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涯规划日益成为一门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自20世纪初美国学者Parson在波士顿建立地方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活动,并提出生涯特质理论以来,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并涌现出了Holland职业类型论、Greenhouse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等经典理论。而我国在引进生涯规划以来,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国内目前生涯规划研究的对象还局限于大学生和白领阶层,对其它人群尤其是劳教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还缺少必要的关注。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将生涯规划定义为:个人在认识自我、了解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自己的职业、生活等进行管理和设计;包括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劳教人员生涯规划预试问卷,对305名劳教人员进行了试测;通过对预试问卷的因素分析和修订,最终编制出劳教人员生涯规划的正式问卷,并对影响劳教人员生涯规划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运用该问卷,通过对劳教人员在生涯规划辅导的前后测,对教育实验的结果作出了评估和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1)劳教人员的生涯规划主要由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管理规划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的相关。(2)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检验、效度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根据劳教人员生涯规划理论构想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所编制的《劳教人员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可以作为调查我国劳教人员生涯规划现状的工具。(3)用本问卷对294名劳教人员调查的结果表明:劳教人员的生涯规划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年龄、教育程度、入所前工作情况、入(监)所次数上有着显著差异。而在婚姻状况和有无工作上存在着交互作用。(4)用自编的《劳教人员生涯规划辅导方案》对劳教人员进行团体辅导,前后测结果显示,参与辅导的劳教人员其生涯规划状况有了显著变化,其中在自我认识和管理规划两个维度上有明显的提升。生涯规划辅导的效果在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劳教期限的劳教人员中又存在着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