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高速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葛颖[1](2021)在《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指出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字乡村”等工作相继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8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从业主体迅速增加,截止到2019年农村网店达到138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农产品上行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3975亿元。我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技术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拉动农产品上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是否实现了带动农产品上行、扩大农户的消费需求、壮大县域经济的初衷?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提档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指标为例,识别了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回答以下问题:电子商务影响农户行为的机理是怎样的?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电子商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陈述如下:(1)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因此识别农户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上,无论农户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倾向于采纳电子商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使其采纳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仅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中的通讯支出对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的主观解释表明,农户电子商务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电商采纳行为。(2)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制约了全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中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户的消费,基于微观农户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促农户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电子商务不仅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非生产性消费又可以提高农户的家庭生活性消费;通过增加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来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3)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分析发现,电子商务节省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原县农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多方式规避了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性,抓住政策机会,利用农户熟知的社群电商成功销售农产品;此外,电子商务通过扩大市场、提高农产品单位价格、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种植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以及羊群效应推动农产品上行。(4)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准确评估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运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电子商务是否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影响,结果显示,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匹配倍差法检验后依然成立;示范项目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显着,但对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最为显着,县域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导,优化了县域产业结构;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大于东部沿海地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市场与不确定条件下的跨期消费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机理,同时运用内蒙古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既丰富了不确定条件下跨期消费理论在电子商务促消费方面的应用,又拓展了电子商务促消费领域农户微观视角的定量研究。第二,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解释电子商务对农户销售农产品行为的影响,以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进行分析,发掘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内在逻辑,全面揭示农户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第三,提出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实证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顾伟忠[2](2021)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正席卷世界,全球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在数字经济的催化下,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层出不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空间,注入了新动能。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转换增长动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期。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站在数字经济时代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交汇期,“理顺经济发展内在逻辑和把握经济增长关键抓手”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必答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剖析问题—机制分析—模型构建—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的研究路径展开,工作内容如下: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论文第1章和第2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创新之处、文献综述以及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理论和机制分析等内容。本部分首先抛出“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这一主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基于现实需要和学界研究脉络阐述本文研究主题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开展文献综述,以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路径转型→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路径关系为思路聚焦相关经典文献,在说明本文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研究必要性,并阐述了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同时,为能清晰界定本文研究边界,梳理已有理论并总结了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数字技术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抓手和路径等内容,为本文后续的数理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作基础铺垫。最后,从理论研究角度,基于传统的C-D模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背景,以优化模型分别分析了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系统稳态,得出数字经济稳态更优的结论。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论文第3章至第6章。