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语境下中国景观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视觉文化语境下中国景观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论文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们所生活世界的文化呈现方式已经在悄然发生着一种颠覆性的变迁:曾经雄霸世界的语言文字逐步由中心滑向边缘,代之而起的是蓬勃发展的“视觉文化”。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照片、手机等动态和静态的图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开始使用图像认识和解读世界。在这场视觉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野,世界电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电影技术包括数码合成、电影特技等的高速发展,并最终实现了电影以图像或影像传递信息、解释世界的纯“理想”建构。而景观电影更使电影彻底变成了一个自由奇幻的王国,各种超乎想象的奇观场景出现在银幕之上,所创造的视觉奇观和听觉享受,远远超越现实世界,在其塑造的空间里,人们的视听欲望在各种新鲜的视觉审美体验下被极大程度地得以满足。中国景观电影的诞生,表面看来是在好莱坞等世界景观电影步伐冲击与影响下,电影数字技术和商业运作的直接结果,其实背后有着深层的文化因素,是中华民族文化视觉转向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受到国内独特环境的影响,中国电影的结构性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从“着重叙事”到“强调景观”的变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02年《英雄》的上映则将国产景观电影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自此十年来,一大批带有“奇观化”姿态的国产电影纷纷走入人们的视野,大大丰富了国人的眼球,挥写了一幅壮丽的国产景观电影画卷。作为中国电影的一种主流和方向,中国景观电影的发展十分迅猛,但也存在了不少的遗憾,许多影片并未取得预期成果,而这种现象在过去的2011年表现尤为突出。总体而言,中国景观电影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也不系统、深入。对中国景观电影的现状尤其是黄金十年发展进行梳理性探析,不仅可以指导中国电影产业实践,丰富中国景观电影基本理论,而且有利于中国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对视觉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对景观电影的相关概念和类型进行解读,把握中国景观电影的外部特征;第三部分探讨了国产景观电影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梳理;第四部分对国产景观电影兴起的原因进行剖析;第五部分对中国景观电影的成就、发展趋势、存在缺憾和面临挑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国产景观电影在实践上的探析,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个人思考与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 研究综述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三) 文献综述
  • 1.视觉文化研究
  • 2.景观电影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逻辑方法
  • 4.观察法
  • 二、 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 (一) 视觉文化时代的兴起
  • (二) 视觉文化的概念界定及时代特征
  • 1.视觉文化的概念界定
  • 2.视觉文化的特征
  • 三、 景观电影的相关概念和“景观”类型
  • (一) 景观与奇观
  • (二) 景观电影概念界定
  • (三) 景观电影与电影的“景观化”
  • (四) 中国景观电影的“景观”类型
  • 1.动作景观
  • 2.色彩景观
  • 3.场面、造型景观
  • 4.音乐、音响景观
  • 四、 中国景观电影发展历程
  • (一) 中国景观电影的兴起:从“影戏”到“影像”
  • (二) 中国景观电影的黄金十年(2002-2011)
  • 1.《英雄》:中国景观电影时代来临
  • 2.《无极》:中国景观电影的是是非非
  • 3.《集结号》:中国景观电影的成功转型
  • 五、 中国景观电影兴盛的原因剖析
  • (一) 视觉文化的转向
  • (二) 社会审美趣味的改变
  • (三) 媒介形式和技术的发展
  • (四) 受众需求层次的提升
  • (五) 艺术的商品化追求
  • 六、 中国景观电影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 (一) 中国景观电影的成就
  • 1.将观众重新拉进电影院
  • 2.海外市场成绩显著
  •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二) 中国景观电影存在的缺憾
  • 1.片面追求即时感官体验
  • 2.艺术和文化品格上的庸俗化、低俗化
  • 3.技术与艺术背离,无法实现观众情感认同
  • 4.受众主体性被消解
  • (三) 中国景观电影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 1.电影创作内容的多样化
  • 2.观众观影需求趋于理性和成熟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设计再生长——中国景观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J]. 房地产导刊 2018(Z1)
    • [2].我的“中国景观”[J]. 数码摄影 2012(02)
    • [3].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景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中国园林 2015(04)
    • [4].中国景观[J]. 数码摄影 2008(10)
    • [5].姚璐《中国景观》系列——中国青绿山水画媒材变革背后的意义探析[J]. 艺术品鉴 2015(02)
    • [6].第三届中国景观村落评选圆满落幕 江泽慧向7个省的10个入选村落授牌颁证 刘燕华柳忠勤等出席[J]. 今日国土 2012(05)
    • [7].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在上海授牌颁证[J]. 今日国土 2009(12)
    • [8].《中国景观村落保护公约》在京签署[J]. 城市规划通讯 2008(01)
    • [9].《长城》与中国景观电影[J]. 电影文学 2017(22)
    • [10].第三届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在上海启动[J]. 今日国土 2011(06)
    • [11].第二批“中国景观村落”诞生 罗哲文出席 柳忠勤主持会议[J]. 今日国土 2009(11)
    • [12].遮掩与裸露——姚璐的《中国景观》[J]. 中国摄影家 2008(09)
    • [13].中国景观之见——谈10年的项目经验[J]. 中国园林 2014(05)
    • [14].从传统园林看中国景观的未来[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5].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在邢台英谈村启动[J]. 今日国土 2009(04)
    • [16].中国景观村落—梅林[J]. 政协天地 2014(04)
    • [17].植物配置中的中国景观本土化研究[J]. 绿色科技 2012(04)
    • [18].第三届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终评会议在京召开[J]. 今日国土 2011(12)
    • [19].首批十五个中国景观村落揭晓[J]. 北京规划建设 2008(01)
    • [20].在传统和当代之间——《中国景观》的挪用[J]. 美与时代(下) 2018(08)
    • [21].现代中国景观人性化设计案例梳理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22].广州土人景观[J]. 景观设计 2020(01)
    • [23].广州土人景观[J]. 景观设计 2020(03)
    • [24].从被动到主动——浅析中国景观中雕塑的发展与前景[J]. 戏剧之家 2015(17)
    • [25].从被动到主动——浅析中国景观中雕塑的发展与前景[J]. 雪莲 2015(17)
    • [26].“2008年度中国景观行业十大新闻评选”活动[J]. 园林 2009(02)
    • [27].广州土人景观[J]. 景观设计 2020(04)
    • [28].浅析中国景观遇到的问题[J]. 大家 2011(08)
    • [29].中国景观[J]. 数码摄影 2015(01)
    • [30].归复[J]. 建筑知识 2011(06)

    标签:;  ;  

    视觉文化语境下中国景观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