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波波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故障定位,输电线路,同杆多回线路,行波测距
行波波速论文文献综述
田斌,方覃绍阳,李振兴,李志伟,刘波[1](2019)在《基于波速修正的多回输电线路行波测距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波传输速度是影响行波测距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输电线路上暂态行波速度的难以确定严重制约了行波测距精度。对此,文中从优化行波传输速度着手,提出一种多回输电线路行波故障精确测距方法。首先基于波速误差对输电线路行波测距精度的影响,分析了现存行波波速确定方法的优劣。进一步,基于同杆多回输电线路共用输电走廊的结构特点,在非故障线路上实时在线测量出行波速度,并将其应用于故障线路的精确行波测距计算中。理论分析和仿真数据均表明:此方法不受线路参数的影响,能有效克服环境因素给沿线波速带来的误差。使测距波速更加贴近于行波传输的实际速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波测距精度。(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01期)
张科,朱永利,马长啸,曹雁庆,刘帅[2](2018)在《基于优化行波波速的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测距方法在多分支输电线路上故障测距误差较大或不适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行波波速的故障测距新方法。它以单端行波原理为基础,结合双端非同步信息推导出一种修正行波波速的计算方法(理论上为实际波速)。利用插值算法提升信号采样率来减小量化误差,从而提升波头识别精度,保证修正行波波速的计算条件,进一步提升波速的计算精度。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而且克服了双端法需装设同步时钟的缺点,与传统波速计算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简单且波速计算精度更高,可以实时计算波速。使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成磊[3](2018)在《考虑行波波速特性的输电网故障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线路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对输电线路施加保护措施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要求。保护装置在故障发生后可靠地跳开故障线路并定位到故障点,能够方便维修人员快速修复故障,从而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减小停电带来的损失,大大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输电网中80%以上的故障为接地故障,综合考虑保护、经济等因素,本文对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做出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以零模和线模行波到达测量点的时间差(模量时间差)为特征量的不对称接地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对行波在线路上传播的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联合行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特性和依频特性分析行波波速变化的本质,证明了在应用中可以将线模行波波速看做常量,而零模行波波速则随着故障距离的不同而变化,与故障位置有内在的关系。分析零模行波波速变化特征,量化零模行波波速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与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波速变化的二次函数表达式,给出线路上零模行波波速公式的最小二乘拟合计算方法。基于验证的零模行波波速表达公式,提出一种基于模量时间差原理的故障测距方法。所提出的算法利用线路两端模量时间差信息,通过迭代不断逼近真实故障点信息,从而获取精确故障位置。测距算法无需同步和识别行波后续波头。利用PSCAD/EMTDC搭建实际线路仿真模型验证了测距算法的鲁棒性和精确度。考虑当前电网的发展趋势,本文将提出的测距方法扩展到大电网拓扑结构中,实现复杂电网中的故障定位。首先,利用零模和线模在线路上传播的差异性判断故障线路。基于零模行波的变化特性,越是远离故障点,零模行波和线模行波在相同的距离上传播的时间差越大,定义模量穿越时间差的概念,通过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上的平均模量穿越时间差的不同选择故障线路。考虑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如故障发生在近母线处、线路结构对行波传播的最短路径的影响等,给出解决方案,确保故障线路的正确选择。然后,结合所提的测距算法,实现电网范围内的故障定位。全过程只需要故障初始行波波头到达各母线端点的时间信息,不需要时间同步支持,定位过程简单迅速,可靠性高,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IEEE-14、IEEE-30节点电网拓扑结构,设置不同故障点,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徐杨[4](2018)在《一类带有随机项的非局部扩散KPP方程行波解的最小波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带有随机项的非局部扩散KPP方程的行波解.主要考虑其最小波速问题.旨在给出其最小波速精确的刻画.许多非局部扩散方程不能在一点处得到线性近似方程,也就无法利用相平面分析法去研究其行波解的最小波速.因此我们选择利用其上下解的最小波速去逼近其行波解的最小波速的方法去求解问题.我们知道,经典KPP方程不含扰动项时最小波速为2,相应地,非局部扩散KPP方程最小波速的表达式可以由Coville提出的最小波速的公式得到,且最小波速的表达式和核函数的选取有关.在非局部扩散KPP方程增加扰动项之后,我们借鉴着名学者Mueller在Inventional Maths(2012)中的思想,构造新方程的一组上下解,并分别求解它们的最小波速,最后根据最小波速的保序性得到新方程行波解最小波速的刻画.具体而言,考虑以下问题:u_t = J*u-u + f(u)+ (?)· σ(u)· W(xx,t).并得到如下结果:(i)当随机扰动(?)→ 0时,其最小波速趋于不含扰动项方程的最小波速(可以由Coville提出的最小波速的公式得到),记为c_0。;(ii)c_0+k·δ/2·(?)~2≤c_(?)≤c_0+f'(0)·δ/2·(?)~2其中c_(?)为扰动方程的行波解最小波速,к 满足0<к<f’(0),δ为一个很小的正实数.(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2-01)