本部分研究层层深入,一是率先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动态视角下研究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总量增长具有较强支撑作用,并且能够与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正向反馈循环机制,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二是通过构建TVP-VAR、PSTR等模型从多维度聚焦新旧动能发展特征的比较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抓手突破数字应用落地和充分利用传统经济基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基于以上研究,从数字经济自身增长机理切入,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本部分从宏观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包含生产、消费、政府三个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数理模型解释不同类别的数字技术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差别。进而,通过构建非线性MS-AR模型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与趋势。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自身发展路径复杂,针对不同层次的数字技术与使用对象,要采取差异化的实施手段和建设规划,数字经济主要从改变发展方式、增长结构与动能转换三个途径助力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结论和展望。第7章基于前文研究内容,系统梳理全文研究脉络,结合理论研究、机制分析、数理模型分析、现状分析及实证分析等研究结果,对前文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提炼与深化,并提出论文可能存在的不足,最后做出研究展望。本研究梳理了数字经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总结了我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改进的索洛-斯旺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指出数字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及政府采用多种方式支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据此提出面向数字时代我国加快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有效路径,可以为不同地区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推动高质量、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提供数理参考和量化依据。
林晶[3](2021)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就业矛盾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就业对“十四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劳动力市场分割、社会资本和技术变革等理论的基础上,梳理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理论逻辑;在宏观层面,利用统计数据纵向和横向比较,我国数字化进程与就业质量现状;在微观层面,围绕劳动收入、工作时间、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等四个维度,从技术进步视角出发,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选取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的五个代理指标:移动电话基站数、光缆线路长度、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移动网络流量和域名数,利用MLM多层线性模型,展开数字基础设施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从技能视角出发,基于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利用OLS和Logit模型,实证测度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稳健性检验得到以下结论:在劳动收入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对收入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工作时间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与工作时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有利于缩减工作时间;在工作稳定性维度上,劳动者工作稳定性的提升,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不同步;在社会保障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呈负相关关系,但是,随着互联网使用普及程度提高,劳动者受到的社会保障程度在不断完善。进一步根据教育、年龄、户口、婚姻和性别等人口学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收入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样本、50岁及以上样本和农业户口样本具有更强的收入效应;在工作时间维度上,互联网使用对减少高学历样本、男性样本、非农业户口样本和不在婚样本工作时间的促进作用更突出。在工作稳定性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的负效应更集中在低学历样本和不在婚样本。在社会保障维度上,无论是从医疗保险还是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来看,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与低学历样本、女性样本和不在婚样本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呈现出更强的负相关性。相比农业户口样本,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对非农业户口样本的社会保障程度的影响呈现向好趋势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使用;第二,探索灵活用工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驱动就业质量改善;第四,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第五,转变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质量的政策地位;第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第七,完善制度保障,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
李荣胜[4](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龙颖[5](2020)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中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交互式多媒体、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等新业务的兴起,全球互联网流量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络接入带宽的需求日益剧增,从而对宽带接入系统发展提出了大容量和低延迟要求。考虑到在提升宽带光接入系统带宽容量的同时,要确保接入信号收发及传输性能尽可能不下降,因此在宽带接入系统中对若干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方式和传输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合实际应用十分必要;此外,采用改进后的新型调制格式形成的宽带接入信号不仅能提升系统频带利用率,还能优化相关光电子器件配置,因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对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宽带光接入系统(包括光纤接入系统、自由空间光(FSO)接入系统和光纤承载射频(RoF)接入系统)的应用特性;然后,研究了若干新型调制格式(包括双二进制(DB)、脉冲幅度调制(PAM)、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调制解调原理;最后,对上述新型调制格式做了相应改进并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对接入信号的收发及传输性能展开了仿真或实验研究。本文提出并证明了一种使用低通滤波器的双二进制下行链路接入系统方案,成功实现了20km单模光纤的传输过程;提出并研究了一种10Gb/s DP-DB光纤融合FSO接入系统方案,分析比较了采用三种传输方式(背靠背、50km SMF和50km SMF+100m FSO信道)传输时的系统收发和信号传输特性;研究了应用不同放大方案(前置放大、混合放大以及后置放大)的DP-DB FSO接入系统性能,对不同放大方案下DP-DB信号的接收眼图进行对比,并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比较了接收信号的差异;设计并证明了基于8-PAM光信号的光纤接入系统方案,进行了8-PAM信号的产生和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8-PAM信号不仅能有效提升接入信号的频带利用率,而且当接收信号误码率为10-3时,其接收机灵敏度值为-16.5dBm;给出并证明了一种32QAM-OFDM-PON接入系统新方案,成功在42km单模光纤上传输了不同子载波数的5Gb/s 32QAM-OFDM下行链路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具有128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比64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的频谱效率更高,且其峰均比值和计算复杂度也比256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低,更适合作为实际应用的接入信号。
