阿苯达唑片剂,第4组给予安慰剂。给药前1d,给药后7d和14d各组试验牛逐头直肠采粪,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实验室检查,统计消化道线虫1g粪便中的虫卵数(EPG)。根据投药后7d和14d EPG的变化情况,奥斯特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86.5%,90.4%,100%,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9.2%,93.8%,97.0%;马歇尔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73.1%,96.2%,94.5%,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4.9%,98.0%,100%;细颈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83.2%,90.4%,93.8%,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1.5%,93.3%,95.1%。结论:根据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协会(WAAVP)推荐的虫卵减少百分率95%置信域来判定虫体是否产生了抗药性,得出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和马歇尔线虫对阿苯达唑均未产生抗药性。

韩天龙[7](2019)在《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化道线虫(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是寄生于宿主消化道的线形动物门(Nematoda)多种线虫的统称,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和直肠等消化道内;可对宿主造成广泛的损害,包括:夺取营养、吸食血液、破坏黏膜组织、物理压迫、阻塞管道、释放毒素、导致过敏反应、引发炎症、诱发免疫缺陷及引入其它病原体等。消化道线虫病是世界上主要的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广泛传播,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威胁。绵羊消化道线虫病主要由无尾感器纲(Aphasmida)毛尾目(Trichurata)线虫,及有尾感器纲(Phasmidea)杆形目(Rhabditata)和圆线目(Strongylata)线虫感染所致;其种类多、分布广,多为混合感染。草原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尤为严重,以土源性线虫感染为主,可致绵羊饲草料转化率低,养殖成本增加,体重增加缓慢,发育受阻,生长周期延长,繁殖性能降低,免疫力下降,经济效益低下等,制约着绵羊产业健康发展。应用化学药物进行定期驱虫,仍然是绵羊消化道线虫病防治的主要手段。化学驱虫药的长期和频繁使用,尤其是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和时间的不规范,导致抗药虫株的产生。驱虫药抗药性(Anthelmintic resistance,AR)的产生已经成为困扰养羊业的全球性问题。新型抗消化道线虫药物的开发以及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已迫在眉睫。蒙东地区绵羊存栏量近年来均保持在6000万只左右,占内蒙古绵羊存栏总量的70%以上,其拥有可利用草原面积约3800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绵羊产业呈现良好且稳定的发展势头。为了掌握蒙东地区草原放牧条件下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明确消化道线虫对常见化学药物的抗药情况,探索新的生物防治途径。本研究以具有绵羊产业发展优势的蒙东地区5个盟市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旗县作为试验调查点,以放牧绵羊为调查对象。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绵羊新鲜粪便样本中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收集,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McMaster’s method)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检测计数,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测定;对照《绵羊寄生蠕虫虫卵图谱》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种属鉴别,并参照我国现行农业行业标准NY/T1465-2007《牛羊胃肠道线虫检查技术》进行了感染优势线虫第三期幼虫(Third-stage larvae,L3)孵化试验,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优势种类的鉴定;剖解了绵羊消化道线虫寄生部位,进行了消化道线虫成虫的检测,并对寄生部位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完成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常见驱虫药的抗药性;从蒙东地区土壤中进行了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开展了捕食线虫真菌制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最高感染率达到了100%,最低感染率达45%,平均感染率达79.2%;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的个体最高感染强度达32400 EPG,调查点内最高平均感染强度为6192.5 EPG,最低平均感染强度为494.1 EPG,蒙东地区平均感染强度为1813.2 EPG。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种类复杂多样,感染较为严重,检测到了30种以上不同形态的消化道线虫虫卵;主要感染的线虫有毛圆属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p.)、血矛属线虫(Haemonchus spp.)、奥斯特属线虫(Ostertagia spp.)、细颈属线虫(Nematodirus spp.)、类圆属线虫(Strongyloides spp.)等,其中以血矛线虫属和毛圆线虫属感染最多。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在不同地域、品种、性别、年龄间可能存在着差异性。消化道线虫对绵羊寄生部位可造成严重的病理损伤,引起绵羊皱胃黏膜和小肠黏膜水肿、充血、出血、溃疡、糜烂、增厚、萎缩、缺损、脱落等多种机械性损伤和炎性反应,显微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着抗药性,尤其是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已经十分严重,阿苯达唑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ED50值高达5.670μg/mL;抗药线虫包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和类圆线虫等,其中最主要的抗药线虫为血矛线虫。从蒙东地区的土壤里分离到了2株具有捕食线虫特性的真菌,经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鉴定为隐球菌属(Papiliotrema flavescens)和根霉菌属(Rhizopus oryzae)菌株;这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临床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孢子制剂均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具有一定的驱虫效果,可有效减少绵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虫卵数,这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本研究结果表明,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感染严重,捕食线虫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感染现状提供了最新调查数据,为其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赵学亮[8](2019)在《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相关基因筛选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捻转血矛线虫是反刍动物主要的消化道线虫之一,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长期的药物驱虫,捻转血矛线虫在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针对丙硫咪唑等常用驱虫药的耐药性,成为制约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在寄生虫耐药性产生机理方面尚未完全清晰。本研究对内蒙古乌审旗和察右后旗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检测;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技术对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株给药前、给药后及敏感株、耐药株开展相关研究,对可能的耐药基因进行功能、代谢通路及可能的耐药机制分析,并筛选出3个耐药相关基因,对其进行重组表达。为深入探索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机制、筛选对耐药性检测的分子标记及耐药性早期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重要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乌审旗和察右后旗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89%和78%,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80%和20.4%,这2个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对丙硫咪唑产生耐药性。(2)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株给药前和给药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共获得851个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到ATP结合、代谢过程、蛋白水解等功能分类中,主要参与核糖体合成、细胞凋亡、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等通路。(3)捻转血矛线虫敏感株和耐药株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共获得显着差异表达基因913个,主要参与谷胱甘肽代谢、细胞色素P450对异种生物的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等。(4)对3个耐药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构建了 BL21(pETGST)、BL21(pETP450)和 BL21(pETABC)三个重组表达系统,并通过Ni+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

