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企业知识理论认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资源不仅仅是传统的土地、物质资本、简单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知识已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小的、新的”劣势,同大企业相比,知识资源比较匮乏。中小企业往往呈现出规模不大、成长时间不长、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水平不高等特点;企业所有者学历不高,相关专业知识不系统,行业经验缺乏,管理水平有待完善。中小企业的这些劣势直接影响其对外部知识资源的吸引力,以及获得知识资源后对知识资源的吸纳能力。因此,关注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已成为摆在中小企业家面前的严峻课题,对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延展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对企业知识吸纳能力进行研究,提出企业知识资源是指一切为企业提供战略机会并影响企业行为和价值的企业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总和。其核心是知识对企业的价值性、有用性,不管是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延展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对于知识匮乏的中小企业尤为重要,它拓宽了中小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视野。知识获取后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知识对企业的价值性,其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知识的吸纳能力。影响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中小企业现有知识基础,企业内部是否强调组织学习,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否有助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研发投入都是影响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内部要素。外部知识环境和中小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地位是构成影响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外部要素。围绕着影响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内外部要素,考察了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培育问题。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培育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外部知识可获得性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小的、新的”劣势,面临从外部获得有价值知识的瓶颈障碍,培育中小企业吸引力是解决此瓶颈的一把金钥匙。中小企业获得外部知识后,知识吸纳的效率和效果取决于中小企业的学习能力和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合作能力。中小企业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知识导向型企业文化培育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学习能力;而中小企业合作能力的培育,其核心是推动中小企业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和发展有价值的社会网络资源。本文借鉴于延展资源基础观理论、中小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知识管理理论,采用了归纳分析和演绎方法,对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进行了动态研究,这种以知识吸纳过程为出发点的动态研究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是延展资源基础观的提出和应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低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及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23)
- [2].苏州市中小企业就业吸纳能力调查及对策分析[J]. 中国市场 2014(12)
- [3].政府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及提升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13)
- [4].高增长背景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低就业吸纳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产经评论 2013(04)
- [5].杨凌地区农户科技吸纳能力评估研究[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0(01)
- [6].杨凌地区农户科技吸纳能力评估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10)
- [7].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分析[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4(03)
- [8].浅析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J]. 中国外资 2013(18)
- [9].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J]. 商业经济 2011(01)
- [10].杨凌地区农户科技吸纳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9(05)
- [11].内蒙古就业吸纳能力分析[J]. 内蒙古统计 2014(04)
- [12].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1)
- [13].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03)
- [14].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1(02)
- [15].论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吸纳能力与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关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7)
- [16].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 2014(10)
- [17].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就业吸纳能力研究[J]. 商业时代 2014(28)
- [18].论增强人才吸纳能力与人力资源整合的关系——以武汉城市圈为个案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04)
- [19].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02)
- [20].产业园区金融吸纳能力的投入产出分析——基于成都20个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观察[J]. 财经科学 2013(03)
- [21].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2)
- [22].吉林[J]. 领导决策信息 2010(50)
- [23].提升我国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12)
- [24].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J]. 第一资源 2009(03)
- [25].人力资本对外商投资的技术吸纳能力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2)
- [26].新疆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5)
- [27].我国未来就业发展的新趋势[J]. 中国劳动 2012(11)
- [28].影响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吸纳能力提升的理念及对策[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9].“非城市”的城市[J]. 中国海关 2009(09)
- [30].基于吸纳能力的企业创新模式选择[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