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上市: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浩[1](2021)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术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已成为调动企业创新活力、谋求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标准化热潮下,众多企业纷纷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试图凭借技术标准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然而,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催生的环境不确定性加快了技术标准更新换代的速度,导致企业的标准化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并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管理体制,驱动着组织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演进,企业如何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被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培育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便成为标准化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团体标准发展的如火如荼,网络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标准化的全新支撑点。企业通过参与一个或多个技术标准联盟,以直接或间接联结的标准化合作关系与其他企业嵌入至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共同制定、实施和推广技术标准。这种标准化参与形式不仅可以吸纳和集聚联盟成员的资源和能力,推动不同企业围绕标准研发展开深度合作,也使标准化的投入成本和创新风险得以分散,有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然而,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发展成熟。在标准化实践中,即便是身处同一联盟之中,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现预期的联盟目标。事实上,尽管技术标准联盟可能会使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但成员企业能否真正获益仍有赖于自身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参与标准化联盟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有必要对其标准化活动予以规范引导。但是,与发展势头强劲的技术标准联盟相比,标准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却较为滞后。以往研究主要围绕技术标准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尽管部分研究指出了参与标准化的积极影响,但却多探讨其对于宏观经济或中观产业的影响,而鲜有研究涉及微观企业层面,且并未明晰企业自身经由联盟参与标准化而获益的实现路径。同时,技术标准联盟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联盟形式,学者们多围绕其他联盟形式进行研究,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作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联盟参与标准化可获得哪些益处(What)?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盟绩效为何存在差异(Why)?企业又应如何在标准化联盟合作中实现更高的绩效水平(How)?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尚不可知,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微观层面为切入点,聚焦于我国技术标准联盟情境下的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以联盟绩效(标准化合作结果)为导向,由网络视角来探讨参与标准化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机制,试图解释联盟内部企业之间绩效差异的缘由及其绩效增进路径,所剖析的研究问题包括:(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3)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发挥的作用;(4)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依据,在系统回顾和梳理技术标准联盟、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联盟绩效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深圳、长春、杭州和上海的4家标准联盟企业的案例分析,对核心研究构念进行界定,深入阐述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构建得到理论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针对我国团体标准这一市场驱动下的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立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内的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为目标样本,收集到来自437家联盟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收据,借助SPSS 25.0和AMOS 22.0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此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多数研究假设得到了实证数据支持,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边缘企业,中心企业能够借助网络位置优势来影响标准化合作结果,显着提升自身绩效水平。同时,与联盟合作伙伴编织紧密的关系网络,亦可帮助企业从标准化合作中实现更多收益;(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潜在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现实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4)技术不确定性能够增强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不确定性能够增强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展开研究,针对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技术标准联盟现象,构建了“资源—能力—绩效”这一内外联动的整合性理论分析框架,由此明晰了企业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创新点和理论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网络视角对技术标准联盟现象展开分析,丰富了标准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联盟研究拓展至技术标准联盟情境,并引入网络视角来深入挖掘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剖析企业参与标准化的内在逻辑,不仅探究参与标准化是否会对企业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如何从参与标准化合作中取得更好的联盟绩效。区别于以往的标准化研究,本文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视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渠道,按照“结构—关系”两分法来整合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关系强度两个维度,深入阐释其对于企业联盟绩效背后的影响机制,即联盟企业应借助网络位置优势和紧密联结的网络关系来增加标准化产出、促动联盟绩效提升。由此,本文突破了标准化研究多集中于影响标准内容、市场采用等领域的局限,使联盟网络的应用范围得以延伸,弥补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研究空白,基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揭示了企业联盟绩效的网络影响机制与规律,彰显了我国团体标准这一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的现实价值。(2)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理论研究框架,由知识层面强调了企业内部动态能力的重要性。技术标准与知识紧密相关,虽然以往研究指出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标准化具有促动作用,但这一论断尚缺乏有效的实证支持。一方面,本研究搭建了知识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获取机制的联系,考察了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前者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验证了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尽管联盟网络为企业提供了外部知识来源渠道,但能否有效吸收和利用这些资源取决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高低。因此,由“资源—能力”互动角度来探讨企业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有效解释了企业调动联盟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将其吸收利用进而转化为企业联盟绩效的过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由此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企业提升联盟绩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动态能力研究的全新视角。(3)通过探究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展现了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的新规律。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和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之中,企业愈发需要积极响应和匹配外部环境变化,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因此,本文以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为依据,由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来分析环境特征对于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的影响,证实企业联盟绩效源于外界环境和内部适应的协同互动效应。