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书籍不能取代学生思考

教辅书籍不能取代学生思考

申世清(金乡县师范学校,山东济宁272200)

目前,图书市场上有一种全析全解式的教辅书很受学生青睐。教辅书籍的存在,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认真翻阅了其中一些书籍之后,不禁忧虑重重。我是语文教师,因此就以语文为例来谈谈自己关于教辅书籍的一些思考。在这些全析全解式的教辅书上,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所有知识点,全都有精细的分析,几乎每一课每一节都涵盖了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从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到思想内容、段落划分、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无不详尽,甚至比教师的参考书还要详尽实用,有的还包含了课本中课文所附带的思考探究题的答案。学生手头上有这样的教辅资料,做教师的就可以“光荣下岗”了,因为教师要讲的,学生要学的,全都在书上解析的如此透彻,哪还用教师循循善诱的去引导去分析,更不用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了。课文理清思路,不用诵读,教辅上有情节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不用思考,教辅上有形象分析;诗歌思想意境,不用品鉴,教辅上有意境分析;散文手法技巧,不用探究,详解上有技巧分析……

不只是这种全析全解式的教辅,其他各类涉及到课文学习的教辅几乎都有内容分析,有的是以学习导读的形式,有的是以问答题的形式,有的是以问题探究的形式。但无论是以何种形式,都不能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教辅书籍上的详解详析正在取代学生们的思考,正在取代教师们的讲授,正在使一部分学生养成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不良习惯。这显然有违教育的原则,对学生有害而无利,令人堪忧。

好的教辅书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扩大、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所以教辅书籍的价值重点应放在能力训练和练习指导上,而非详细的讲析上。学生需要在课堂上独立思考,需要合作探究,需要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和合作、探讨得出问题的答案,需要通过良好的学习方式养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综合素养。

如今的“教辅书”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以一种堂而皇之的方式替代了本该属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书中提出问题的同时,将问题的解答也一目了然的呈现于学生的眼前。既然答案可以手到擒来,部分学习基础和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哪还愿意去付出努力去学习和思考。如此一来,教师的课不用教了,不用费尽心机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学生的书不用读了,不必结合文本进行思考和探究,大家都轻松了。新课程反对教师的“满堂灌、灌满堂”,教辅书却趁机打起了擦边球,披着自主学习的外衣,全部承包了学习的内容,什么自主学习,什么合作探究,什么师生互动,在一些人眼中看来统统是浪费时间。学生尤其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总会习以为常的去教辅书上寻找答案,根本不愿意思考,毕竟教辅书上的正确而近乎完美的答案太容易让人满足虚荣心了。

其实教辅书只提供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的感性材料和练习、例题即可。如语文教辅书可以保留作者简介、背景资料和必要的典型例题,再精选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目标训练、课堂检测或者强化训练。课文思路、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等需要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设计成不带答案解析的思考探究题。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些,不能只靠书商们的自觉,全析全解的教辅书迎合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懒于思考、坐享其成的心理,因此教辅书很畅销。书商们是以赚钱为第一要务,利益的驱使使他们不可能放弃这块热销的“肥肉”。这要靠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审查,更要靠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们的自觉相结合。

尽管这些全析全解类的教辅书都在前言中把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摆在了显要的位置,但从其内容上来看,该学生解决的问题,都让所谓的“全解”“详析”代为解决了,素质教育、提高能力之说只是这类教辅书的“遮羞布”而已,这其实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一种严重侵害。

教辅书籍不能取代学生们的思考,希望这能达成社会的一个共识,大家自觉地维护本该属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权利。更希望有良知的出版商能够自觉的抵制这种贻害学生的出版行为,净化教辅市场,尽可能多的编辑出版受师生欢迎的真正能够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辅书籍,实现商业盈利和造福学生双赢。

标签:;  ;  ;  

教辅书籍不能取代学生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