陆洋[6](2018)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宽带接入网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与关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兴起也给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宽带接入网依然是通信网发展的瓶颈之一,选用适当的接入网技术高效地进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部署是解决如今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本文围绕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展开实践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综述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合理运用接入网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宽带接入技术架构,对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在传输效率、传输方式、部署成本、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特性;(2)分析研究了FTTH技术的典型方案和部署原则,从网络结构对FTTH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OLT、ONU和ODN的功能和具体的部署策略,分析说明了FTTH所适用的应用场景;通过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模,提出了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的多种建设方案模型;(3)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设计实现了淮阴师范学院两个校区的宽带接入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接入层OLT、BRAS设备、网管系统、双机热备和光猫的部署。详细阐述了工程施工可行性、施工方法及施工验收测试结果。
张陆晶[7](2019)在《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宽带战略的实施部署以及骨干网络光纤化进程的加快,接入网技术的进步成为了促进有线宽带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广泛铺设的有线同轴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充分利用,发挥其学术与经济价值。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解决方案是针对我国有线同轴网络特性研发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EOC(Ethernet Over Coax)接入解决方案,目前已达到千兆级别接入能力。但随着4K/8K、VR/AR等大带宽低延迟业务的发展,用户对于多样化、极致网络服务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与制定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的技术标准势在必行。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部分:在HINOC2.0技术体制基础上,设计并提出满足同轴特性的万兆宽带接入MAC层解决方案、实现万兆同轴接入MAC层仿真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万兆同轴接入MAC层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首先在深入学习HINOC2.0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对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各项考察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并提出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MAC层结构划分、MAC层帧类型和帧结构、Pd周期和MAP周期的结构规划,并基于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多信道绑定机制和多profile传输模式,以及一种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随后基于MAC层协议仿真平台设计实现万兆同轴接入MAC层仿真系统,具体包括HB和HM的内部逻辑结构、Pd和MAP周期的规划、数据传输机制、多信道绑定、多profile传输模式以及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的具体实现。最后基于仿真系统对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详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方案能够满足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对系统吞吐量、平均时延和时延抖动、带宽分配粒度、频谱效率以及信道利用率等各项指标的考察要求;多信道绑定机制在系统中高低带宽用户共存时可以更精细粒度地为节点分配信道,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多profile传输机制可以将多个HM的下行数据统计复用,从而缩短下行等待时延;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可以有效减少节点在竞争接纳机会过程中的冲突次数,同时通过一次竞争即可按顺序接纳多个HM节点,避免了因多次竞争造成的时间浪费。综合来看,所设计的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能够达到万兆级别接入速率,且具有超低时延、超高频谱效率以及超精细带宽分配粒度等优势,可以为后期制定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祁齐[8](2019)在《新型光电缆OPLC技术应用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OPLC(Optical Fiber Composite Low-voltage Cable)即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一种新型光电缆。OPLC技术是一个统称,它包含了光电复合技术、高速接入技术、多元用户供需互动技术等,OPLC技术是通信和电力技术的双重革新,也是一种通信基础设施共享的技术,成为实现能源互联网、解决四网融合、保证5G技术顺利应用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在OPLC技术应用成本的微观分析基础上,借助投入产出模型,比较分析传统技术实施情景下与OPLC技术实施情景下中间部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总产出变动影响因素。传统技术的经济效应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用于OPLC技术应用,本文重新建立了一套指标评价体系,对传统技术应用和OPLC技术应用的经济效应进行定量评价。传统自上而下的技术采纳模型难以解释个体需求行为,本文从电信运营商个体行为出发进行机制设计。结果表明:第一,OPLC技术应用项目的平均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传统技术应用项目,且从长远来看,OPLC技术应用的成本优势明显高于传统技术应用。第二,2012年技术替代使得86%的部门对其他上游产业的波及作用减弱;技术替代使得90%的部门对其下游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减弱。2015年技术替代使得86%的部门对其他上游产业的波及作用减弱,短期内的技术替代并没有使所有部门的后向波及作用增强,反而产生负向作用;技术替代也使得50%的部门对其下游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减弱,所以短期内的技术替代并没有使所有部门的前向需求感应程度增强,反而产生负向作用,但是这种负向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在减弱。技术替代后,有20个部门从2012年到2015年的总产出增加值更高,只有2个部门总产出的增加值变低,分别为“住宿和餐饮业”和“卫生和社会工作”,说明OPLC技术有利于大多数部门总产出的增加。第三,OPLC技术应用和传统技术应用关于经济效应目标的灰色关联度矩阵为(0.7934,0.511),OPLC技术应用产生了更多的正向经济效应。第四,电信运营商采纳何种技术与电信运营商对技术的市场占有率控制能力△和电信运营商的预期长度P密切相关。利润函数是关于△的单调递增函数。预期与利润的关系不确定,需用概率表示,这个概率大小与电信运营商对技术的市场占有率控制能力△密切相关。想要推进OPLC技术的应用,必须找到各电信运营商对技术的市场占有率控制能力的均衡点。
王拴祥[9](2019)在《RFoG双向光纤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关键设备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世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衍生的多媒体业务呈几何级爆炸增长,我国对于宽带速率要求也随之不断增高,100Mbps的宽带速率已经是基本要求,500Mbps接入速率的服务已经面市,政府总理的报告中也多次提及宽带业务要提速降费,因此,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Cable Modem体系为有线电视双向网服役的时间已经有20多年了,是有线电视双向业务网建设的最佳方案。其采用的DOCSIS3.0标准能提供下行1.6Gbps、上行240Mbps的高接入带宽。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是一种基于该体系和标准的光传输网络结构,利用RFoG技术进行网络扩容升级是众多解决方案中最经济高效的。本文深入研究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相关的各项技术和标准,针对传统RFoG扩容方案的常见故障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新的网络升级改造方案,并针对关键设备制定开发方案,完成设备开发。之后将研究的新方案和关键设备部署到试点的现有RFoG网络中进行测试验证,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总结了一套可推广部署的升级版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技术方案和应用技术规范。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传统RFoG扩容系统问题进行现场摸排。