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用地论文-何东灵,徐嘉源,庄嘉,王伟华

生态用地论文-何东灵,徐嘉源,庄嘉,王伟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用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LEUTH模型预测,城市空间扩展,生态保护,南沙区

生态用地论文文献综述

何东灵,徐嘉源,庄嘉,王伟华[1](2019)在《南沙区生态用地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的研究区域是广州市管辖下的南沙区,借助过往CA对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基础上,应用SLEUTH模型对南沙区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状况进行动态模拟,从而得出有利于南沙区未来城市发展与生态格局优化建议。在本研究中先是借助GIS和Envi收集整理南沙区历史年份的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建立数据集后输入SLEUTH模型。通过叁次校正后,得出适合于该研究区域预测的最佳参数组,并在SLEUTH模型得到确认。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证明南沙区的生态用地在政府严格控制下能与城市用地平衡发展,从而达到南沙区高速发展中的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的目的。最后提出相关有利于政府措施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24期)

朱凯妮,石淑芹,余文涛,何英彬[2](2019)在《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用地是维持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生态用地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以地理学第一定律为理论基础构建生态用地变化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变化及其扩展机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截止到2015年,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面积为13 049.71 km~2,其中耕地占52.42%,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别占32.26%、10.05%和5.27%,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平原区,北部山区林地集聚;(2)研究期间,生态用地减少193.13 km~2,主要流失方向为建设用地;(3)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均有所提高,空间聚集性逐渐加强;(4)人口密度、农机总动力、粮食单产是导致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因子,说明人口集聚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及耕地利用效率对生态用地有重要的影响。优化资源结构及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曾颖孜[3](2019)在《美国荒野保护对我国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荒野保护萌芽于19世纪末边疆的终结和环境不断退化的背景下,随"荒野观"的转型和成熟发展至今形成了完善的保护体系,《荒野法》中对荒野"野性"与"整体性"的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的强调贯穿整个荒野规划管理工作,推进了美国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发展。生态用地作为我国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和生态功能的载体,是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通过对美国荒野保护的发展历程的梳理将其分为四个萌芽、奠基、发展与完善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美国荒野保护区规划管理理念、体系、制度与方法叁个方面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结合我国目前生态用地的发展阶段与问题,从生态用地分类体系、管理体系、管控制度和法律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期刊2019-10-19)

汪明灿,汪长天,张银龙,周曼丽,李双[4](2019)在《苏州花桥国际商务城生态用地时空动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快速城镇化的小尺度区域——苏州花桥国际商务城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和平均等效面积法分别对研究区生态用地时空动态、景观格局动态和土地生态质量空间格局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迅速扩张,而生态用地总面积减少913.11 hm~2,同时生态用地重心逐渐向南迁移。(2)2005—2009年,研究区耕地优势度下降,其他生态用地优势度未出现较大波动;2009—2015年,随着政府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研究区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复杂程度降低,除耕地外其他生态用地优势度迅速提升。(3)2005—2015年研究区平均等效面积由0.28增至0.31,总体生态质量得到改善;全区有57.01%的土地生态质量获得提升,且主要分布于南北两端吴淞江附近,仅有17.22%的土地生态质量下降。这表明近年来在城镇生态用地紧缺的情况下,研究区城镇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建议研究区未来重点提升中部区域土地生态质量,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实现土地生态质量全面提升。(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费建波,夏建国,胡佳,舒向阳,吴玺[5](2019)在《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是构成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但当前国内对于两者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在相关研究和使用中存在混淆或错误的情况。本文基于国内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概念,辨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分别总结了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研究进展和局限。目前,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内涵认识还不统一、识别方法和分类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研究区域上,均是重点关注城市地区;在研究方法上,均注重空间分析和优化模型的使用,缺少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本文基于当前研究局限,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提出应加强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相关研究内容。建立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需求为核心,具有区域差别化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识别方法、分类体系、评价体系和保护利用机制等应成为研究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1期)

刘子川,冯险峰,武爽,孔玲玲,姚玄楚[6](2019)在《青藏高原城乡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转移时空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地,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199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生态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转移分析,通过核密度以及标准差椭圆分析进行空间转移强度的定性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用地显着地向城乡建设用地转移,是城乡建设用地向生态用地转移量的54.6倍,其中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是用地转移的热点时期;②城乡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的转换在空间上呈现逆向状态,生态用地向城乡建设用地的转移分布逐渐从青藏高原的周边区域向腹地蔓延;城乡建设用地向生态用地的转移最初出现在青藏高原的腹地,逐渐向外围扩张;③生态服务功能越大的生态用地,越容易被人类占用,随之发生用地类型的转移,侵占后的土地很难反向转移为具有高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高郯,卢杰,李江荣[7](2019)在《林芝主城区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林芝主城区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为其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绿地、湿地、空旷地和水体4种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水体和空旷地日变化为叁峰型,湿地日变化为双峰型,绿地日变化为单峰型,峰值时间为12点左右和15点左右,谷值一般出现在正午。除绿地外,其他均为上午浓度高于下午。(2)水体浓度最高(1 280个/cm~3),空旷地和湿地次之,绿地最低(883个/cm~3),水体旁空气负离子浓度为绿地的1.45倍,且水体与空旷地、湿地和绿地间差异显着(P<0.05),但空旷地、湿地和绿地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3)4种生态用地的浓度及空气质量均表现为雨天>晴天。林芝主城区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好,且雨天优于晴天。(本文来源于《高原农业》期刊2019年04期)

