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采用双辊连铸技术可直接从熔体制备出近终形的镁合金薄带坯,可缩短镁合金板带材的加工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现行的立式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熔池液面直接与旋转的辊面接触,熔池液面的波动破坏了熔体与铸辊接触的弯月面稳定性,导致薄带坯初始凝固点不稳定,易在薄带坯表面形成微裂纹和恶化薄带坯内部质量。通过引入含高坝的立式双辊连铸熔池系统,使熔池液面与辊面分离,减弱了熔池液面波动对弯月面的有害影响,并有利于初始凝固点的稳定。本文建立了镁合金薄带坯立式双辊连铸熔池系统弯月面动态界面模型,计算了不同浇铸条件下的弯月面轮廓曲线,分析了工艺参数对该界面的影响,并利用实际浇铸试验初步验证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立式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坯熔池弯月面的分析。分析比较了设置高坝前后镁合金薄带坯立式双辊连铸熔池系统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以及不同浇铸条件下弯月面形状的区别,提出了稳定弯月面形状的措施并改进了高坝形状。结果表明,高坝条件下立式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坯弯月面曲线曲率半径减小,界面高度增加,弯月面的附加压力增大,对初始凝固点处熔体形核的影响增大。初始凝固点距离熔池液面更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液面波动对初始凝固形核的影响。同时,弯月面界面更加趋于稳定。在有无高坝条件下浇铸了镁合金AZ31薄带坯,比较了薄带坯的表面质量,观察了薄带坯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高坝条件下镁合金薄带坯表面裂纹和折皱明显减少,树枝状晶的枝晶间距稍小,晶粒明显的细化和更加均匀。在AZ31镁合金薄带坯连铸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AZ61和AZ91等宽凝固区间镁合金薄带坯的试验工作,探讨了不同转速对浇铸过程的影响和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随着铸辊转速的增加,薄带坯中的树枝状晶比例减小,树枝状晶的尺寸也减小。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镁及镁合金的性质1.2 镁合金的塑性加工技术1.2.1 锻造1.2.2 挤压1.2.3 轧制1.3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1.3.1 薄带连铸技术的发展史1.3.2 水平双辊板坯连铸技术1.3.3 立式双辊薄带连铸技术1.4 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1.4.1 镁合金水平双辊板坯铸轧1.4.2 镁合金立式双辊薄带连铸1.4.3 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存在的主要问题1.5 镁合金高坝立式双辊连铸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1.6.1 课题研究目的1.6.2 课题研究内容1.6.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1.7 本章小结2 立式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坯弯月面的动态界面形状2.1 立式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坯弯月面界面形状2.1.1 计算坐标系的建立2.1.2 动态界面形状计算过程及参数2.1.3 接触角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1.4 浇铸速度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1.5 浇铸温度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2 高坝条件下立式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坯弯月面界面形状2.2.1 计算坐标系的建立2.2.2 界面模型的验证2.2.3 动态界面形状计算过程及参数2.2.4 接触角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2.5 浇铸速度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2.6 浇铸温度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2.7 液面高度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2.8 水平夹角对弯月面动态界面形状的影响2.3 有无高坝条件下弯月面界面形状的比较2.4 弯月面界面形状的动态演变2.5 改进的高坝形状及熔池系统2.6 本章小结3 高坝条件下镁合金薄带坯立式双辊连铸的工艺与组织3.1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3.1.1 实验材料3.1.2 实验设备3.1.3 实验方法3.2 实验结果与分析3.2.1 镁合金薄带坯的表面质量分析3.2.2 不同浇铸工艺的树枝状晶3.2.3 不同浇铸工艺镁合金薄带坯的组织3.3 宽凝固区间镁合金的双辊连铸试验3.3.1 AZ61镁合金的立式双辊连铸3.3.2 AZ91镁合金的立式双辊连铸3.4 本章小结4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镁合金薄带坯论文; 立式双辊连铸论文; 高坝论文; 弯月面论文; 动态界面形状论文;
立式双辊连铸镁合金熔池弯月面界面形状及浇铸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