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部分高水平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记录与分析

对我国部分高水平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记录与分析

论文题目: 对我国部分高水平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记录与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 张红霞

导师: 沈信生

关键词: 撑竿跳高,女子高水平撑竿跳高运动员,训练负荷,训练手段

文献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运动训练系统中,训练负荷的安排与实施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主要因素,对运动员完成负荷情况做到更准确、快速、及时地记录、统计、分析与反馈是科学制定训练负荷计划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国家田径集训队3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和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2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跟队训练记录她们2004年冬训的训练负荷计划和实际完成负荷数据,首次运用计算机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统计分析系统,将完整的完成训练负荷数据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做出训练学分析,使教练员及时掌握运动员的训练完成情况,科学地调控训练负荷,为计算机在统计、分析、反馈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方面的实施运用提供真实依据,为我国高水平女子撑竿跳高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冬训过程中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划分为速度、力量、体操、专项技术、专项辅助练习五大类。2.五名运动员完成的五类负荷总量具有明显差异,体现了她们不同的竞技能力特点和训练状态。在以次为计量单位的体操,专项技术、专项辅助练习这三类训练手段中,五名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类训练手段完成量均低于体操和专项辅助练习。3.每名运动员完成各类负荷量峰值的变化随训练小周期的安排而呈波浪式的变化,这种波浪式的渐近增加负荷的训练形式符合优秀运动员和等级运动员的训练规律。4.五名运动员完成的速度类和力量类负荷中一般速度类和一般力量类负荷的完成量均高操类。五名运动员专项辅助练习类和专项技术类所包含的各类手段的完成负荷量的高低排序都有差异性,各自的训练比重不同,体现了五名运动员不同的训练特点。5.五名运动员实际完成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与计划负荷之间会存在着差异。其中速度类负荷的实际完成强度与计划强度存在的差异性高于力量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和生理周期等训练身体状态的变化。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选题依据

2. 文献综述

2.1 训练负荷理论概述

2.2 撑竿跳高项目特征

2.3 有关女子撑竿跳高训练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冬训期训练负荷计划安排的目标与任务

4.2 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冬训中采用的训练手段分类

4.2.1 运动训练学对训练手段分类的理论概述

4.2.2 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训练手段的分类规划

4.3 运用计算机对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冬训期训练负荷的记录统计

4.4 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完成各类训练手段的总量统计分析

4.5 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每类训练手段完成量的对比统计分析

4.6 五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完成速度与力量类成绩负荷强度统计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发布时间: 2007-12-27

参考文献

  • [1].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D]. 潘峰.北京体育大学2013
  • [2].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2009年度训练负荷的研究[D]. 王宇航.北京体育大学2010
  • [3].西安体育学院女子撑竿跳高可持续性发展及对策研究[D]. 单蕊蕊.西安体育学院2014
  • [4].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体操技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晖.上海体育学院2010
  • [5].运动视频全景图技术在女子撑竿跳高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 贾春阳.河南师范大学2018
  • [6].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与起跳的技术监测研究[D]. 唐琼.西安体育学院2015
  • [7].建立陕西省撑竿跳高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 王意昊.西安体育学院2014
  • [8].中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国际竞争态势[D]. 秦霞.北京体育大学2008
  • [9].对我国部分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最后助跑及起跳的运动学分析[D]. 孙涛.北京体育大学2006
  • [10].对影响我国男子撑杆跳高成绩的因素探析[D]. 张成学.山东师范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对我国部分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最后助跑及起跳的运动学分析[D]. 孙涛.北京体育大学2006
  • [2].对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部分技术运动学参数的分析[D]. 闫晓军.北京体育大学2005
  • [3].对我国六名高水平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竞赛期专项训练负荷变化的分析[D]. 王莉.北京体育大学2006
  • [4].对我国5名高水平男子竞走运动员训练负荷安排的研究[D]. 张杰.北京体育大学2006
  • [5].对部分男子跳远运动员的部分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D]. 李智.北京体育大学2005
  • [6].对影响我国男子撑杆跳高成绩的因素探析[D]. 张成学.山东师范大学2007
  • [7].十运会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起跳至过杆运动学分析[D]. 梁文魁.山西大学2006
  • [8].对我国部分国际健将级与健将级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有关技术指标的研究[D]. 周铁民.北京体育大学2000
  • [9].我国女子撑竿跳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强.山东师范大学2002
  • [10].关于建立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D]. 张建华.西北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  

对我国部分高水平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记录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