宁鹏,仁青卓玛[9](2018)在《青海省部分地区羊胃肠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青海省部分地区羊胃肠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情况,在青海省民和县、互助县、湟中县、化隆县、湟源县、共和县的12个养殖户(场)的每户羊群中随机选取60只羊,分为丙硫苯咪唑推荐剂量组、丙硫苯咪唑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丙硫苯咪唑抗药性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6县12个养殖户(场)的羊中,丙硫苯咪唑推荐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均有7个羊场试验羊虫卵减少率在95%以下,且9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具有抗药性;分别有4个羊场和5个羊场试验羊虫卵减少率大于95%,但9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上,对丙硫苯咪唑敏感。说明青海省部分地区羊群对丙硫苯咪唑存在较严重的抗药性。

侯喜娥[10](2012)在《不同驱虫药及组合对山羊体内寄生虫的驱除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应用3种广谱驱虫药和1种驱吸虫药及不同组合模式对200只山羊的体内寄生虫进行了驱除试验,结果表明,敌百虫、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3种广谱驱虫药在投药后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9.30%、87.75%和88.21%。3种广谱驱虫药和1种驱吸虫药(硝氯酚)不同组合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敌百虫+硝氯酚组80.75%,丙硫苯咪唑+硝氯酚组88.53%,敌百虫+0.2%阿福丁组90.00%。丙硫苯咪唑+敌百虫组89.90%,0.2%阿福丁+硝氯酚90.09%,0.2%阿福丁+丙硫苯咪唑组90.47%,空白对照组的虫卵数未见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给药前和给药后各组的日增重差异明显。

