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会计信息作为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其质量的高低对市场监管、投资者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出现的会计造假事件不仅使众多投资者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这种违规行为,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探讨各种解决方案和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非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从美英等一些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来看,这一制度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公司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是否已经切实地担负起了预期的监督作用,却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我国未来审计委员会的建设问题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首先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一些概述,并分析了审计委员会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便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制度的理解;第二部分是关于审计委员会的历史演进,首先介绍了审计委员会在国外的发展历程,接着又对这一专业委员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些阐述;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即在借鉴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2004-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设有审计委员会的441家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检验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针对实证结论进行一些政策性分析,并为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