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论文-唐克龙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论文-唐克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地域文化,视角,情节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论文文献综述

唐克龙[1](2019)在《视角、情节与结构: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地域文化表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多注重表现民族地域文化的生存状况,并往往通过特定的视角、情节、结构等体现。文章揭示,视角除了与地域文化的客观呈现有关外,同时还能发掘出其他功能。具有连贯性、戏剧性的情节,会使民族地域文化以渗透性的方式随情节一起进入观众意识,给观众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而直线式因果结构可使地域文化随结构一起生成、展开,成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隐含的表达对象;散文式结构能使地域文化凸显为影片的重点要素,使影片表现出某种"类纪录片"风格;至于何种结构对地域文化更有表现力,还取决于具体影片的创作意图、传播动机等相关因素,不能一概而论。(本文来源于《未来传播》期刊2019年02期)

石嵩[2](2018)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理论范式流变与新时代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述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历程,描绘其较为详尽的全景发展脉络,呈现既往研究中的亮点和不足;主要围绕藏、维、蒙等民族题材影片的相关研究为线索,探寻挖掘以民族志研究、跨文化研究为代表的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研究更丰富的阐释维度和可行的理论范式;结合新时代的全新环境和全新要求,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可持续性积极健康发展贡献新思路、开拓新路径做出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8年12期)

包丽娜[3](2017)在《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生态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全国少数民族影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主要产地。本文将立足以内蒙古为背景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草原晨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图雅的婚事》《狼图腾》《季风中的马》等优秀影片为主要研究范本,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叁个层面进行研究,呈现内蒙古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的民风民俗及游牧文化,探析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生命意识。(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7年23期)

陆嘉宁[4](2016)在《现实or寓言?——2015年当代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创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随着中国电影的繁荣,原本作为边缘存在的少数民族电影也在独立艺术片领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且新一代青年创作者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叙事角度和题材。少数民族叙事不再仅仅是历史场景和地域风情的景观展示,更多的少数民族创作者开始关注当下,关注都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地域和人群,将传统与摩登的冲突作为生活流的一部分呈现,更具暧昧性和写实色彩。寓言化的二元对立仍然存在,私人视角的故事也在潜滋暗长,后者是一种不回避特殊民族身份的个体彰显。(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6年08期)

郑长宁,丁佳文,徐雪菲[5](2015)在《期待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走进电影院线》一文中研究指出说起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很多读者会想到《阿诗玛》《刘叁姐》《五朵金花》这样的经典影片。优美的画面、精彩的对白以及电影中展现的浓郁民族风情,都是观众喜爱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原因。 然而,也有不少观众发现,在电影院线大片云集的今天,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的少(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报》期刊2015-07-24)

郑长宁,丁佳文,徐雪菲[6](2015)在《期待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走进院线》一文中研究指出说起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很多读者会想到《阿诗玛》《刘叁姐》《五朵金花》这样的经典影片。优美的画面、精彩的对白以及电影中展现的浓郁民族风情,都是观众喜爱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原因。然而,也有不少观众发现,在电影院线大片云集的今天,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的少数民族题材影(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5-05-20)

乔莲[7](2015)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诗意情怀——影片《德吉德》、《伊犁河》、《五彩神箭》、《侗族大歌》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影中的异乡似乎总带着一种变幻的神秘气质。不管是静谧的风景,或是曼妙的歌舞,乃至陌生的语言、独特的建筑,都在银幕中透露出迷人的质感。当我们动容于异域文化新鲜的视听冲击力时,便会不自觉地反思自我,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兴奋带来的眩晕感和灵光一现的顿悟都在此时发生了。文化是具有共性的。我们也许难以感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主人公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依赖,对故土"不可救药"(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期刊2015年05期)

刘善人[8](2014)在《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一文中研究指出黑白老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原名《内蒙春光》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该片编剧王震之、导演干学伟,副导演兼美工设计李恩杰,摄影杜榆、李光惠,作曲徐辉才、李曦,剪接简起、于莹,录音隋锡忠,剧务主任朱文顺,演奏东影乐队,指挥尹升山、李秉申,片中主要演员:恩和森、于村、广布道尔基、白大方、恩和森、方化等。《内蒙春光》1949年仲夏由中央电影局东(本文来源于《电影画刊(上半月刊)》期刊2014年08期)

何晓诗[9](2013)在《展现藏地风情的心灵之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组委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创意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电影《马奈的新娘》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研讨会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民族文学》主编叶梅主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影报》期刊2013-05-04)

[10](2013)在《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目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China's Ethnic Groups》期刊2013年S1期)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述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历程,描绘其较为详尽的全景发展脉络,呈现既往研究中的亮点和不足;主要围绕藏、维、蒙等民族题材影片的相关研究为线索,探寻挖掘以民族志研究、跨文化研究为代表的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研究更丰富的阐释维度和可行的理论范式;结合新时代的全新环境和全新要求,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可持续性积极健康发展贡献新思路、开拓新路径做出有益尝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论文参考文献

[1].唐克龙.视角、情节与结构: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地域文化表现策略[J].未来传播.2019

[2].石嵩.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理论范式流变与新时代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

[3].包丽娜.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生态意识[J].电影文学.2017

[4].陆嘉宁.现实or寓言?——2015年当代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创作分析[J].当代电影.2016

[5].郑长宁,丁佳文,徐雪菲.期待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走进电影院线[N].贵州民族报.2015

[6].郑长宁,丁佳文,徐雪菲.期待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走进院线[N].天津日报.2015

[7].乔莲.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诗意情怀——影片《德吉德》、《伊犁河》、《五彩神箭》、《侗族大歌》评析[J].中国民族.2015

[8].刘善人.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14

[9].何晓诗.展现藏地风情的心灵之作[N].中国电影报.2013

[10]..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目录(英文)[J].China'sEthnicGroups.2013

标签:;  ;  ;  ;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论文-唐克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