二、河北省坝上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抗药性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坝上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抗药性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绵羊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调查及耐IVM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内蒙古地区羊产业发展概况
    1.2 捻转血矛线虫及捻转血矛线虫病概述
        1.2.1 捻转血矛线虫分类地位
        1.2.2 捻转血矛线虫生活史
        1.2.3 捻转血矛线虫病及其危害
        1.2.4 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
    1.3 常用驱捻转血矛线虫药物概述
        1.3.1 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
        1.3.2 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
        1.3.3 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Sodium)
    1.4 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1.4.1 耐药性检测技术
        1.4.2 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性
        1.4.3 捻转血矛线虫对阿苯达唑的耐药性
        1.4.4 捻转血矛线虫耐驱虫药候选基因研究概述
    1.5 2b-Rad技术及其应用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试验一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状况调查及对常用驱虫药的耐药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比较
        2.2.2 剖解羊只后胃肠道线虫成虫检测结果
        2.2.3 所选驱虫药有效成分检测结果
        2.2.4 用药后不同采样时间点对常用驱虫药物耐药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2.2.5 纯放牧模式下的羊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耐药性情况
        2.2.6 半舍饲模式下的羊捻转血矛线虫对常用驱虫药耐药性情况
    2.3 讨论与小结
3 试验二捻转血矛线虫国内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相关基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对伊维菌素耐药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分离结果
        3.2.2 对伊维菌素敏感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分离结果
        3.2.3 不同分离虫株耐伊维菌素特性检测结果及比较
        3.2.4 不同分离虫株耐阿苯达唑特性检测结果及比较
        3.2.5 不同分离虫株特异性引物鉴定结果
        3.2.6 不同分离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特异性位点SNP分析结果
        3.2.7 不同分离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型及其频率分析结果
        3.2.8 伊维菌素刺激前后不同分离虫株P-gps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3.3 讨论与小结
4 试验三基于2b-Rad的捻转血矛线虫耐IVM候选新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SNPs发掘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分析
        4.2.2 耐药与敏感虫株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结果分析
        4.2.3 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相关候选基因筛选结果
        4.2.4 HCOI00378500 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
        4.2.5 HCOI00506600 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
        4.2.6 HCOI01200700 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
    4.3 讨论与小结
5 结论
6 本课题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云南省西双版纳美洲钩虫耐药β-tubulin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人体钩虫病流行现况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与敏感虫株P-gp-2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捻转血矛线虫病概述
        1.1.1 捻转血矛线虫病原形态及发育史
        1.1.2 捻转血矛线虫病临床症状与诊断
        1.1.3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1.2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研究进展
        1.2.1 耐药性检测方法
        1.2.2 耐药性机制研究
    1.3 捻转血矛线虫P-gp-2基因研究进展
    1.4 RNAi在线虫中的研究进展
        1.4.1 RNAi的原理和作用
        1.4.2 RNAi的研究与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一捻转血矛线虫幼虫移行抑制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筛网孔径及琼脂浓度筛选结果
        2.2.2 幼虫移行抑制试验检测结果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3 研究二捻转血矛线虫P-gp-2基因的表达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捻转血矛线虫幼虫形态观察结果
        3.2.2 RT-qPCR数据分析结果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研究三 捻转血矛线虫P-gp-2基因RNAi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捻转血矛线虫卵形态
        4.2.2 siRNA浸泡结果
        4.2.3 干扰后的P-gp-2基因Q-PCR检测结果
        4.2.4 干扰后运动行为检测结果
        4.2.5 干扰后幼虫饲喂抑制试验结果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朝阳市某羊场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羊养殖业概况
    1.2 国内外羊寄生虫病研究概况
    1.3 羊常见寄生虫病
        1.3.1 内寄生虫病
        1.3.2 外寄生虫病
    1.4 寄生虫的危害
    1.5 寄生虫病常用诊断技术
        1.5.1 流行现状调查
        1.5.2 完全剖检技术
        1.5.3 病原学诊断
        1.5.4 血清学诊断
    1.6 常用驱虫药及其使用情况
    1.7 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1.7.1 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1.7.2 加强羊群的饲养和管理
        1.7.3 建立科学的放牧制度
        1.7.4 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1.7.5 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羊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实验器材
        2.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药品
        2.1.3 羊场情况以及羊群发病情况调查
        2.1.4 样品采集
        2.1.5 粪便虫卵检查
        2.1.6 尸体剖检
        2.1.7 间接血凝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镜检观察结果
        2.2.2 羊完全剖检结果观察
        2.2.3 寄生虫感染情况粪检结果
        2.2.4 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结果
3 隐孢子虫的巢式PCR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DNA的提取
        3.1.3 PCR扩增
        3.1.4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4 羊场常用驱虫药的驱虫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药品
        4.1.2 驱虫实验方案
        4.1.3 驱虫效果的判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临床症状观察
        4.2.2 驱虫前后粪检结果
        4.2.3 驱虫后增重结果
5 羊场对常用驱虫药的耐药性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6 讨论
    6.1 检测方法
    6.2 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
    6.3 驱虫药筛选及耐药性检测分析
    6.4 寄生虫防治建议
    6.5 试验不足之处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分离株P-gp-9及GluCI-gbr-2b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捻转血矛线虫病
        1.1.1 捻转血矛线虫生活史
        1.1.2 捻转血矛线虫病流行病学
        1.1.3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
        1.1.4 捻转血矛线虫病诊断
        1.1.5 捻转血矛线虫病治疗
        1.1.6 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措施
    1.2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研究
        1.2.1 耐药性流行情况
        1.2.2 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1.3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检测
        1.3.1 PCR-SSCP法
        1.3.2 其他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一 捻转血矛线虫GluCl-gbr-2b基因片段多态性分析
    2.1 材料
        2.1.1 仪器与耗材
        2.1.2 试剂与溶液
        2.1.3 实验虫株
    2.2 方法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GluCl-gbr-2b基因片段PCR扩增
        2.2.3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
    2.3 结果
        2.3.1 PCR扩增结果
        2.3.2 测序结果
        2.3.3 序列分析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3 研究二 捻转血矛线虫P-gp-9基因片段多态性分析
    3.1 材料
        3.1.1 仪器与耗材
        3.1.2 试剂与溶液
        3.1.3 实验虫株
    3.2 方法
        3.2.1 基因组DNA提取
        3.2.2 P-gp-9基因片段PCR扩增
        3.2.3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
        3.2.4 PCR-SSCP分析
    3.3 结果
        3.3.1 PCR扩增结果
        3.3.2 测序结果
        3.3.3 序列分析结果
        3.3.4 PCR-SSCP分析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祁连地区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区概况
    1.2 试验药物
    1.3 试验动物
    1.4 方法
        1.4.1 分组
        1.4.2 给药
        1.4.3 粪便虫卵检查
    1.5 效果判定
2 结果
    2.1 奥斯特线虫粪检虫卵结果
    2.2 马歇尔线虫粪检虫卵结果
    2.3 细颈线虫粪检虫卵结果
3 讨论与小结

