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收支双顺差激增。由于实行资本管制,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人民币汇率,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外汇,吸收流入国内的外汇,人民银行买入的外汇就形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于中国的双顺差规模逐年增长,中国外汇储备数额也相应地逐年攀升,并且在2007年年底达到1万亿美元,紧接着在2009年轻松突破2万亿美元。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另一个效应是在购入外汇的同时向银行体系释放了巨量的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激增,推动了国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价格上涨。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快速上升,由世界经济中的通缩力量转变成通胀力量。为了控制货币供给量,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央行票据以回收释放出的基础货币。通过发行央行票据,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得到了控制,但人民银行在不断发行央行票据的过程中不得不屡次提高央行票据收益率,导致冲销成本节节走高。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大部分投资于美国国债,考虑到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这两个因素,中国所投资的美国国债的人民币收益率较低。在上述宏观经济背景下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作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肩负着提高外汇储备资产收益率的重任。中国投资公司面临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压力:外国担忧中国投资公司会冲击国际市场和东道国经济;在国内,中国投资公司进行的境外投资存在信息不透明和损失过大的问题,引发了对中国投资公司投资渠道和投资战略的争议。为了对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文章采用将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与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主权财富基金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关注中外主权财富基金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比较样本选取的是世界上较为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来自三个国家的四支主权财富基金,分别是俄罗斯的联邦稳定基金、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和政府投资公司以及挪威的全球养老基金。其中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被公认是世界上主权财富基金成功的运作模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利用多余外汇储备成立主权财富基金时借鉴的样板;挪威全球养老基金稳健的渐进投资策略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投资公司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俄罗斯“稳定基金”在2008年拆分为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为中国分流外汇储备提供了新思路。国外学者从多方面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了讨论,文中选取了在主权财富基金的定义、设立目的与资金来源、主权财富基金与一国外汇储备的关系、主权财富基金的风险以及对中国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看法等方面有代表性的观点,整理了国外在以上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引入“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这一概念阐述主权财富基金出现的原因以及主权财富基金与外汇储备的关系,回顾主权财富基金的历史,总结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对中国投资公司的成立背景和治理结构进行介绍和探讨后,文章选取了设立目的与资金来源、风险管理、投资策略、投资领域和投资回报等五个角度,将中国投资公司与外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模式进行比较,并且着重分析了中国投资公司和国外主权财富基金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表现出的新的投资倾向和采取的新的风险管理措施。在对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有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认知后,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国外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投资公司的启示。第一是建立中国投资公司以实现“预先的冲销型外汇干预”的可行性。新加坡通过将大量国内私人储蓄国有化并投入主权财富基金的方式,将货币错配可能导致的汇率风险转移给了政府。由于海外资产投资由政府掌控,降低了热钱流动的风险。但由于中国缺乏实现私人储蓄国有化并将其投入主权财富基金的条件,中国投资公司虽然是参考淡马锡控股设立的,但难以达到“预先的冲销型外汇干预”的目的。因此,中国解决货币错配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建立货币暨汇率制度。第二是探讨中国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中国投资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风险管理体系机构设置存在不足、忽视风险定量分析和缺乏明确的风险控制指标、风险管理委员会定位不准。针对这三个问题需要从修正风险管理体系的机构设置、参照俄罗斯和挪威经验,颁布专门的风险指引和重新定位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这三个方向进行改进。第三是讨论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策略。中国投资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经验积累和人才储备均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投资策略方面借鉴的却是以积极进取著称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模式,因此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水平与投资策略并不匹配。中国投资公司应从自身水平和经验出发,借鉴挪威全球养老基金经验,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布局。同时,鉴于中国投资公司负有分流外汇储备的使命,中国可以借鉴俄罗斯稳定基金拆分的做法,将分流外汇储备的任务部分转移至主权养老基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主权养老基金透明度较高,相对容易被发达国家认可的优点,更好地管理外汇储备。第四是探讨中国外汇储备未来的投资方向即设立主权养老基金。通过讨论中国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在国内国外的双重身份、未来巨大的增长潜力以及中国人均GDP在设立有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家中是最低的这四个要素对中国投资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影响,得出设立主权养老基金既符合中国的利益又可以减轻西方经济体的猜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如何处理主权养老基金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下的养老金的关系以及与中国投资公司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主权养老基金应该采取新设的方式成立的观点,建议主权养老基金可以考虑委托中国投资公司进行统一的外汇储备投资战略管理,但是需要从强化信息披露和引进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在世界上具有声誉的经济界人士参与管理这两方面争取西方经济体对中国主权养老基金的认可。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从广义的主权财富基金角度,即视主权养老基金为主权财富基金的类型之一,比较中国、新加坡、俄罗斯和挪威等国的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模式,对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通过将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和挪威全球养老基金纳入研究范围,提出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新方向,即成立主权养老基金作为外汇储备投资的新载体。此外,本文将考察的视角延伸至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这个角度,对中国投资公司和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关于中外主权财富基金在金融危机中投资倾向和风险管理措施的转变和发展的结论。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分析,对比较研究样本的资料有较高的依赖。由于主权财富基金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存在差异,难以获得所有详细的资料,因此研究受到资料可获得程度的限制,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研究也存在相应不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危机后主权财富基金资产配置与投资[J]. 金融市场研究 2017(06)
- [2].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4)
- [3].危机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发展及启示[J]. 西部金融 2018(06)
- [4].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与启示[J]. 金融博览 2017(02)
- [5].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乾坤挪移[J]. 中国石化 2016(01)
- [6].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策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全球化 2012(07)
- [7].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的现状[J]. 中外企业家 2015(22)
- [8].开放市场与国家安全——主权财富基金法律规制问题研究[J]. 中财法律评论 2017(00)
- [9].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法律治理研究[J]. 经济法学评论 2011(00)
- [10].国有企业视野下的主权财富基金法律规制[J]. 经济法研究 2014(02)
- [11].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J]. 金融世界 2011(06)
- [12].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治理的追问[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3(05)
- [13].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现状[J]. 中外企业家 2013(34)
- [14].主权财富基金监管:重心、趋势与我国对策[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06)
- [15].东道国对主权财富基金外来投资的监管与中国的选择[J]. 金融法苑 2013(01)
- [16].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和法律规制[J]. 大众商务 2010(08)
- [17].主权财富基金不应被特殊对待——对规制理论基础的研究[J]. 金融法苑 2010(02)
- [18].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金融新主角?[J]. 时事报告 2008(02)
- [19].主权财富基金绩效评估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上海管理科学 2019(02)
- [20].开展“一带一路”主权财富基金合作的实施路径分析[J]. 国际贸易 2019(04)
- [21].主权财富基金的税收模式初探[J]. 法制博览 2018(04)
- [22].中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合作现状与合作战略分析[J]. 欧亚经济 2018(02)
- [23].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与社会绩效评价[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8(04)
- [24].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绩效评价[J]. 中国内部审计 2014(05)
- [25].企业看点[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06)
- [26].主权财富基金性质相关问题研究[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 [27].主权财富基金的委托代理人问题及其投资策略[J]. 农村金融研究 2012(04)
- [28].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实证的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 2012(05)
- [29].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风险和中国的应对策略[J]. 国际贸易 2012(10)
- [30].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影响[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标签:中国投资公司论文; 外国主权财富基金论文; 投资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