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概念是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提出的。他们认为,所有森林都包含一定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价值,如果这些价值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至关重要,那么这些森林就可以定义为高保护价值森林。根据此概念,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制定了判定工具指南,目的是要通过识别森林的价值,确定那些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关键、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意义重大、对当地居民提供重要的生计来源的森林,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来维持或提高这些森林的价值。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北京山区森林的现状,运用WWF制定的判定工具,对北京高保护价值森林类型进行了确定。首先,将北京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分为: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和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3大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将3大类高保护价值森林根据其主导功能的不同,细化为13小类。其中: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细化为3小类,即:物种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景观尺度高保护价值森林和特殊生态系统高保护价值森林;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细化为6小类,即:饮用水源保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土壤侵蚀防治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泥石流防治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农田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和碳汇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细化为4小类,即:村庄周边的高保护价值森林、道路两侧高保护价值森林、森林公园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和旅游景点周边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北京山区森林的专项规划、有关政策文件等相关资料和各类专题图件,对北京山区不同类别高保护价值森林,根据其自身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判定。具体判定方法如下:(1)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对于物种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是在绘制北京山区19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图的基础上,将保护区内的森林判定为高保护价值森林;对于景观尺度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是采用空间扫描统计方法,确定了北京山区20个集中连片的森林景观,景观内的森林被判定为高保护价值森林;对于特殊生态系统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是将自然保护小区确定为特殊生态系统,并将其内所包括的森林判定为高保护价值森林。(2)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通过采用缓冲分析,现有数据外插,临界坡度判定、流域尺度的泥石流危险区划分、农田防护林判定以及基于生物量的碳汇分析等不同的判别方法,分别判定出6个小类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3)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基于北京市城镇村庄的分布点图、公路分布图、北京山区森林公园和旅游景点专题图,采用不同的缓冲半径划分及判定出各类型的周边影响区和高保护价值森林。(4)采用Delphi方法确定各小类高保护价值森林类型在综合评估中的权重,对北京山区高保护价值森林进行了综合判定。(5)通过对3大类13小类的高保护价值森林综合排序,划分了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优先保护区。将北京山区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划分为3个级别,I级为极高高保护价值森林,II级为较高高保护价值森林,III级为一般高保护价值森林。为了突出森林的高保护价值,我们将I、II级高保护价值森林确定为高保护价值的优先保护级别。判定结果是,北京山区高保护价值森林总面积为384247.30hm2,占山区森林总面积的77.30%。其中I级高保护价值森林的面积为2662.08hm2,占高保护价值森林总面积的0.69%,占山区森林总面积的0.54%;II级高保护价值森林的面积为80327.84hm2,占高保护价值森林总面积的20.91%,占山区森林总面积的16.16%;III级高保护价值森林的面积为301257.33hm2,占高保护价值森林总面积的78.40%,占山区森林总面积的60.60%。优先级别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总面积为82989.92hm2,占高保护价值森林的21.60%,占山区面积的16.70%。从树种构成上看,三个级别高保护价值森林主要为阔叶林。从起源上看,I、II级高保护价值森林主要为天然林,而III级高保护价值森林主要为人工林。从空间分布上来看,I级主要分布在密云县,面积为1450.08 hm2,占I级总面积的54.47%,II级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和延庆县,面积分别为32450.86hm2和17558.70hm2,占II级总面积的40.40%和21.86%;III级则主要分布在怀柔和密云县,面积分别为65366.97hm2和65121.11hm2,占III级总面积的21.70%和21.62%。最后,本文针对每一类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和经营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维持和提高其价值的经营对策和建议,为政府部门及各森林经营单位在今后的投资与经营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本研究首次将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概念,应用到北京山区森林的保护与经营中,制定了北京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标准,确定了其类型、分布和面积。把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森林从一般意义的生态公益林中区别出来,为政府部门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