(7)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分析
        1.1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2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疾病威胁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研究进展
        2.1 消化道线虫感染危害
        2.2 抗消化道线虫药物及应用现状
    第3章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3.1 噬线虫真菌研究进展
        3.2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寄生部位的病理损伤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抗药性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噬线虫真菌防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应用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8)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相关基因筛选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捻转血矛线虫简介
        1.1.1 捻转血矛线虫形态及生活史
        1.1.2 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
        1.1.3 捻转血矛线虫的临床症状与危害
        1.1.4 捻转血矛线虫病诊断与防制
    1.2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研究进展
        1.2.1 国内丙硫咪唑耐药性研究进展
        1.2.2 国外丙硫咪唑耐药性研究进展
    1.3 丙硫咪唑耐药性机制
    1.4 线虫耐药性检测方法
        1.4.1 体内检测方法
        1.4.2 体外检测方法
        1.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5 转录组学及其在寄生虫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1.5.1 转录组学和RNA-Seq技术概述
        1.5.2 转录组测序在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一 内蒙古乌审旗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检测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试验动物分组及粪样采集
        2.2.2 寄生虫病检测方法
        2.2.3 驱虫试验及耐药性检测
        2.2.4 耐药虫株分离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2.3.2 丙硫咪唑和伊维菌素驱虫结果
        2.3.3 寄生虫学剖检结果及抗性虫株分离
    2.4 讨论
    2.5 小结
3 研究二 内蒙古察右后旗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检测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流行病学调查
        3.2.2 寄生虫病检测方法
        3.2.3 驱虫试验及耐药性检测
        3.2.4 寄生虫学剖检法检查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3.3.2 驱虫结果
        3.3.3 寄生虫学剖检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4 研究三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株给药前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虫株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RNA提取及检测
        4.2.2 去rRNA链特异性文库构建
        4.2.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4.2.4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4.2.5 差异表达基因GO显着性富集分析
        4.2.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显着性富集分析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Total RNA质量检测结果
        4.3.2 测序数据初步结果与文库质量检测
        4.3.3 组装效率评估
        4.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4.3.6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4.3.7 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5 研究四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敏感株和耐药株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捻转血矛线虫敏感虫株和耐药虫株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RNA分离、纯化及质控
        5.2.2 cDNA文库制备及Illumina测序
        5.2.3 测序数据分析
        5.2.4 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5.3 结果
        5.3.1 Total RNA质量检测结果
        5.3.2 测序数据初步结果与文库质量检测
        5.3.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
        5.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5.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5.3.6 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
    5.4 讨论
    5.5 小结
6 研究五耐药基因ABC、GST和P450的原核表达
    6.1 实验材料
        6.1.1 虫体样本
        6.1.2 菌株与载体
        6.1.3 实验试剂
        6.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6.1.5 主要溶液配制
    6.2 实验方法
        6.2.1 ABC、GST和P450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2.2 Total RNA提取与反转录
        6.2.3 引物设计
        6.2.4 目的基因PCR扩增
        6.2.5 ABC、GST和P450基因的克隆测序
        6.2.6 ABC、GST和P450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
        6.2.7 重组表达菌的表达鉴定
        6.2.8 重组表达菌的表达条件优化
        6.2.9 重组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
        6.2.10 重组蛋白纯化
    6.3 结果与分析
        6.3.1 ABC、GST和P45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6.3.2 目的基因PCR扩增
        6.3.3 基因重组克隆菌的鉴定结果
        6.3.4 重组表达菌的鉴定结果
        6.3.5 重组表达菌的表达条件优化结果
        6.3.6 重组蛋白表达形式检测
        6.3.7 重组蛋白纯化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青海省部分地区羊胃肠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1.2 试验药物
    1.3 样品的采集
    1.4 虫卵的计数
    1.5 数据处理
    1.6 判定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丙硫苯咪唑推荐剂量组试验羊胃肠道线虫抗药性的检测
    2.2 丙硫苯咪唑高剂量组试验羊胃肠道线虫抗药性的检测
3 讨论