由此,本文探明了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联盟绩效的边界条件,且所得研究结论适用于我国情境特征的技术标准联盟,对于反映我国企业的标准化实践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握本土化的技术标准化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同时,弥补了以往标准化研究对于环境要素作用关注不足的缺陷,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转型期企业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郑忱阳[2](2020)在《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到风险投资的管理决策中,主要讨论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嵌入社会网络后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治理效应,从网络位置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网络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多维影响。风险投资网络由风险投资股东的联合投资行为形成,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经济主体具有信息和资源优势,一方面,网络中的风险投资股东可以通过学习效应和社会资本助力企业长久发展,实现价值投资获得长期收益,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网络带来的资源优势会助涨管理层的盲目自信,渠道和信息优势在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会导致风险投资股东的短视逐利,从而做出损害企业发展的行为。因此,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这是本文欲回答的主要问题。现有关于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的IPO阶段,对企业长生命周期的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研究主要聚焦在风险投资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后的经营管理阶段,选取名列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风险投资机构构建风险投资网络,依次从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盈余管理以及创新能力这三个反映公司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出发,通过对比风险投资持股对三者的影响,凸显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治理效应的独到之处。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发现有:第一,在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方面,以创业板IPO抑价、股价信息含量以及股价崩盘风险三个股价波动指标为被解释变量,利用不同的样本和模型检验风险投资网络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三者的影响差异,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考虑了2014年的IPO首日涨幅限价政策后,风险投资网络在创业板企业的IPO定价阶段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助于显着降低IPO抑价;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创业板企业的IPO抑价没有显着影响。(2)风险投资网络能够显着提高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相比于风险投资持股,风险投资网络对于股价信息含量的促进作用更强。(3)风险投资网络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没有显着影响。上述结论表明风险投资网络在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本文认为,风险投资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筛选和认证功能,降低了IPO抑价,提高IPO定价效率;风险投资网络放大了风险投资的监督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股价透明度和独立性,增加企业的异质性信息,提高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风险投资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对股价波动的风险预警效应,弱化了风险投资持股带来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或代理问题而引发的股价崩盘风险。第二,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风险投资机构成为主要股东后长期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除了使用常见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外,本文还计算了研发投入盈余管理这一指标,揭示风险投资从盈余管理角度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主要体现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控制,其实质是属于真实盈余管理中的费用管理部分,本文把它单独拿出计算是为了研究企业究竟会不会通过降低研发投入费用以提高真实盈余管理。本部分的研究样本为2006—2017年除金融业、ST企业外的所有沪深A股上市公司,通过对比风险投资网络与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得到了如下结论:(1)风险投资网络显着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而风险投资持股同时加剧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2)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风险投资持股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3)当风险投资根据持股周期区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时,在长期持股组,风险投资网络抑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在短期持股组,风险投资网络加剧了真实盈余管理;而风险投资的长期持股和短期持股均提高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且风险投资的短期持股也加剧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4)进一步将样本分为创业板和非创业板后,风险投资网络仅加剧了非创业板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风险投资持股同时加剧了非创业板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二者对创业板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上述结论表明风险投资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后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监督效应。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持股促使企业进行更为激进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风险投资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风险投资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不论是风险投资持股还是风险投资网络,均不会通过对研发投入费用的减少来进行盈余操纵,这也是风险投资从盈余管理角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路径;当长期持股的风险投资形成社会网络时,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长期监督效应,抑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动机,而短期持股的风险投资网络加剧了风险投资的短视逐名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动机;风险投资的自身特性和投资偏好决定了其更加关注创业板企业,对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发挥了明显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且风险投资网络弱化了风险投资持股对于非创业板企业的不利影响。第三,在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方面,本文从风险投资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两个维度的指标考察了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的影响。选取2006—2017年沪深两市除金融业、ST企业外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得到如下结论:(1)无论从中心度还是结构洞角度,风险投资网络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以及发明专利创新效率的提高;相比于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风险投资网络的促进作用更强,这是因为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引资”和“引智”功能。(2)风险投资的社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性,虽然风险投资的社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均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同时拥有二者优势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3)通过对比风险投资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风险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优于结构洞的影响,因此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有动机去降低结构洞保留中心度优势。(4)相比于非创业板企业,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板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从创新角度来讲,风险投资依旧偏好创业板企业,风险投资网络在创业板企业中放大了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优势。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创新地提出了风险投资网络的集聚效应和“凹凸镜”效应。集聚效应表现在风险投资网络汇集了专业的风险投资股东、聚拢了优质社会资源,集聚了风险投资的治理效果。“凹凸镜”效应即风险投资网络像凸透镜一样放大风险投资股东的认证、监督和增值等积极影响: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IPO抑价、更高的股价信息含量、更低的股价崩盘风险以及更高的创新水平;风险投资网络像凹透镜一样缩小风险投资股东的短视和逐名等消极影响:抑制风险投资持股的应计盈余管理动机,削弱风险投资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不仅丰富了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还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引进优质的风险投资股东、积极嵌入社会网络提供依据,为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效率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杨铖[3](2020)在《复杂网络视角下银行市场风险传递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上市银行之间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交易网络,一家银行所含有的风险容易通过拆借交易网进行风险传播,从而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外部的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张开双臂的我们更加需要拥有深厚的内功,稳定的金融市场对我国对外开放有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而目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逆周期调节成为未来货币政策的主线。