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肝靶向纳米制剂的生物特性及药动、药效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学
作者: 杨西晓
导师: 陈建海
关键词: 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肝靶向,乳化聚合法
文献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用于治疗肝肿瘤的肝靶向制剂,其意义在于探索解决化疗的主要问题:缺乏具有选择性的抗癌药物,致使毒副作用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靶向制剂中的纳米微粒给药系统是采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在微粒中,由于纳米粒粒径小,以及所使用的载体材料的特性,导致纳米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分布有其特殊性,改变了药物原有的体内分布特性,从而达到靶向治疗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射用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MMC-PBCA-NP)的工艺研究:采用乳化聚合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材料、MMC为模型药物,在乳化介质pH6.18条件下制备了粒径适宜的MMC-PBCA-NP,透射电镜下观察外观为圆球形,无粘连,数均粒径(Dn)=(104.1±10.14)nm,包封率(EE)=(86.56±4.20)%,载药量(DL)=(7.44±0.32)%,多分散系数(Q)=0.17±0.024。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制备过程中稳定剂、单体的用量,结果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以1%Dextran70、0.1%Poloxamer为稳定剂,1%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CA)。对投药量,制剂的干燥、消毒等工艺进行单因素优选,MMC投药量为0.4%,制剂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制备,采用20000rpm超速离心纯化,5%乳糖为支架剂冷冻干燥。建立了注射用MMC-PBCA-NP的制备工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肝靶向微粒给药系统
1.1.1 被动肝靶向
1.1.2 主动肝靶向
1.1.3 物理肝靶向
1.2 PACA-NP给药系统的研究概况
1.2.1 制备方法
1.2.2 已研究的载药PACA-NP
1.2.3 制备的其它技术问题
1.2.4 理化特性评价
1.2.5 体内转运过程
1.2.6 靶向性
1.2.7 降解
1.2.8 毒性
1.2.9 药物的释放
1.3 丝裂霉素的研究概况
1.4 微粒给药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的目的
1.6 主要工作内容
1.7 创新性
第二章 注射用MMC-PBCA-NP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及仪器
2.2 MMC-PBCA-NP溶液的制备
2.3 NP粒度的影响因素
2.4 载药性能测定
2.5 正交试验优选制备MMC-PBCA-NP的工艺条件
2.5.1 试验设计与安排
2.5.2 试验结果
2.6 投药量的确定
2.7 纯化
2.8 MMC-PBCA-NP冻干品的制备
2.9 灭菌
2.10 最佳工艺验证
2.11 注射用MMC-PBCA-NP制造规程
2.12 讨论
2.13 小结
第三章 MMC-PBCA-NP的表征
3.1 仪器和试剂
3.2 MMC-PBCA-NP中MMC含量的测定
3.2.1 色谱条件
3.2.2 专属性考察
3.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3.2.4 线性范围
3.2.5 精密度试验
3.2.6 制剂样品的含量测定
3.2.7 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
3.2.8 重复性
3.2.9 制剂加样回收率试验
3.3 形态学研究
3.4 PBCA-NP的分子量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PBCA-NP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统计学方法
4.3 试验方法及结果
4.3.1 细胞毒性
4.3.2 血液反应
4.3.3 组织反应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MMC-PBCA-NIP急性毒性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动物
5.1.2 饲养条件
5.1.3 药物
5.1.4 剂量与分组
5.1.5 给药容量
5.1.6 评价指标及观察期
5.1.7 统计方法
5.2 结果
5.2.1 MMC毒性反应情况
5.2.2 MMC-PBCA-NP毒性反应情况
5.2.3 PBCA-NP毒性反应情况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MMC-PBCA-NIP的药代动学研究
6.1 材料
6.1.1 药物
6.1.2 动物
6.1.3 试剂与仪器
6.2 方法与结果
6.2.1 血液样品的制备
6.2.2 组织样品的制备
6.2.3 HPLC测定样品中MMC的方法
6.2.4 标准曲线
6.2.5 统计学分析
6.2.6 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6.2.7 药物体内分布
6.2.8 药物的靶向参数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注射用MMC-PBCA-NP药效学研究
7.1 受试药物
7.1.1 名称
7.1.2 提供单位
7.1.3 批号
7.1.4 含量
7.1.5 溶剂
7.1.6 配制方法
7.2 动物
7.2.1 来源、种属、品系及合格证
7.2.2 各组动物数
7.2.3 动物饲养
7.3 瘤株
7.4 试验方法
7.5 试验的主要步骤
7.5.1 瘤株的培养
7.5.2 动物模型的制作
7.5.3 肿瘤大小的测定
7.6 观察时间
7.7 剂量的设置
7.8 给药方法
7.8.1 给药途径
7.8.2 给药次数
7.9 试验对照
7.9.1 阴性对照
7.9.2 阳性对照药
7.10 统计学处理
7.11 试验指标检测方法及结果
7.11.1 瘤重抑制率
7.11.2 瘤体积抑制率
7.11.3 肿瘤细胞病理组织学变化
7.11.4 生存期
7.11.5 毒性试验结果
7.12 讨论
7.13 结论
本文小结
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01-06
参考文献
- [1].反义寡核苷酸肝靶向制剂的研究[D]. 程立华.沈阳药科大学2005
- [2].Gal-HSA-5-Fu的合成、肝靶向作用及抗癌活性初探[D]. 蔡春.四川大学2006
- [3].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脂质体配体的设计、合成及靶向性研究[D]. 海俐.四川大学2006
- [4].羧甲基壳聚糖智能释药肝靶向纳米传递系统的构建与评价[D]. 张雪琼.武汉理工大学2010
- [5].肝靶向糖基化高分子键合药物载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研究[D]. 马平安.东北师范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酮洛芬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D]. 瞿文.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2
- [2].蕨麻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肝靶向纳米粒冻干粉针剂的药学研究[D]. 袁海龙.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 [3].磁靶向给药系统——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制剂的实验研究[D]. 任非.第一军医大学2004
- [4].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胶束纳米粒长循环给药系统的研究[D]. 孙毅毅.四川大学2005
- [5].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D]. 张莉.四川大学2004
- [6].叶酸受体介导的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靶向卵巢癌细胞给药系统的研究[D]. 张良珂.四川大学2004
- [7].5-氟尿嘧啶磁性脂质体纳米粒在肝癌动物模型中的靶向性及药动学研究[D]. 刘鑫.中南大学2006
- [8].Gal-HSA-5-Fu的合成、肝靶向作用及抗癌活性初探[D]. 蔡春.四川大学2006
- [9].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脂质体配体的设计、合成及靶向性研究[D]. 海俐.四川大学2006
- [10].肝靶向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纳米药物的实验研究[D]. 彭忠田.中南大学2007
标签:丝裂霉素论文;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论文; 纳米粒论文; 肝靶向论文; 乳化聚合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