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句法层面的汉语负迁移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句法层面的汉语负迁移研究

论文摘要

“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Odlin,1989)一直以来,语言迁移都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焦点问题。在20世纪50、60年代,以Lado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把语言迁移视作“干扰”,对比分析研究流行一时。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Cord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把语言迁移视作“交际策略”,对比分析逐渐让位于错误分析。最近,以Schacht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又将语言迁移视作认知心理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语言迁移的语料库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受标注和分析技术所限,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的研究尚十分有限。在本论文中,作者以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标记理论为基础,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研究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句法层面的母语负迁移做了实证性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句法层面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试图回答如下问题:(1)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句法层面上,会出现哪些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错误?引起这些错误的具体原因是什么?(2)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利用汉语思维吗?汉语思维是否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了负面影响?(3)通过对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句法层面上引起的错误,可以得出哪些教学启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个英语专业大二班,共62名学生.研究工具包括课后作业、考试作文及问卷调查。首先在学生完成句子写作部分学习后,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次“句子改错”的练习题。其次在学生期末考试试题当中,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应用文。为了调查学生是否在英语写作过程中,采用母语思维,在期末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完毕后,作者对学生习作进行了分析和筛选,收集了全部有效样本,并对母语负迁移引起的错误加以分析和归类。并在第四章节对母语负迁移引起的这些错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判定哪些句法错误是由汉语负迁移引起的问题上,采用了James(1980)提出的并为对比分析学家们普遍采用的翻译对等的标准,即将汉语和英语的形式等同起来以判断某个异常形式是否由汉语干扰所引起。Dulay, Burt和Krashen(1982)也曾提及,研究者在辨认某个错误是否由母语干扰所引起时,通常是把学习者生成的短语或句子的语法形式译成学习者的母语以确认是否存在相似性。与Dulay和Burt不同,在本论文中,作者将凡带有母语因素的错误都归为由母语干扰引起的,其逻辑依据是“即使本族语在错误的表现方面只是作为补充因素或次要因素,它仍能被看作是在学习者的目标语中的单词和句子的认知结构的形成中起了一定作用”(Danesi & Di Pietro,1991:22)。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发现:第一,研究中主要发现了十种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句法层面的写作错误,即流水句、重复、一致性、省略、原因状语从句用作独立句子、词序、兼语结构、回避、被动结构以及其他负迁移引起的句法错误。其中,流水句的比例高居第一位,占44.8%;重复引起的写作错误位居第二位,占14.7%。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证实,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确采用了母语思维,从而导致了写作中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错误,并影响了学生写作的句法正确性。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作者还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1)鼓励学生使用英英词典(2)正确对待学生的写作错误,要看到学生写作错误所提供的正面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英汉句法方面的对比教学(4)加大英语语言输入量,帮助学生培养英语思维模式(5)对学生写作中的写作错误,做出有效反馈,不宜过度纠正,打击学生信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Overview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Language Transfer
  • 2.2 Manifestations of Language Transfer
  • 2.2.1 Errors
  • 2.2.2 Avoidance
  • 2.2.3 Over-Use
  • 2.2.4 Facilitation(Positive Transfer)
  • 2.2.5 Summary
  • 2.3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ransfer Studies in SLA Domain
  • 2.3.1 Behaviorist View
  • 2.3.2 Contrastive Analysis(CA)
  • 2.3.3 Error Analysis(EA)
  • 2.3.4 Interlanguage Theory
  • 2.3.5 Markedness and Language Transfer
  • 2.3.5.1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rkedness Theories
  • 2.3.5.2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 Markedness in SLA Domain
  • 2.3.5.3 Criteria for Marked/Unmarked Distinction
  • 2.3.5.4 Studies of Markedness and L1 Transfer
  • 2.3.5.5 Studies of Markedness in China
  • 2.4 Summay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 3.1 Objectives
  • 3.2 Subjects
  • 3.3 Instruments
  • 3.3.1 Sentence Correction
  • 3.3.2 Practical Writing
  • 3.3.3 Questionnaire
  • 3.4 Procedures
  • Chapter Four Result and Discussion
  • 4.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Writing Errors
  • 4.2 Analyses of the Writing Errors
  • 4.2.1 Run-on Sentences
  • 4.2.2 Repetition
  • 4.2.3 Concord
  • 4.2.3.1 Concord Between Subject and Predicate Verb
  • 4.2.3.2 Concord Between Pronoun and Antecedent
  • 4.2.4 Ellipsis
  • 4.2.4.1 Ellipsis of "Be"
  • 4.2.4.2 Ellipsis of Subject
  • 4.2.5 Adverbial Clauses of Cause Used as Independent Sentences
  • 4.2.6 Word Order—the Position of the Adverbial
  • 4.2.7 Concurrent Structures
  • 4.2.8 Avoidance
  • 4.2.9 Passive Voice
  • 4.2.10 Other Syntactic Errors
  • 4.3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 plica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
  • 5.2.1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Use English-English Dictionaries
  • 5.2.2 Treating the Learners' Errors Properly
  • 5.2.3 Introducing Contrastive Syntactic Structures in Class
  • 5.2.4 Enlarging Language Input and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English Thinking Mode
  • 5.2.5 Feedbacking Effectively to Transfer Errors
  • 5.3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Appendix Ⅳ
  • Appendix Ⅴ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标》背景下的英语专业教学[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2].英语专业课程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以《高级英语》(上册)教学为例[J]. 中国建设教育 2018(06)
    • [3].省级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简介——商务英语专业[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6(02)
    • [4].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13(02)
    • [5].浅析“一带一路”对英语专业学生设定学习目标的指导意义[J]. 内江科技 2019(11)
    • [6].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大众标准化 2019(12)
    • [7].大数据时代论文写作教学的创新路径——以商务英语专业论文写作教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 [8].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课程目标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 [9].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 海外英语 2019(21)
    • [10].“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研及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以湖南科技大学英语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6)
    • [1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 科技资讯 2019(33)
    • [12].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 现代交际 2019(23)
    • [13].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 宜春学院学报 2019(10)
    • [14].就业导向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94)
    • [15].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现存问题与提升路径——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 [16].海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探究[J]. 才智 2019(35)
    • [17].大学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 海外英语 2019(23)
    • [18].普通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对“慕课”的认知与参与度的实证研究[J]. 海外英语 2019(23)
    • [19].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福建茶叶 2020(02)
    • [20].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12)
    • [21].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分析——以玉林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为例[J]. 海外英语 2020(04)
    • [22].探析新时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移动微教学的挑战与机遇[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1)
    • [23].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 公关世界 2020(02)
    • [24].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 福建茶叶 2020(03)
    • [25].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10)
    • [26].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通识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4)
    • [27].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移动微教学的效果评估及反思[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6)
    • [28].“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1)
    • [29].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差异性实证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30].《国标》指导下的地方本科综合学院英语专业建设[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2)

    标签:;  ;  ;  ;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句法层面的汉语负迁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