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剧烈的影响着银行资产负债表,在这样的背景中研究准备金率变化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面对原有的风险传播问题的影响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涵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意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使得银行面对原有的风险,抵抗力变强还是抵抗力变弱了;第二,是哪种体量的银行出现风险波动对银行拆借市场造成影响更为剧烈。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首先是构建一个银行间拆借市场模型,因为拆借市场是研究银行间风险传播的直接且有效的对象,为了反映出银行间市场相互交易的特性,选取网络模型较为适合,该模型可以反映出银行间市场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易状况。通过将我国29家不同层次的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数据利用信息熵原理进行网络模型构建,在获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前辈学者对拆借市场的研究,本文在传统的矩阵法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银行准备金率作为风险传播模型中的外部变量,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短期准备金率降低的情况下,银行拆借网络在面对原有的风险爆发时更容易出现多家银行的资不抵债现象,该结论可以说明准备金率变化会对银行拆借市场中不同层级的银行抵御风险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这里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银行拆借网络的网络特征值——网络密度变化情况来研究哪种银行更容易对银行间拆借市场产生更为显着的影响,发现上市银行中的国有银行对银行间拆借网络的影响较大,而非国有制银行和地方银行对拆借网络影响较小,在这部分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最后根据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结论,为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和理论支持。
胡靖松[4](2019)在《基于深层卷积网络的概念股分类机制研究 ——股票的媒体导向分类和产品导向分类》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社会热点新闻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兴起的概念股分类就是这种现象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概念股分类方式主要立足于新闻事件,与传统的行业分类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为了对概念股的相关事件进行研究,本文假设在投资者实际分类股票的过程中可能包含至少两种相对独立的分类机制,一种是行业分类使用的产品导向分类机制,另一种是本文提出的立足于热点新闻的媒体导向分类机制。基于以上假设,本文希望探究的核心问题是媒体导向分类机制是否至少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投资者实际分类股票过程产生影响。为了更加精确地模拟投资者分类股票的过程,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在投资者实际分类股票的过程中加入了媒体导向分类机制。在本文的设定下,投资者在接收到“新的”信息时会产生某种强烈的情感,引起了投资者对该信息的高度关注,同时形成投资者群体并且群体内的投资者跟人会基于某种相似情感做出相似的投资决策。本文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网络模拟了投资者的媒体导向分类机制,并得到了媒体导向的分类结果;然后本文将属于媒体导向分类的股票作为干预组;同时在存在高关注度新闻的股票中,匹配出与受到媒体导向机制影响的股票同行业且同时间段的股票作为控制组;在同等条件下,计算干预组内的股票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控制组的股票的在双导向(产品和情感)模式与单导向(产品)模式下的股价同步性的差值,作为因变量。最后再以股票年平均换手率、股票年平均交易量、股票简称年平均关注度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作为参考变量,再次对控制组进行匹配,得到干预组平均因果效应。本文发现在几个不同的分类条件下,双导向模式所造成的股票的噪音交易的比例都显着大于单导向模式,也就是说媒体导向机制在投资者实际分类股票的过程中的确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同于由市场因素和产品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另外我们还发现已经形成的投资者群体会解散或变化。
邢程[5](2019)在《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文中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建设科技强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融资难成为当前中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以相关文献和理论为指引,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分析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途径,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创立初期的融资的社会网络特征,提出政策建议。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美图公司、饿了么,以及脸书的案例分析中提炼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利用社会网络促进融资的相关经验和教训,剖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利用的社会网络构成和融资结构,探索国外利用社会网络解决融资问题的恰当方式。案例分析的主要发现是:通过社会网络途径可以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社会网络随着企业的成长动态变化,也呈现动态发展特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社会网络构成不同,发挥作用的形式不同。通过社会网络途径可以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扩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建议从政府、企业和融资渠道三方面提高社会网络质量,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1)政府需要搭建更多的优质平台,促进信息分享,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2)企业要不断地增强智力支持系统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增强横向网络和纵向网络建设;(3)进一步探索线上和线下等各种融资方式,增强网络异质性,扩宽融资渠道。
张洁琼[6](2019)在《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动机、进入模式和创新绩效》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及价值链的快速分解,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和重组,世界进入以创新资源全球流动为特征的开放式创新时代。利用世界各地创新资源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海外研发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全球海外研发活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全球面临国际对外投资模式的重大转变,中国不仅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东道国,也日渐转型为活跃的海外研发投资母国。作为海外研发的后发者,中国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征和战略布局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以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其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命题。“合法性”审查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研发活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主要动机可以分为技术获取型和技术应用型两个类型,不同的研发动机决定了海外研发机构对内部合法性需求和外部合法性需求不同的优先权,如何根据合法性需求选择进入模式成为海外研发活动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二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不同的进入模式会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创新。海外研发的进入模式通常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建立模式,是新建还是并购;第二个是所有权结构,是独资还是合资。两个维度组合成四种进入模式,分别是:独资新建、独资并购、合资新建、合资并购。不同的进入模式决定了海外研发机构嵌入内外部知识网络的程度不同,那么,哪种进入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呢?其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本文基于以上问题,依照“现状揭示—理论推导—实证检验—理论提炼”的研究思路,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从事海外研发的企业数据,研究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动机、进入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构建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动机(Motivation)--进入模式(Entry Mode)--创新绩效(Innovation Performance)”分析框架,并给出了在不同的进入动机下,进入模式和区位选择的最优策略组合。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当海外研发的动机是技术获取时,外部合法性需求占有优先权,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并购和合资的进入模式;当海外研发的动机是技术应用时,内部合法性需求占有优先权,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新建和独资的进入模式;第二,在两种建立模式中,并购模式更有利于海外研发机构与东道国社会建立互动关系,从而提升创新绩效;所有权结构方面,相较于独资模式,合资模式更有利于海外研发机构决策的灵活性,使得其有更大的空间与东道国知识源建立联系,吸收知识外溢,提升创新绩效;第三,中国与东道国的制度差异、文化差异以及母国的吸收能力对进入模式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制度距离负向调节并购模式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正向调节母公司持股比例与创新绩效的负相关关系;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调节并购模式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负向调节母公司持股比例与创新绩效的负相关关系;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并购模式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负向调节母公司持股比例与创新绩效的负相关关系。从理论层面来看,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对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就现实意义而言,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以为中国企业开展海外研发活动提供政策建议,从而更好的利用海外研发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为中国企业研发资源“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
