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地方社会与民间信仰 ——明至民国时期北京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研究

王权、地方社会与民间信仰 ——明至民国时期北京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明至民国时期北京丫髻山的碧霞元君信仰,论述国家政治、地方社会与民间信仰的互动过程,探讨地方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碧霞元君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民间神祇之一。元明之际,官方的推崇、民间宗教的迅速发展,为北京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明代,丫髻山开始出现了祭祀碧霞元君的“天仙祠”。入清以后,随着丫髻山成为清王室祭祀地和官方信仰中心,丫髻山的宫观规模,由一个单间庙宇,逐渐发展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灵体系。随着宫观的建立和影响的不断扩大,不同社会阶层先后与碧霞元君信仰取得了种种联系,碧霞元君信仰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格局。从明代到清中期,丫髻山的碧霞元君信仰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繁荣的过程。随着丫髻山成为皇家信仰的中心,许多官绅纷纷加入到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的体系中来。晚清至民国时期,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再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逐渐从皇家祭祀中心,演变为民间祭祀场所。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的创造,为丫髻山的碧霞元君信仰注入了新的活力。清代以来,在国家政治与地方社会共同作用下,丫髻山进香逐渐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围绕祭祀中心而形成的众多不同类型的香会组织。这些由不同阶层构成的香会组织,从康熙时期的以女性和贵族为主,过渡到乾隆时期的以贵族、士绅和民众为主。至晚清以后,丫髻山香会组织的构成更为多元化。这些不同地域和阶层构成的香会组织在进香过程中,纷纷借助种种途径,以求确立自身在丫髻山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从而达到对丫髻山的权力资源的控制。明至民国时期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的演变,集中体现为神庙系统的扩大、社会文化内涵的多元,以及地方社会权力的竞争。这些演变趋势,是王权、地方社会与民间信仰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地方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
  • 二、关于丫髻山道观文化的研究
  • 三、国家政治与民间信仰
  • 第三节 基本资料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碧霞元君信仰与丫髻山神庙系统的形成
  • 第一节 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与发展
  • 一、泰山封禅与碧霞元君崇拜的兴起
  • 二、北京的碧霞元君信仰
  • 第二节 丫髻山宫观体系的沿革
  • 一、明代的“护国天仙宫”
  • 二、清前期的“天仙祠”
  • 三、晚清以后的丫髻山神庙
  • 第三节 丫髻山神明系统的扩张
  • 第三章 王权、地方社会与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的演变
  • 第一节 丫髻山娘娘传说的社会文化内涵
  • 一、与地方风物的结合
  • 二、与正统道德观相结合
  • 三、与王权的结合
  • 四、与民间社会的结合
  • 第二节 皇室、官绅与清中期以前的碧霞元君信仰
  • 第三节 官绅、商人、民众与晚清以来的碧霞元君信仰
  • 一、士绅、商人与碧霞元君信仰
  • 二、普通信众与碧霞元君信仰
  • 三、民间神灵创造“王二奶奶”
  • 第四章 丫髻山香会组织与地方权力的竞争
  • 第一节 香会组织的类型与特征
  • 一、文会与武会
  • 二、香会组织的历史特征
  • 第二节 丫髻山香会组织结构的演变
  • 一、康熙年间以女性和贵族为主的香会组织
  • 二、乾隆时期香会组织结构的转型
  • 第三节 进香与地方权力的表达
  • 一、地域权力的表达:香河的香会组织
  • 二、特定祭祀权力的竞争
  • 三、新兴阶层的权力表达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王权、地方社会与民间信仰 ——明至民国时期北京丫髻山碧霞元君信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