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城市主体力量的城市公民,在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公民生态素养水平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培育和提高现代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入手,探讨了生态素养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就现代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培育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对策。第一部分,首先对城市公民的概念及现代城市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这些问题,分析了作为城市主体的城市公民在参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接着提出努力培育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所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探讨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提出生态素养是人通过后天的修习以及各种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而形成的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知识、意识、情感、行为的总和;分析了生态素养的基本构成:生态知识素养、生态伦理素养、生态情感素养和生态行为素养。第三部分,首先对现代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城市公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求知欲和生态感知力。通过设计城市公民生态素养情况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公民生态素养存在的如生态知识缺乏、生态伦理观模糊、生态情感意识不强、生态行为能力不高等问题。接着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生态教育存在不足、政府引导存在不足和公民自身能力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第四部分,结合前文对城市公民生态素养概念和现状的介绍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培育现代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其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和引导作用;再次,加强不同层次学校的生态教育,其中包括加强小学生态教育、中学生态教育以及高校生态教育三个方面;最后,努力培育城市公民个人的生态化行为,包括培养城市公民的生态生活方式和倡导生态消费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