晁艺璇[7](2019)在《多维邻近视角下独立董事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逐渐由工业经济向新经济时代过渡,跨越组织边界、注重外部资源的网络发展模式逐渐备受推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独立董事网络便是其发掘外部信息资源的重要介质之一。至2017年底,我国A股上市公司间拥有同一独立董事的现象已普遍存在,连锁独立董事比例约达90%,无形地构成了一张以上市公司为节点的大规模网络,位于网络重要位置的企业也难免备受瞩目。实务界普遍存在的独立董事网络现象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结果大都表明,企业在独立董事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比如高中心性位置,将可能有机会从网络中获得更多更好信息,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但是,上述研究似乎都假设网络的信息传递特性是无差异的。事实上,企业之间在某些维度的相似性很可能会影响到它们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比如,地理位置、组织制度、知识储备等等。那么,对于置身于独立董事网络的企业,企业间的相似程度是否会通过影响网络的信息传递特性,进而作用于网络位置与其企业绩效的关系?又将如何影响?企业是与同自己特征相似的组织连接有益,还是选择那些有差异的组织更事半功倍?基于上述实务和理论背景,尝试从多维邻近性视角出发,选取2007-2017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文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实证检验等方法,构建独立董事网络和邻近网络,探究企业在独立董事网络中的中心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以及独立董事网络的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独立董事网络中,企业的中心性越高,企业绩效越好,而且这种关系在度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中均存在;更重要的是,若网络中的企业之间具有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或制度邻近性,接近中心性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但是,地理、认知和制度邻近性并不会对度中心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产生显着影响。基于此,分别从国家、组织、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的优化以及独立董事的个人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清[8](2019)在《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层股权结构是股权结构设计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企业进行融资过程中,设计相应股权结构可以让企业家继续掌控公司控制权,让企业家精神得以在企业延续下去。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控制权问题,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进行控制权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企业家要发挥社会网络的作用,就需要考虑是否动用社会网络,是否需要调整公司的股权结构体系。企业家可以通过双层股权结构安排和企业家社会网络作用的影响来掌控实际控制权,并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研究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企业家实际控制权问题,我们构建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理论模型。考察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是否产生显着影响?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是否产生显着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目前针对实际控制权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选择从企业家社会网络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并综合考察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针对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进行分析,可以完善控制权理论和企业家成长理论等,可以为今后互联网企业发展指明发展的方向。首先进行文献梳理与评述。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双层股权结构、实际控制权、企业家社会网络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对控制权理论、企业家社会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进行评述,在文献梳理中发现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为构建理论模型奠定理论基础,以便我们进行后续研究。其次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针对阿里巴巴、京东和小米三家典型的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进行多案例分析,深入分析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企业家社会网络与实际控制权之间的关系。得出本文主题之间的初步关系命题,分别是:双层股权结构选择对企业家掌握实际控制权具有重要作用;实际控制权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变量;企业家社会网络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变量;企业家社会网络是影响实际控制权的重要变量。再次构建理论模型。在我们针对阿里巴巴、京东、小米三家公司多案例分析基础上,剖析了文章主题中三个方面的关系,构建了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理论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本文针对美国中概股公司进行实证检验。一方面,对本研究设计的公司样本进行初步分析,考察双层股权结构下的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在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另一方面,针对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进行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考察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社会网络影响着实际控制权。从更深层次看,股东大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董事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经理层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社会网络中的政治连带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弱,企业家社会网络中的商业连带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弱,但它们对企业绩效提升有着一定作用,因此,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有一定影响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隐性或间接发挥出来,用以提升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企业家成长。通过对双层股权结构下的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归纳总结出相关研究结论。国家要重视特殊股权制度的建立,允许企业设立双层股权结构形式;企业家要重视社会网络的构建,发挥企业家社会网络的作用;企业家要重视实际控制权在企业内各层面之间的安排,发挥实际控制人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作用;外界需要加强对实际控制人的监督管理,让实际控制人在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法律法规下发挥其作用。
