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空心病”与“虚假自体”

当代大学生的“空心病”与“虚假自体”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本文从现代精神分析的视角出发,提出当代大学生的“空心病”是由于极端的“虚假自体”引发的。从温尼科特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如何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自体”,帮助大学生重新找回与真实体验的连接,让自己能更有价值感和存在感,找回真实的生命意义,从而摆脱心灵的困境,更有创造性的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大学生;空心病;虚假自体;真实自体

一、引言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急剧快速发展,大学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困境。有研究显示,高校的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逐渐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2016年,北京大学的徐凯文老师在一次教育高峰论坛上提出了“空心病”这一概念。他通过心理咨询发现在北大有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却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自杀,是因为他们患了“空心病”。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所以他们开始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医学诊断上容易被判断为是“抑郁症”,因为符合抑郁的特征,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而从现代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理解大学生的“空心病”,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人为建构了“虚假自体”这一防御方式。“虚假自体”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与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失联,用他人的期望作为自己的行动方向,以满足他人感受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感,以一种与真实感受不同的方式去和他人相处。有时就像带着一个“真皮面具”,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甚至是家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佼佼者,成绩出众,但却感觉不到自己真实的存在,最终迷失了自我。

二、大学生“虚假自体”是如何产生的

“虚假自体”最初是由温尼科特提出来的,他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中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相比于精神分析传统意义上的病理症状,他更关心作为一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如自我体验的真实感,个人内在的现实感,生活的意义感等。他认为“真实自体”就是能够自发地表达和呈现自己的真实状态,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与外在保持一致、如其所是。而“虚假自体”则是指那些行动或功能像个正常人但感觉不到自己像个“人”。在温尼科特看来,虚假自体是由于婴儿在其自体发展的环境中出现了问题,由于母亲无法给婴儿营造一个安全而抱持的环境而使婴儿无法感受到自己“真实自体”的存在。婴儿需要在母亲的回应下来慢慢确认自己自体的体验,会觉得自己完全被看到,才能够更加信任自己。可在这个阶段婴儿如果无法获得抱持性的环境,比如母亲因为一些客观或自身原因无法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就无法发展出真实自体感,为了确认自己“好”的存在,婴儿就需要像伪足一样不得不发展出“虚假自体”,以讨得别人的欢心,进而确认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因此,“虚假自体”和“真实自体”都来自于生命最早期婴儿与环境的互动。

温尼科特认为“虚假自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服从环境的要求掩盖和保护“真实自体”。而在一个婴儿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伴随着身体自体的成长,心理自体也在成长。而在一个过于懂事和乖巧的孩子那里会逐渐产生一种不真实和虚幻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可能是非常好的学生,在家人和别人眼里非常优秀,因为自己表现好就能让别人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和赞誉。而我们当今的教育也是非常的功利,焦虑的父母不断给孩子施压,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应该成为的样子,而孩子承载了父母太多的期望,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其实,许多的大学生都是伴随着“虚假自体”长大的,“真实自体”被隐藏了,缺乏了内在的活力,也就缺乏了创造性,所以那些陷入“空心病”或“抑郁症”的学生,他们的“虚假自体”已经开始阻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感觉不到真实,被剥夺了活着的体验。更严重一点,为了避免“真实自体”被彻底湮没,“虚假自体”就会组织自杀,消除它继续存在的必要,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大学生如何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自体”

当大学生的的理想自我和现实出现了冲突,当我们真实的想法和行为不被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的评判标准所接纳时,我们是能够坚持自己的“真实自体”,还是屈服于“不断增长的欲望”而建构“虚假自体”。在某种程度上,“虚假自体”就像一种外部包装,它保护着我们内部的“真实自体”的安全,但却无法替代“真实自体”的活力和健康所带来的真真切切的生命体验。外部看起来让家人安心,让朋友赞叹,被社会认可,但是自己的内心却空空如也,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方向,不断体验到巨大的被剥夺感和孤独感。

在现实环境中不能完全没有“虚假自体”的存在,我们需要“人格面具”,需要在不同角色间自由地切换,因此,我们不是要大学生去消除“虚假自体”的存在,而是需要有健康的“虚假自体”。在“虚假自体”与“真实自体”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克服“虚假自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年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和肯定,他们习惯压抑自己的感受,发展出一个“虚假自体”来取悦母亲,而在成年以后,为了逃避惩罚,或赢得赞许,同样需要用“虚假自己”来顺从他人的需求。所以要完全去除“虚假自体”是基本不可能,我们都有与他人发展关系的渴望和需要。适应而健康的“虚假自体”能够让我们更加适应现实的生活,但如何使用“虚假自体”,如何做到自知清醒地使用“虚假自体”就很重要了。很多极端的“虚假自体”的人在使用自身的“虚假自体”时是缺乏自知的。因此,当我们试着更多地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去体会自己的喜怒哀乐并试着表达出来,我们才有可能慢慢摆脱“虚假自体”的桎梏,只有当我们不再渴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力量,不再渴望从他人的认可中来找寻自己的价值时,学着去唤醒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离“真实自体”就更进一步了。

对于存在极端的“虚假自体”的学生,如有条件则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咨询师可以在治疗情境中提供一种抱持性的环境,在专业化的设置和安的气氛里,让其重建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充分表达情感创伤和攻击性,只有当受挫而失败的自我发展得到鼓励和重启,重新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感,才能重新找回真正的自己。同时咨询师也要警惕“虚假自体”的学生非常善于取悦他人,包括取悦咨询师,他们用这种取悦的方式来控制他人以免受他人的伤害,因为咨询师要能够稳住自己,及时觉察这种移情表现,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真正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当真正唤醒了他们的感受时,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才能帮助他们更真实地面对自己。

参考文献

[1]郗浩丽.虚假自体障碍导致抑郁三例[J].校园心理,2018,(16):231-233.

[2]MarjorieTaggartWhite,MarcellaBakurWeiner.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吉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科胡特.精神分析治愈之道[M].訾非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AnniLF.百分百温尼科特[M].王剑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139.

作者简介:石英华(1982—),女,河南开封人,郑州财经学院,讲师,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

标签:;  ;  ;  

当代大学生的“空心病”与“虚假自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