曾志明,凌志勇,袁宜真,谷湘文[5](2017)在《应用于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行波波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输电线路故障时产生的暂态行波进行故障定位,既能满足超高压输电线路对保护装置迅速动作的速度要求,还能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且基本不受故障类型的影响。影响行波故障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有行波的速度和行波波头准确到达时刻的标定。针对常用的行波波速确定方法——公式法和在线测量法,通过在不同线路长度、不同故障距离下的仿真分析得到相对应的行波波速,并将所得到的波速用于同一故障距离测量,通过对测距结果对比分析,找出在某种故障距离下的最优波速,从而达到提高测距精度的效果。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在线实时测量波速在合适范围内的测距精度比固定波速的测距精度高,满足规范标准对测距误差不超过1%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李振兴,吴李群,田斌,李振华[6](2017)在《不同步双端数据修正波速的单端行波测距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当前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同步精度要求高、通信量大、无法确定实际波速等缺点,并提高测距系统的容错率和可靠性,提出一种不同步双端数据修正波速的单端行波定位方法。通过分析行波折射和反射的极性变化,并引入零模、线模波速差原理辅助判据,确立接收扰动下的单端入射波和对端反射波的时间差,进一步根据双端的这个时间差修正波速,最后利用修正波速和单端时间差可精确实现故障定位。本算法综合单端易于时间精确同步和双端修正波速的优点,降低了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对高精度双端时间同步要求,同时双端仅交换单端时间差信息,降低了通信的依赖性。仿真比较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受时间同步和波速的影响小。(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7年08期)
崔浩,王丰华,穆卡,张君,刘亚东[7](2017)在《基于实际波速的多端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多端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波速的多端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使用网格分形算法提取了线路故障时各条母线处初始行波的到达时刻,然后依据线路长度与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计算多端输电网各线路区间的波速,应用计算所得波速形成故障区间判定矩阵,实现了故障点位置的准确判定。该方法以计算得到的实际波速为依据,解决了现有测距方法中因波速不确定引起的测距误差问题,同时依据双端测距原理实现了故障点的准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别故障区间,有着较高的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何晓,雷勇,周聪聪,周凯,王鹏[8](2016)在《消除零模波速影响的配电网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线路分支众多,末端往往具有叁相不平衡负载,传统的单端行波法需在复杂的折反射波中提取故障点的反射波,不易实现。而基于模量行波速度差和基于线模行波突变这两种故障测距方法的精确度都受制于不稳定的零模波速度。基于此,将两种方法结合,利用零模检测波速度与传播距离成对应关系的特点,获得不受零模波速度影响的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故障测距算法需要多次从复杂的折反射波中提取信息的缺点,能够简洁、快速、准确地对复杂的分支线路进行故障测距。此方法首先检测故障暂态行波的零模和线模分量到达首端的时间差,然后在首端对叁相同时注入相同的高压脉冲并检测线模行波首个波头到达检测点的时间,进而利用稳定的线模波速度进行故障距离的测量。最后,利用PSCAD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基本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大小以及故障初相角的影响,各种情况下绝对误差均在100 m之内。(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6年23期)
张启荣[9](2016)在《浅议输电线路工作状态对行波波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低行波传播过程中的波速对线路故障测量距离的干扰作用,增强行波测定距离的精准度,笔者依照传送电路波动规律,探讨了传送电路行波传播波速和传送电路相关参数的关联关系,精确描述供电线路具体运作状况(传电导线本体运作温度、周边环境条件温湿度还有大气空间压强等情况)和波速的关联关系,给完善传送电路具体运作状况下行波传递的波速创造了条件。由研究数据可知,供电导线具体运作状况下对行波传递波速的关联(本文来源于《电脑迷》期刊2016年11期)
崔浩,王丰华,穆卡,张君,刘亚东[10](2016)在《消除波速影响的叁端式行波故障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的准确性,在分析波速不确定性导致的测距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消除波速影响的叁端式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该方法通过在线路两端以及线路中间任一确定位置装设带有时间同步模块的行波测距装置,应用网格分形算法提取线路故障时初始行波的到达时间,基于行波传输距离与传播时间成正比,建立了关于故障初始行波到达各测量点时间的故障测距公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方法不受行波传输速度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广东电力》期刊2016年06期)
行波波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传统测距方法在多分支输电线路上故障测距误差较大或不适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行波波速的故障测距新方法。它以单端行波原理为基础,结合双端非同步信息推导出一种修正行波波速的计算方法(理论上为实际波速)。利用插值算法提升信号采样率来减小量化误差,从而提升波头识别精度,保证修正行波波速的计算条件,进一步提升波速的计算精度。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而且克服了双端法需装设同步时钟的缺点,与传统波速计算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简单且波速计算精度更高,可以实时计算波速。使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波波速论文参考文献
[1].田斌,方覃绍阳,李振兴,李志伟,刘波.基于波速修正的多回输电线路行波测距算法[J].高压电器.2019
[2].张科,朱永利,马长啸,曹雁庆,刘帅.基于优化行波波速的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新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刘成磊.考虑行波波速特性的输电网故障定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4].徐杨.一类带有随机项的非局部扩散KPP方程行波解的最小波速[D].兰州大学.2018
[5].曾志明,凌志勇,袁宜真,谷湘文.应用于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行波波速仿真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7
[6].李振兴,吴李群,田斌,李振华.不同步双端数据修正波速的单端行波测距算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
[7].崔浩,王丰华,穆卡,张君,刘亚东.基于实际波速的多端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7
[8].何晓,雷勇,周聪聪,周凯,王鹏.消除零模波速影响的配电网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
[9].张启荣.浅议输电线路工作状态对行波波速的影响[J].电脑迷.2016
[10].崔浩,王丰华,穆卡,张君,刘亚东.消除波速影响的叁端式行波故障测距方法[J].广东电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