齐鲁骏[9](2019)在《基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绿色治理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动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但生态环境资源所具有的“公共池资源”外部性特征,需要以绿色治理理念来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应对。在已有的绿色治理概念框架下,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身份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引导,公司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关键行动者身份,作为治理基础的公众则是最广泛的参与者,社会组织则具有倡议督导者的角色。在经济实践中,上述治理主体存在如公司主体机会主义行为、政府主体监管滞后、公众主体影响力有限等问题。此时,基金投资者因其社会型属性而对公众的治理期待做出积极回应,作为“受托责任”下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基金投资者被认为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公司主体绿色治理方面行为的一定责任。但基金投资者在绿色治理框架中所具体的角色定位如何、参与绿色治理的动机和方式有哪些、通过哪些治理途径和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施加影响、影响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在深化绿色治理研究过程中所需解答的问题。从经济型治理和社会型治理的逻辑思路展开分析论述,其一,基金投资者在追求投资收益的过程中不仅要基于公司的财务绩效表现进行投资决策,更需要将环境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纳入投资决策流程,并以“用手投票”的积极方式产生治理影响。其二,基金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同时受到社会规范期望和利益相关者压力的监督,当上市公司损害公众社会利益时,其股东投资者也同样受到了批评,而基金投资者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推动公司相应的行为改进。其三,当基金投资者推动以环境、社会与治理投资为代表的绿色投资实践时,向整体市场发出对公司认可的积极信号,通过多种治理方式帮助公司获取社会规范声誉和自身价值创造,投资者在取得长期投资收益的同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文章以2009年-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行为和基金投资者持仓为样本数据,聚焦于主动型基金投资者对重仓投资公司的治理行为,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基金投资者参与绿色治理的角色定位与影响内容,以经济型动机和社会型动机为基础,构建了基金投资者、上市公司、政府机构参与绿色治理的三方博弈模型,论述分析了“共同利益、多方参与”的绿色治理模式。之后根据基金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上市公司的行为差异,建立基金投资者对实施绿色治理行为公司的价值支撑模型。最后从对基金投资者的网络分析视角出发,研究了网络中心度、相邻压力、经济动机等网络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社会责任行为、公司治理质量的具体影响和实践不足,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在绿色治理的整体框架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的角色定位已经明晰,但在具体实现治理目标过程中,还需要有中介角色承担治理主体的诉求并实施专职的治理行为。通过对基金投资者治理角色定位和治理动机的分析和三方动态博弈结果表明,基金投资者承担起打通绿色治理路径、承上启下的关键中间角色,能够将各个治理主体有效联结起来,弥补其他各主体可能的治理缺陷,并且这一角色定位具有法理和道德上的治理合理性。第二,当基金投资者采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绿色投资理念时,能够对市场上不同类型公司的股价产生相应的支撑,并促进该理念的在同业网络环境中传播。基于外部初始因素影响的大小,当社会规范补偿较大时,投资者会更加积极通过治理介入的方式来取得长期的投资收益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公司层面也愿意响应绿色理念和社会诉求以最大化公司股份的价值。之后,运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基金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被投资公司的价值水平起到了支撑作为,但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继而指出今后实践的改进方向。第三,基金投资者网络对上市公司具体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1)在通过PSM模型控制选股内生性差异后,基金投资者和网络资源确实提高了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可能性。但结合披露内容和次数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基金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局限于表面披露行为的发生与否,而对具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次数、内容、质量等方面关注有限。反映了基金投资者仅就公司是否进行相关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以满足市场的基本要求和规范预期,而对实质内容关注的不足。(2)基金投资者网络的中心度和压力机制显着提高了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能和相应社会责任绩效得分,网络压力机制这一过程起到了主要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讨论则发现网络中信息机制在重污染行业中不具有显着影响力,只有压力机制与公司社会责任绩效正相关,在非重污染行业中则均有显着结果。(3)基金投资者网络中心度提升了公司的投资效率,并在后期带来了公司价值的提升,投资者的经济动机则在一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但该网络机制主要在投资过度的情形下发生作用,这主要与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差异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关,基金投资者在之后参与公司治理时可在相应部分增强自身的治理影响。
何妍[10](2019)在《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激励是公司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行权价格的数值直接决定经理人的股权激励收益大小,行权定价是股权激励合约设计的核心环节。目前股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经理人公告日择时、激励期高送转以及高管操纵每股盈余等现象,本质是通过非合理方式操控行权价格提高股权激励的行权收益的行为。然而股权激励合约普遍采用的固定行权定价法无法匹配公司股价变化和经理人工作投入的关系,也无法实现股权激励收益与风险的对等。激励期过于刚性的行权价格表现不能确保管理者不受超出其控制的共同因素影响,违背了相对绩效评价原理,使得股权激励无法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指数化定价方案能够较好地去除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但实践中并未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对于指数化行权定价的影响因素、激励机制和激励效果的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本文重点研究股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中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激励机制、激励效果和应用推广等问题。在指数化定价机制分析中,首先,构建单指数绝对行权价格、单指数相对行权价格、多指数绝对行权价格和多指数相对行权价格模型,在此基础上把公司股票价格进行指数化分解以揭示指数化定价的内在机理;然后,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相关系数、无风险利率、股价波动率、指数波动率、股票红利率和指数红利率等参数对行权价格的影响;接着,对B-S期权定价公式和指数化股票期权定价公式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35)值对比分析不同定价方法的激励强度大小和特征。最后,对相关权威文献中多次用到的算例,进行了相同条件不同行权期限,单指数绝对(相对)行权价格与多指数绝对(相对)行权价格的测算和结果对比。从经理人和公司两种视角对激励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股权激励投入阶段经理人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的变化,以及产出阶段行权价格对公司业绩、创新能力和盈余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针对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不易量化的特征,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在Holmstrom-Milgrom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植入股权激励项的委托-代理模型。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对比分析经典模型和改进模型中经理人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的解析形式,从理论上展现了股权激励对经理人工作投入的激励效果。研究表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经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小于等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经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风险厌恶,经理人也要承担一部分的风险。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引入股权激励不仅会增加经理人的努力水平,也会增加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比例,同时,经理人的收益也会通过股权激励的行权得到相应补偿。在行权价格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中,构建行权价差比作为行权价格指标,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一起从不同角度反映股权激励的强度,弥补了已有研究中激励强度只考虑数量而忽视单位激励强度的不足。对于公司产出效果的影响,选择公司业绩是因为它是衡量激励效果最直接和最广泛使用的指标。因为行权价格过高和过低时都会阻碍公司业绩的提升,所以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构建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非线性面板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创新能力是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和行业地位的决定要素,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应该采取有效举措以实现持续性的创新产出。本文通过面板Logit模型来检验现阶段股权激励行权定价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胜算率(odds ratio)解读回归结果。另一方面,由管理者防御理论可知,股权激励有可能会诱发或加大经理人的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是高管利用信息优势选择有利于自身收益的财务披露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信息扭曲行为。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从股权激励负效应的角度来审视股权激励的效果,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更全面。中国股权激励起步比较晚,行权价格的确定以模仿国外经验为主,目前尚未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推行中采用指数化行权定价方法的情况,说明指数化行权定价的应用推广明显滞后于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在上述定价理论研究、定价效果的博弈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科大讯飞公司已经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改进。研究发现,单指数行权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波动率,增大了夏普比,说明指数化行权价格在去除系统性因素对于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后,有利于激励对象获取相对稳定而高额的激励收益。双指数行权价格由于更好地剔除了股票价格中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波动率更小、夏普比更大。指数化行权价格能够改善行权价格过于刚性的表现和行权价格与业绩倒挂的现象。