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墓园规划设计的研究

生态墓园规划设计的研究

论文摘要

生与死,人类永恒的主题。墓园,是生者为死者建造的城市,寄托着亲人们的思念。墓园的规划设计,体现着人们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厚葬体现着孝道,入土为安才能子孙兴旺。进入二十一世纪,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这一观念体现在殡葬问题上就是生态墓园的设计和建设。生态墓园就是以生态殡葬方式为主导,不造成任何污染,可循环使用,并能创造生态价值的墓园。我国现阶段以经营性墓园为主,修建了大量的水泥、石料墓,占地面积大、过分豪华,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而且水泥、石料难以风化分解,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大型的石碑和少量的绿地形成了墓地千篇一律的阴暗氛围,不利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生态墓园研究意义重大,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殡葬观,解决中国殡葬用地的矛盾,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把殡葬方式分为传统墓葬和草坪葬、树葬、花葬、海葬、骨灰墙、骨灰塔等几种形式,通过对大蜀山文化陵园的研究,探讨生态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基础,得出人们最欣赏的殡葬形式依次为传统墓葬>草坪葬>树葬>海葬>花葬>骨灰墙>骨灰塔,人们最不能接受的殡葬方式依次为海葬>骨灰塔>骨灰墙>花葬>树葬>草坪葬>传统墓葬。通过对人们选择殡葬方式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改变观念是殡葬方式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对被调查者的年龄和学历进行统计,得出选择墓葬的人数与人们的年龄成正比,与学历成反比,但学历在现阶段还不是制约选择殡葬方式的最关键因素。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访谈,得知大多数人希望墓园不仅仅是祭拜场所,还可以在墓园感受文化,感受自然。通过对合肥大蜀山陵园和小蜀山公墓的研究,探讨各类殡葬方式的现状,发现传统墓葬仍然是当前殡葬方式的主流,但随着土地不足新增传统墓葬在逐渐减少,草坪葬的发展前景较好,树葬等生态葬式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以大蜀山文化陵园为例,在大蜀山文化陵园建设的基础上对生态墓园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生态墓园建设的重点是景观建设、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并给出了生态墓园建设和发展的几点建议,认为生态墓园建设和发展要依靠舆论宣传、制度监管、完善服务、创新殡葬方式,在建设之初可以恰当运用名人效应加以推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墓园发展的历史沿革
  • 1.1.1 墓葬的起源
  • 1.1.2 西方墓园形式的演变
  • 1.1.3 中国的墓园形式演变
  • 1.2 国内外墓园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墓园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墓园研究动态
  • 2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2.2.1 搜集和整理资料
  • 2.2.2 实地调查
  • 2.2.3 问卷调查
  • 2.3 研究地概况
  • 3 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
  • 3.1 殡葬方式选择
  • 3.1.1 对殡葬方式的了解
  • 3.1.2 殡葬方式选择
  • 3.1.3 原因分析
  • 3.1.4 影响因素
  • 3.2 对未来生态墓园的期待
  • 3.2.1 墓园功能的需求现状
  • 3.2.2 对未来墓园的关注方向
  • 4 合肥墓园殡葬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 4.1 传统葬
  • 4.1.1 石棺区和园陵园
  • 4.1.2 小蜀山传统墓葬
  • 4.1.3 大蜀山传统墓葬
  • 4.1.4 大蜀山艺术墓葬
  • 4.2 壁葬
  • 4.3 草坪葬
  • 4.4 树葬
  • 4.5 花坛葬
  • 4.6 森林葬和江葬
  • 5 生态墓园规划设计模式的探讨
  • 5.1 指导思想和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规划原则
  • 5.2 场地选择
  • 5.3 道路交通规划
  • 5.4 功能分区
  • 5.4.1 森林缓冲区
  • 5.4.2 入口广场区
  • 5.4.3 服务办公区
  • 5.4.4 生态墓葬区
  • 5.4.5 人文纪念区
  • 5.4.6 游憩休闲区
  • 5.5 生态墓园的景观建设
  • 5.5.1 植物的巧妙运用
  • 5.5.2 景观小品的点缀
  • 5.5.3 配套设施的美化
  • 5.6 生态墓园的生态建设
  • 5.6.1 墓园环境的生态性
  • 5.6.2 殡葬方式的生态性
  • 5.6.3 殡葬活动的生态性
  • 5.7 生态墓园的文化建设
  • 5.7.1 墓碑
  • 5.7.2 墓志
  • 5.7.3 精神的传承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舆论宣传
  • 6.2.2 名人效应
  • 6.2.3 制度监管
  • 6.2.4 殡葬方式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校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大同地区高等级墓葬浅谈太和改制[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12)
    • [2].商朝滋味——商代墓葬中的饮食遗存[J]. 大众考古 2019(04)
    • [3].从“遮蔽”到“环绕”:公元3~5世纪北方地区墓葬帷帐的空间位移[J]. 文博 2019(06)
    • [4].甘肃唐代墓葬出土胡人形象:基于丝绸之路的再考察[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1)
    • [5].罗山天湖商代墓葬再研究[J]. 江汉考古 2020(01)
    • [6].四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及其文化观念[J]. 民艺 2020(03)
    • [7].商系墓葬用牲初探[J]. 考古 2020(03)
    • [8].北宋四京地区墓葬等级制度初探[J]. 考古 2020(04)
    • [9].从唐代山西地区墓志铭看唐代墓葬文化[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4)
    • [10].《河西墓葬文献研究》出版[J]. 敦煌研究 2020(02)
    • [11].甘肃天水地区宋金时期墓葬空间的观看方式探究[J]. 敦煌学辑刊 2020(01)
    • [12].关中地区东汉墓葬等级差异蠡测[J]. 考古与文物 2020(02)
    • [13].第八空间智慧城市墓葬设计探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05)
    • [14].墓道的“延伸”:魏晋南北朝墓葬制度演变的一个关键点[J]. 南方文物 2020(01)
    • [15].东汉人对墓葬功能认识研究——以考古发现为主的观察[J]. 南方文物 2020(02)
    • [16].艺术风格学视角下内蒙古赤峰地区元代墓葬的蒙汉因素分析——以沙子山两座元代壁画墓为中心[J].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02)
    • [17].楚墓葬出土文物上的楚舞特征探析[J]. 艺海 2020(09)
    • [18].试谈隋唐北方民间墓葬的建筑方式与形制演变[J]. 中原文物 2016(06)
    • [19].试论唐代墓葬美术中的宗教共生现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6)
    • [20].浅谈独木棺墓葬整体切割搬运方式[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01)
    • [21].试析金代墓葬中的戏曲图像[J]. 南方文物 2016(03)
    • [22].试论凌河类型的石构墓葬[J]. 北方文物 2017(01)
    • [23].《益阳罗家嘴楚汉墓葬》简介[J]. 考古 2017(02)
    • [24].略论四川明代品官墓葬[J]. 四川文物 2017(03)
    • [25].焦作宋元墓葬装饰中的戏曲图像探讨[J]. 美术研究 2017(04)
    • [26].从墓葬看粟特人史射勿之华化[J]. 西夏研究 2017(03)
    • [27].对重庆巴南麻柳沿江开发区明代墓葬的初步研究[J]. 大众文艺 2017(05)
    • [28].辽代贵族墓葬墓门兽吻装饰及意义[J]. 北方文物 2017(03)
    • [29].匈奴大型墓葬概述[J]. 草原文物 2015(02)
    • [30].试论东汉之前对西汉墓葬的破坏[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生态墓园规划设计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