朱寿红,孙玉杰,舒帮荣,王胜利,梁迅[8](2019)在《规划政策影响下区域生态用地演变模拟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规划政策能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引导或限制土地利用的变化,引入规划政策可更准确模拟生态用地未来的空间布局,但已有生态用地变化模拟研究往往忽略了重要规划节点对生态用地变化的潜在影响。该文尝试将重要规划节点的区位因素纳入FLUS模型,探讨生态用地演变模拟思路,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采用2009年、2014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考虑规划区位因素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对2030年生态用地空间布局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引入规划区位因素模型的模拟结果比未引入规划区位因素模型模拟结果的OA系数在2014年、2016年分别提高了1.47%、2.87%,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6.7%、14.10%,说明引入规划区位因素能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精度;引入规划区位因素后,溧水区生态用地变化形态与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一致性较高,2030年的生态用地面积为85 810.50 hm~2。将规划政策引入模型,能更好地识别生态用地潜在的空间分布,使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生态用地变化,可为生态用地规划决策及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文慧,蔡利平,吕晓[9](2019)在《山东省生态用地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山东省1980—2015年共6期遥感解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不稳定版块空间特征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生态用地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地的合理规划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980—2015年山东省生态用地占全省总面积比例由22. 45%下降至20. 42%;非生态用地面积整体上由77. 55%增加至79. 58%,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的增加。整体上,生态用地向规模递减的方向发展,非生态用地向规模递增的方向发展。影响研究区生态用地格局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研究区的气象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等因子。(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9年06期)

余怡君[10](2019)在《基于协调集约度评价的城市生态用地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生态用地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的生命基础,即能为人类和社会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态基础,又能为人类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娱乐休闲场所、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等“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功能的土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无需蔓延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生态用地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对生态用地进行保护,但是对生态用地缺少积极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目前国内生态用地所采用的消极被动的保护与利用方法导致生态用地被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基本生态控制线只是对生态用地范围上进行保护,相关保护利用策略的缺失使生态用地未能实现综合效益最优,影响城市生态用地实现协调集约发展。基于以上背景,对我国典型城市生态用地实践进行研究总结,结合已有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生态用地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在保护性利用框架下,以生态用地生态资源保护与生态资源利用现状为切入点,以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对生态用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协调发展程度评价,进一步阐述了保护性利用思想下协调集约度评价的意义。城市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模型以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为基础,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构建评价城市生态用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填补生态用地评价的空白,为生态用地保护利用策略提供技术支持。指标筛选过程中采用了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多种方法,最终确定16个指标构成城市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借鉴耦合协调模型,最终形成城市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评价模型。收集武汉市远城区生态用地现状数据,综合运用协调集约度的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内六个行政区进行评价,测算各行政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耦合度及协调集约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评价结果来看,六个城区排序为:江夏区>黄陂区>蔡甸区>汉南区>东西湖区>新洲区,江夏区协调集约度得分最高为0.8927,生态用地协调发展程度最高,新洲区协调集约度最低为0.6806,生态用地协调发展程度最低。研究表明,六个行政区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略有差别,大致处于0.6~0.9之间,但总体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共跨越了叁个类别层次,主要集中在协调发展区间中的中级协调阶段。最后,基于协调集约度评价构建“评价-策略-措施”的城市生态用地保护利用框架图,结合武汉远城区生态用地现状与评价结果,从生态用地保护利用原则、各行政区生态用地保护利用策略与具体措施及生态用地规划管理与实施建议多个方面对武汉远城区生态用地优化提出建议,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出发,以提升城市生态用地协调集约度为目标,积极探索武汉市远城区生态用地保护与利用具体策略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生态用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态用地是维持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生态用地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以地理学第一定律为理论基础构建生态用地变化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变化及其扩展机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截止到2015年,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面积为13 049.71 km~2,其中耕地占52.42%,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别占32.26%、10.05%和5.27%,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平原区,北部山区林地集聚;(2)研究期间,生态用地减少193.13 km~2,主要流失方向为建设用地;(3)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均有所提高,空间聚集性逐渐加强;(4)人口密度、农机总动力、粮食单产是导致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因子,说明人口集聚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及耕地利用效率对生态用地有重要的影响。优化资源结构及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用地论文参考文献

[1].何东灵,徐嘉源,庄嘉,王伟华.南沙区生态用地优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2].朱凯妮,石淑芹,余文涛,何英彬.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曾颖孜.美国荒野保护对我国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启示[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2019

[4].汪明灿,汪长天,张银龙,周曼丽,李双.苏州花桥国际商务城生态用地时空动态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5].费建波,夏建国,胡佳,舒向阳,吴玺.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6].刘子川,冯险峰,武爽,孔玲玲,姚玄楚.青藏高原城乡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转移时空格局[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

[7].高郯,卢杰,李江荣.林芝主城区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研究[J].高原农业.2019

[8].朱寿红,孙玉杰,舒帮荣,王胜利,梁迅.规划政策影响下区域生态用地演变模拟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

[9].张文慧,蔡利平,吕晓.山东省生态用地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

[10].余怡君.基于协调集约度评价的城市生态用地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标签:;  ;  ;  ;  

生态用地论文-何东灵,徐嘉源,庄嘉,王伟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