即使对于已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案例,指数化行权价格的运用也能够改善激励效果,规避经理人采用高送转等方式单向下调行权价格获取不当收益的情况。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一)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股权激励有助于增加激励对象工作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水平,有助于改善激励投入效率,提供公司激励产出和个人收益提升的原始动能。股权激励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来说,选择推行股权激励是明智的。(二)股权激励存在最优行权价格区间,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股权激励行权定价不当存在诱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对于公司创新产出有显着影响,但是目前阶段对于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还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三)指数化行权定价可以较好地剔除公司股票价格中的系统性风险。与B-S传统期权定价方法相比,在授予相同股权激励数量时,指数化期权定价方法的激励强度较低,但在授予总金额相同的股权激励时,对应的指数化期权数量高于传统期权数量,总体来说,指数化期权定价的激励强度大于B-S定价。(四)公司股价与指数间的相关系数、市场的无风险利率、股票和指数的瞬时波动率、连续红利率等参数通过影响系统性风险系数?和公司成长能力η影响行权价格,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数值大小与?和η均成正比,而?的影响作用大于η。(五)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也存在行权价格改进的空间。指数化定价对行权价格的平滑处理有效解决了固定行权价格激励期表现过于刚性的问题,改善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倒挂,激励期单边阶梯下调的情况,有助于上市公司实现激励与监管并重、收益与投入相匹配的公平薪酬激励目标。本文从股权激励行权定价问题出发,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指数化行权价格应用和激励效果测度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着眼于股权激励行权定价问题,弥补了单纯地从持股数量来衡量激励强度的片面性。股权激励强度由激励数量和行权价格共同决定,激励效果的分析需要从股权激励合约本身着手,行权定价就是直接关系到合约双方收益的关键一环。(二)植入股权激励项改进了委托代理模型,在经典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用股权激励数量×(股票价格-行权价格)来代表经理人薪酬中的股权激励收益,这种把激励与一般奖金区别开的处理有助于独立分析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对于经理人努力程度、风险分担的影响。(三)构建行权价差比作为股权激励行权价格指标,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业绩、创新能力以及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在满足充足信息量原则的前提之下,股权激励强度不仅包含股权激励数量,还增加了代表单位激励强度的行权价格指标,丰富了已有激励效果的研究结论。(四)指数化行权定价不仅针对定价机制、激励强度进行数理推导和数值模拟,还对指数化行权价格在股权激励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实例测算和案例分析,发挥定价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概念上市: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概念上市: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网络理论 |
2.1.2 知识基础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标准联盟相关研究 |
2.2.2 联盟网络相关研究 |
2.2.3 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 |
2.2.4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
2.2.5 联盟绩效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提出 |
3.1.2 研究方法选择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与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结果分析 |
3.3.1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
3.3.2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 |
4.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 |
4.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2 样本选择与调研流程 |
5.3 变量测量 |
5.3.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测量 |
5.3.2 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 |
5.3.3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
5.3.4 企业联盟绩效的测量 |
5.3.5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4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样本特征 |
6.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4.1 信度检验 |
6.4.2 效度检验 |
6.5 假设检验 |
6.5.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
6.5.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
6.5.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5 变量间关系的总效应检验 |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
6.6.2 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
6.6.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6.6.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文献综述 |
3.1 社会网络文献回顾 |
3.1.1 董事网络的治理效应 |
3.1.2 风险投资网络的治理效应 |
3.2 风险投资文献回顾 |
3.2.1 风险投资与IPO抑价 |
3.2.2 风险投资与企业绩效 |
3.2.3 风险投资与股价信息含量 |
3.2.4 风险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 |
3.2.5 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 |
3.2.6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 |
3.3 文献评述 |
第4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股价质量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1.1 风险投资网络与创业板IPO抑价 |
4.1.2 风险投资网络与股价信息含量 |
4.1.3 风险投资网络与股价崩盘风险 |
4.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4.2.1 主要变量定义 |
4.2.2 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替换主要变量 |
4.5.2 内生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5.2.1 主要变量定义 |
5.2.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替换主要变量 |
5.5.2 内生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6.2.1 主要变量定义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分析 |
6.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替换主要变量 |
6.5.2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7.1 文章结论 |
7.1.1 风险投资网络的治理效应 |
7.1.2 风险投资持股的治理效应 |
7.1.3 比较与总结 |
7.2 文章建议 |
7.3 文章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系数矩阵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复杂网络视角下银行市场风险传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准备金率对银行影响相关文献整理 |
1.2.2 银行间市场网络模型相关文献整理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3.1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 |
2.1 复杂网络理论简述 |
2.1.1 复杂网络概念起源与发展简介 |
2.1.2 复杂网络特征介绍 |
2.1.3 复杂网络特征参数介绍 |
2.2 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播相关概念 |
2.2.1 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播介绍 |
2.2.2 银行间拆借市场风险传播原理介绍 |
2.2.3 流动性水平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第三章 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播模型构建 |
3.1 银行间同业市场网络模型构建 |
3.1.1 银行间市场的网络结构 |
3.1.2 信息熵原理介绍 |
3.1.3 基于信息熵原理构建银行拆借市场 |
3.2 银行间拆借市场风险传播过程构建 |
3.2.1 风险传播路径说明 |
3.2.2 风险传播模型构建 |
第四章 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播实证分析 |
4.1 样本数据选取与处理 |
4.1.1 样本数据选取说明 |
4.1.2 样本数据描述 |
4.2 银行间拆借市场网络模型构建 |
4.3 流动性状态改变条件下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播模型实证分析 |
4.4 银行拆借网络密度变化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4)基于深层卷积网络的概念股分类机制研究 ——股票的媒体导向分类和产品导向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热点新闻对股价影响的事例 |
1.1.2 概念股 |
1.1.3 概念股分类与行业分类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3.1 问题 |
1.3.2 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情感识别 |
1.4.2 思维方式 |
1.4.3 有限关注 |
1.4.4 深度学习 |
1.5 文章内容 |
第2章 数据库构建 |
2.1 原始数据 |
2.1.1 基本工具 |
2.1.2 百度指数数据 |
2.1.3 新闻数据 |
2.2 文本编码 |
2.2.1 Bert模型的整体思路 |
2.2.2 Bert模型的总体结构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
2.2.3 Transformer模型结构 |
2.2.4 注意力模型 |
2.2.5 文本编码 |
2.3 输入数据 |