(10)不同驱虫药及组合对山羊体内寄生虫的驱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1.2 动物
    1.3 动物分组、投药及饲养管理
    1.4 试验方法
        1.4.1 驱杀羊体内寄生虫试验方案:
        1.4.2 粪便虫卵检查:
    1.5 数据分析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各组羊给药前和给药后粪样中虫卵变化
    2.2 投药前后各组羊群增重变化
3 讨论与小结

四、河北省坝上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抗药性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绵羊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调查及耐IVM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分析[D]. 罗晓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云南省西双版纳美洲钩虫耐药β-tubulin基因多态性研究[D]. 白财福.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与敏感虫株P-gp-2基因研究[D]. 滕柏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4]朝阳市某羊场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研究[D]. 张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5]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分离株P-gp-9及GluCI-gbr-2b基因多态性研究[D]. 杜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祁连地区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检测[J]. 李春花,雷萌桐,蔡进忠,孙建,索南多杰,陈有录,马豆豆,尕日玛加.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0(02)
  • [7]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D]. 韩天龙. 吉林大学, 2019(02)
  • [8]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相关基因筛选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初探[D]. 赵学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9]青海省部分地区羊胃肠道线虫对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调查[J]. 宁鹏,仁青卓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8)
  • [10]不同驱虫药及组合对山羊体内寄生虫的驱除效果研究[J]. 侯喜娥. 畜禽业, 2012(06)

标签:;  ;  ;  ;  ;  

河北坝上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丙噻菌灵的耐药性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