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红曲菌(Monascus spp.)是红曲的生产菌种,红曲被广泛地用做食品添加剂、中药配伍与发酵剂等,在亚洲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近年来,红曲菌多种活性代谢产物如Monacolin K、γ-氨基丁酸、色素和抗氧化剂成分(Dimerumic acid)等的分离和鉴定令红曲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备受关注。研究表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不仅与结构基因密不可分,同时受调节基因的严格调控,因此对红曲菌调节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释其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G-蛋白信号调节子(Regulators of G-protein signaling, RGSs)是一类与激活的GTP-Gα相互作用,从而调节G-蛋白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蛋白质。对多种丝状真菌G-蛋白信号调节子的功能研究表明,它们在调控营养生长、孢子形成、真菌毒素/色素合成以及致病性等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到了红曲菌的G-蛋白信号调节子的编码基因mrfA,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它与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中G-蛋白信号调节子flbA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8%和87%。在此基础上,本课题构建了ΔmrfA突变株;分析了突变株的形态发育与色素和橘霉素产生能力;比较了ΔmrfA突变株发酵过程中部分水解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了mrfA基因对Gα亚基编码基因(mga1)、色素基因(pksP)、橘霉素合成基因(pksCT)、橘霉素转录调节基因(ctnA)以及几丁质酶合成基因(Chs)表达的调控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ΔmrfA突变株的构建以pCAMBIA33OO为载体,构建了mrfA基因的敲除载体pCMRFA,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ATMT)将其导入到红曲菌M-7中,获得了153株转化子,通过PCR验证和Southern blot分析筛选了3株ΔmrfA突变株作为后续研究材料。2ΔmrfA突变株形态发育及色素与橘霉素产生能力的分析从菌落的生长速率与形态、显微形态、孢子数目与萌发速率、色素和橘霉素的产生能力等方面对红曲菌M-7和ΔmrfA突变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M-7相比,ΔmrfA突变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慢,且差异显著(p<0.05),菌落颜色浅,气生菌丝密集,在生长后期(第7d开始)菌落中心菌丝开始出现自溶;在显微镜下,未观察到ΔmrfA突变株的典型闭囊壳,不产生子囊孢子,但分生孢子数目为红曲菌M-7的4.7倍;在PDB液体培养基中于28℃静置培养,Δmr/A突变株孢子于第3h开始萌发,至12 h萌发完全,比红曲菌M-7滞后3h;在PDB液体培养基中于28℃,120r/min培养,第10d时,ΔmrfA突变株于390 nm和520 nm处色素产量分别为0.92±0.04 U/mL和0.51+0.02U/mL,而红曲菌M-7分别为4.42±0.16 U/mL和4.28±0.17 U/mL;ΔmrfA突变株的发酵液中仍未检出橘霉素,而红曲菌M-7橘霉素含量为1217.78±120.62ng/mL。由上述测定结果推测,红曲菌mrfA在菌落生长、有性繁殖、孢子萌发、色素和橘霉素产生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的调节作用。3 AmrfA突变株在发酵过程中水解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对ΔmrfA突变株和红曲菌M-7在液态发酵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mrfA基因的敲除导致了在自溶初期(第7d以后)生物量的明显下降;生长期(第2-5 d)碳源利用速率的增加;蛋白酶活力、几丁质酶活力、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始终高于红曲菌M-7。其中蛋白酶活力在第7d时最大,ΔmrfA突变株为2.94 U/mL,而红曲菌M-7为1.04 U/mL;几丁质酶活在第8d时最大,ΔmrfA突变株为0.46 U/mL,而红曲菌M-7为0.36 U/mL;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一直增加,到第10d时,ΔmrfA突变株的两种酶活分别为13.89U/mgprot和483.12 U/mgprot,而红曲菌M-7分别为5.40 U/mgprot和268.30 U/mgprot,推测这一现象与mrfA基因敲除促进了红曲菌自溶有关。4红曲菌mrfA对生长发育及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利用RACE技术成功获得了mga1和mrfA全长cDNA序列,其中mga1的编码区序列长为1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而mrfA的编码区序列长为2205 bp,编码734个氨基酸。利用Real-time RT-PCR技术对mrfA基因和mga1基因间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rfA基因的缺失对Ga亚基的表达在第2 d时起上调作用而在第4、7和9 d时起下调作用;而mga1基因的缺失对mrfA基因的表达于第2、4、7和9 d时起下调作用。此外,mrfA基因对ctnA、pksCT、pksP及Chs基因的表达也具有调控作用,mrfA基因的缺失导致这4种基因的表达下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种红曲菌固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和桔霉素的比较[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7)
- [2].甘油影响红曲菌产色素的碳源选择性探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19(05)
- [3].低频磁场对紫色红曲菌液态发酵产麦角固醇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7(10)
- [4].红色红曲菌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体系的建立[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04)
- [5].红曲菌应用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 2009(07)
- [6].“生命营养液”中红曲菌种的分离及初步鉴定[J]. 生物学通报 2016(11)
- [7].红色红曲菌液态发酵产胞外淀粉酶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1(01)
- [8].腐乳中产γ-氨基丁酸红曲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酿造 2008(13)
- [9].不同红曲菌中红曲色素与橘霉素的比较分析[J]. 食品科学 2018(18)
- [10].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筛选及中药对其固态发酵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6(13)
- [11].高产色素红曲菌的选育及摇瓶发酵培养基优化[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3(06)
- [12].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定点敲除技术在红色红曲菌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09(02)
- [13].红曲米和红腐乳中红曲菌种的分类与鉴定[J]. 工业微生物 2009(06)
- [14].根瘤农杆菌介导的紫色红曲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9(08)
- [15].紫外-化学诱变筛选高产莫纳可林K或色素的红曲菌株[J]. 中国酿造 2018(11)
- [16].米饭制作方式影响红曲菌产红曲色素[J]. 生物化工 2017(02)
- [17].低频磁场对紫色红曲菌固态发酵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5)
- [18].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J]. 福建农业科技 2020(06)
- [19].红曲菌深层发酵工艺技术[J]. 肉类工业 2019(02)
- [20].橙色红曲菌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11)
- [21].高产酯化酶红曲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J]. 中国酿造 2019(05)
- [22].玫瑰腐乳发酵用红曲菌种的筛选和应用研究[J].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7(04)
- [23].19株白酒大曲及酒糟中红曲菌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食品界 2018(08)
- [24].RP-HPLC测定红曲菌丝体中辅酶Q_(10)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23)
- [25].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筛选及菌种共酵对红曲固态发酵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1)
- [26].正交试验法优选红曲菌丝体中辅酶Q_(10)的回流提取工艺[J]. 广东化工 2018(05)
- [27].红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红曲色素的测定[J]. 中国酿造 2011(01)
- [28].红曲菌发酵黄精渣生产monacolin K的探索性研究[J]. 药学研究 2019(01)
- [29].Monacolin K红曲菌种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J]. 山西科技 2019(02)
- [30].红曲菌转化库中部分突变子的次级代谢产物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