2.3.1 基本输入数据 |
2.3.2 训练输入数据 |
第3章 研究理论和检验模型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假设 |
3.3 训练模型 |
3.3.1 模型整体结构 |
3.3.2 Inception网络 |
3.3.3 Siamese网络 |
3.4 模型训练 |
第四章 分类效果分析 |
4.1 媒体导向分类及结果分析 |
4.2 股价同步性 |
4.2.1 股价同步性模型 |
4.3 匹配模型 |
4.3.1 模糊匹配 |
4.3.2 数据来源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3.3 精确匹配 |
4.3.4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InceptionResnetV2模型参数 |
概念股分类结果 |
致谢 |
(5)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社会网络 |
1.2.2 科技型小微企业界定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边际贡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社会网络的概念及其作用 |
2.1.2 社会网络的经济学研究 |
2.1.3 社会网络对企业信贷的影响 |
2.1.4 社会网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2.1.5 小结 |
2.2 社会网络的分类及功能 |
2.2.1 社会网络的分类 |
2.2.2 社会网络的功能 |
2.3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 |
2.3.2 金融成长周期 |
2.4 社会网络与小微企业融资 |
2.5 小结 |
3 科技型小微企业社会网络分析 |
3.1 科技型小微企业社会网络的主要构成 |
3.1.1 企业主个人社会网络关系 |
3.1.2 科研人员社会网络关系 |
3.1.3 企业法人的社会网络关系 |
3.1.5 媒体社会网络关系 |
3.2 科技型小微企业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变 |
3.2.1 机会识别阶段 |
3.2.2 初创期阶段 |
3.2.3 成长阶段 |
3.2.4 成熟阶段 |
3.3 科技型小微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特点 |
3.3.1 初创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
3.3.2 成长阶段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
3.3.3 成熟阶段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
3.4 小结 |
4 案例分析 |
4.1 案例公司选取 |
4.1.1 公司选择标准 |
4.1.2 数据的收集与衡量指标的选择 |
4.2 美图公司融资案例 |
4.2.1 美图公司概况 |
4.2.2 美图公司融资概况 |
4.2.3 美图公司社会网络主体 |
4.2.4 美图公司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变 |
4.2.5 美图公司融资案例分析 |
4.3 饿了么融资案例 |
4.3.1 饿了么公司概况 |
4.3.2 饿了么融资概况 |
4.3.3 饿了么社会网络主体 |
4.3.4 饿了么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变 |
4.3.5 饿了么融资案例分析 |
4.4 脸书融资案例 |
4.4.1 脸书公司概况 |
4.4.2 脸书融资概况 |
4.4.3 脸书社会网络主体 |
4.4.4 脸书社会网络动态演变 |
4.4.5 脸书案例分析 |
4.5 中美案例总结及比较 |
4.5.1 案例总结 |
4.5.2 案例比较 |
5 社会网络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社会网络对科技小微企业的融资影响机制 |
5.1.1 对企业融资渠道的影响 |
5.1.2 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
5.1.3 对企业融资风险的影响 |
5.2 科技型小微企业社会网络融资的主要问题 |
5.2.1 社会网络关系的不稳定性 |
5.2.2 融资方式多样化但缺乏规范性 |
5.2.3 纵向网络关系对融资的促进作用有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社会网络促进融资的不稳定性和有限性 |
6.1.2 中美案例的异同 |
6.2 政策建议 |
6.2.1 企业角度:加强社会网络建设,提高创新能力 |
6.2.2 政府角度:搭建社会网络平台,加大扶持力度 |
6.2.3 融资渠道角度: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动机、进入模式和创新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机构安排与创新 |
1.4.1 论文的机构安排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外研发的动机 |
2.1.2 海外研发的进入模式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企业海外研发相关理论 |
2.2.2 组织合法性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企业海外研发的主要动机 |
2.3.2 企业海外研发的进入模式 |
2.3.3 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2.3.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作用机制分析:海外研发动机、进入模式和创新绩效 |
3.1 海外研发动机影响进入模式的作用机制 |
3.1.1 不同研发动机下技术转移路径分析 |
3.1.2 研发动机影响进入模式的作用机制 |
3.2 海外研发进入模式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
3.2.1 基础理论视角 |
3.2.2 进入模式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
3.3 影响海外创新绩效的其它因素 |
3.3.1 企业异质性因素 |
3.3.2 母国环境因素 |
3.3.3 东道国环境因素 |
3.3.4 研发网络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动机与进入模式的关系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4.3.2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海外研发进入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1 进入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1.2 制度距离的调节效应 |
5.1.3 文化距离的调节效应 |
5.1.4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
5.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5.3.2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果讨论与M-E-P框架构建 |
6.1 结果讨论 |
6.2 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M-E-P分析框架构建 |
第7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政策建议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多维邻近视角下独立董事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独立董事与企业绩效研究 |
第二节 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绩效研究 |
第三节 邻近性的相关文献 |
一、地理邻近性的相关研究 |
二、认知邻近性的相关研究 |
三、制度邻近性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独立董事的相关概念 |
二、连锁董事网络的概念 |
三、网络中心性的概念 |
四、多维邻近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资源依赖理论 |
四、社会资本理论 |
第三节 研究假设提出 |
一、中心性与企业绩效 |
二、多维邻近性的调节效应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网络构建 |
二、模型构建 |
三、变量测量 |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双层股权结构 |
1.2.2 实际控制权 |
1.2.3 企业家社会网络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控制权理论 |
2.1.2 企业家社会网络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
2.2.2 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 |
2.2.3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探索性案例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选择 |
3.1.2 案例选择 |
3.1.3 资料收集 |
3.2 案例介绍 |
3.2.1 阿里巴巴案例介绍 |
3.2.2 京东案例介绍 |
3.2.3 小米案例介绍 |
3.3 多案例分析 |
3.3.1 双层股权结构有助于企业家掌控实际控制权 |
3.3.2 股权资本与社会资本作用下的实际控制权争夺 |
3.3.3 企业家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实际控制权 |
3.3.4 企业家实际控制权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
3.3.5 双层股权结构和企业家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效果 |
3.4 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构建 |
4.1 双层股权结构对实际控制权的影响 |
4.1.1 双层股权结构选择的理论解释 |
4.1.2 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发展阶段 |
4.1.3 双层股权结构的选择对实际控制权的影响 |
4.2 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1 实际控制权的衡量和构成 |
4.2.2 股东大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3 董事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4 经理层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3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3.1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构成 |
4.3.2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影响的作用机理 |
4.3.3 企业家社会网络构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
5.1.2 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 |
5.1.3 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指标选取 |
5.3 实证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4.2 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豪斯曼检验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1.1 实际控制权各层面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
6.1.2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
6.1.3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
6.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选取 |
6.3 实证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6.4.2 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豪斯曼检验 |
6.4.3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美国中概股公司中双层股权结构公司概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绿色治理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内容结构与或有创新 |
1.3.1 内容结构 |
1.3.2 或有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与绿色治理理念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责任投资观 |
2.1.3 委托代理理论与社会网络视角 |
2.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2.1 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角色 |
2.2.2 社会责任投资的影响 |
2.2.3 投资者网络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绿色治理框架下的基金投资者参与治理分析 |
3.1 基金投资者的绿色治理角色与影响 |
3.1.1 基金投资者的绿色治理角色定位 |
3.1.2 基金投资者的绿色治理影响内容 |
3.2 基金投资者的绿色治理参与动机 |
3.2.1 基金投资者参与绿色治理的经济型动机 |
3.2.2 基金投资者参与绿色治理的社会型动机 |
3.2.3 基金投资者参与绿色治理的博弈分析 |
3.3 基金投资者网络的治理机制 |
3.3.1 投资者网络的发展脉络 |
3.3.2 基金投资者网络的构建动因 |
3.3.3 基金投资者网络的治理机制 |
3.4 基金投资者网络的构建 |
3.4.1 基金投资者网络定义 |
3.4.2 网络中心度 |
3.4.3 网络构建 |
第4章 基金投资者参与绿色治理的模型分析与检验 |
4.1 基金投资者模型分析 |
4.1.1 现实背景 |
4.1.2 基金投资者参与绿色治理的模型建立 |
4.1.3 基金投资者参与绿色治理的模型分析 |
4.1.4 主要结论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3.3 基金投资者持股对公司价值支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金投资者网络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3.2 基金投资者网络的匹配检验 |
5.3.3 基金投资者网络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
5.3.4 进一步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金投资者网络、压力机制与公司社会责任 |
6.1 研究假设 |
6.1.1 基金投资者与公司社会责任 |
6.1.2 投资者网络的治理机制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6.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3.3 基金投资者网络资源与公司社会责任 |
6.3.4 基金投资者网络压力的调节作用 |
6.3.5 进一步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金投资者网络、信息资源与投资效率 |
7.1 研究假设 |
7.1.1 基金网络、网络信息与投资效率 |
7.1.2 投资者经济收益的治理机制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7.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7.3.3 基金投资者网络资源与投资效率 |
7.3.4 基金投资者经济动机的调节作用 |
7.3.5 进一步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实践启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五、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代理成本理论 |
四、行为金融理论 |
第二节 期权定价理论 |
一、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 |
二、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定价方法 |
三、B?S期权定价方法 |
四、有限差分方法 |
第三节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
一、股权激励的信息量及原则 |
二、股权激励投入效果与产出效果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 |
二、股权激励的发展 |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基本模式及特点分析 |
一、股票期权模式 |
二、限制性股票 |
三、股票增值权 |
四、股权激励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法则 |
第四节 行权定价现存的问题及改进 |
一、相关条例中有关行权价格修订前后的对比 |
二、股权激励行权定价中的现存问题 |
三、行权定价研究的改进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权价格、努力程度与风险承担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经典委托代理模型 |
一、模型假设和参数设定 |
二、已有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引入股权激励项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
一、模型改进的思路 |
二、模型假设 |
三、参数的设定 |
四、博弈模型分析 |
第三节 经典模型和改进模型结果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股权激励行权定价模型与测算运用 |
第一节 现有的行权定价方法 |
一、固定价格定价法 |
二、基于EVA的相对业绩可变价格定价法 |
第二节 单指数化行权定价模型 |
一、单指数期权行权定价模型 |
二、单指数相对化期权定价 |
第三节 指数化定价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股票价格的指数化分解 |
二、指数化定价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参数对行权价格的影响规律分析 |
一、相关系数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二、无风险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三、股票价格波动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四、指数波动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五、股票红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六、指数红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
第五节 定价公式的敏感性分析 |
一、敏感性分析公式 |
二、△值的对比分析 |
三、关于指数相关性的新的敏感性指标 |
第六节 多指数行权定价模型 |
一、多指数绝对定价模型 |
二、多指数相对定价模型 |
第七节 多种定价方法的实例结果对比 |
一、实例回顾 |
二、实例结果计算与输出 |
三、结果分析 |
四、实例启示 |
五、相关系数对多指数定价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权定价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的处理 |
二、行权价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行权价格的构建、激励效果指标的选取与控制变量的设定 |
第二节 行权价格指标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
一、理论分析、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二、确定价等价分析 |
三、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设定 |
四、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
五、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六、回归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行权价格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二、盈余管理的计算 |
三、行权价格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四、回归结果分析及模型稳健性说明 |
第四节 行权价格与公司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二、模型选择 |
三、行权价格与创新能力的回归及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安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案例 |
第一节 安徽科大讯飞公司股权激励 |
一、科大讯飞公司概况 |
二、科大讯飞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
三、股权激励期权数量及行权价格的调整办法 |
第二节 指数化行权定价的改进与对比 |
一、行权价格指数化改进的原因 |
二、指数化定价的参数计算 |
三、指数化行权价格表现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一、已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项目 |
附录 |
附录A:敏感性分析(R程序) |
附录B:单指数、多指数分析(R程序) |
附录C: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及内生性检验(STATA) |
附录D:盈余管理(参与行业特征回归方程的行业、年行业样本数) |
附录E:盈余管理计算(R程序) |
致谢 |
四、概念上市: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D]. 吴玉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2]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D]. 郑忱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复杂网络视角下银行市场风险传递影响研究[D]. 杨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基于深层卷积网络的概念股分类机制研究 ——股票的媒体导向分类和产品导向分类[D]. 胡靖松. 厦门大学, 2019(02)
- [5]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D]. 邢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动机、进入模式和创新绩效[D]. 张洁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7]多维邻近视角下独立董事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绩效管理研究[D]. 晁艺璇. 青岛大学, 2019(02)
- [8]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研究[D]. 张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9]基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绿色治理影响研究[D]. 齐鲁骏.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10]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何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