在DOCSIS3.0标准体系下启用上下行多频点绑定功能后,会出现反向通道载噪比和误码率指标明显下降等问题,导致系统稳定性明显降低。主要原因一是该网络在多频点回传时发生了OBI光差拍干扰问题,从而影响了反向信号质量,二是宽带用户数已经明显超过了网络服务组的承载能力。然后,针对以上问题原因,制定了升级版的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方案。一是每个反向服务组选用CWDM标准的不同光波长,这样即使多个光工作站同时发光也不会产生OBI问题,二是根据业务公式计算出合理的服务组规模来满足更高渗透率的业务需求,让网络不再拥塞。并且,针对FTTB和FTTH两种结构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方案,计算并规定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技术参数,使得该网络方案能适应国内的大中小城市部署环境要求。其次,开发了一款新型RFoG光工作站,以适应国内的应用需求并降低成本。满足整体方案所制定的反向CWDM回传波长要求,发送光功率和覆盖能力要求。新设备的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C/N≥52dB,C/CSO≥65dB,C/CTB≥70dB,反向频宽扩展到85MHz,能提供更大的反向回传带宽。最后,将升级版接入方案和新型设备应用到试点项目现场进行试运行。经过三个月的持续监测,网络运行非常稳定,反向回传信号的信噪比由26dB提升到37dB以上,误码率水平全面提高,极大提高了接入带宽、承载能力和网络品质。本文所研发的RFoG双向光工作站是非常适合新形势和新需求的,既能成为试点地区未来大面积推进网络改造实现FTTB的最佳解决方案,也适合推广到全国各地采用了Cable Modem体系的广电网络,具有较强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
刘留,裘陈成,刘叶,韩柏涛,李铮,周涛[10](2019)在《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张,交通技术的新变革也正渐渐冲破桎梏.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技术,可实现磁悬浮列车在接近真空的低压管道中高速运行.由于轮轨摩擦和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因此高速飞行列车理论速度可达4 000 km/h.本文基于最新的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针对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无线宽带接入应用场景,尝试思考一套有效解决超高速移动无线宽带接入的理论与增强技术体系.初步在真空管无线接入、新型漏泄波近场耦合等方面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为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的宽带接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新型高速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高速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1.2.2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及资料来源 |
1.5.1 二手数据资料 |
1.5.2 实地考察与访谈资料 |
1.5.3 问卷调查数据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其他相关概念 |
2.1.3 相近概念之间的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市场均衡理论 |
2.2.6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1 内蒙古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变化 |
3.1.2 内蒙古农村电商规模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
3.2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
3.2.1 政策支持 |
3.2.2 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
3.2.3 示范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3.3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农户网购程度 |
3.3.3 农户网购技能熟练度 |
3.3.4 农户网购平台 |
3.3.5 农户网购原因 |
3.4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农村电商的推动政策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
3.4.2 配套资金的下放与使用不合理 |
3.4.3 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作用未充分发挥 |
3.4.4 冷链物流的高成本限制了农产品上行 |
3.4.5 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不利于农产品上行的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 |
4.1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理论模型 |
4.1.1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消费者电商采纳分析 |
4.1.2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生产者电商采纳分析 |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
4.2.1 人力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2.2 社会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采纳电子商务行为描述性分析 |
4.4.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4.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4.4.4 农户不愿意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1.1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机理 |
5.1.2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机理 |
5.2 模型与数据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构建 |
5.2.3 数据说明 |
5.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基本模型的回归分析 |
5.3.3 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 |
6.1 相关文献综述 |
6.1.1 有关的经济学解释 |
6.1.2 有关的文献综述 |
6.2 研究方法与案例来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来源 |
6.3 案例分析 |
6.3.1 电子商务改变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机理 |
6.3.2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 |
6.3.3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 理论分析 |
6.4.1 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模式 |
6.4.2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
7.2.1 模型选择 |
7.2.2 数据来源 |
7.2.3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倍差法的前提假设条件 |
7.3.2 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示范项目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 |
7.3.5 地区异质性检验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 |
8.1.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电子商务采纳行为 |
8.1.3 电子商务提升了农户的家庭消费 |
8.1.4 电子商务成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新载体 |
8.1.5 电子商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效果显着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 |
8.2.2 积极完善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基础体系 |
8.2.3 加大对普通农民电商知识的宣讲 |
8.2.4 基于已有产业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
8.2.5 “引进+培育+合作”吸引电子商务人才 |
8.2.6 依托电子商务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
8.3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分析 |
2.1.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共词分析 |
2.1.2 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
2.2 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增长内涵文献综述 |
2.2.2 经济增长方式文献综述 |
2.2.3 经济增长测度方法文献综述 |
2.3 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文献综述 |
2.3.1 经济增长路径文献综述 |
2.3.2 经济增长路径转型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2.4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路径的文献综述 |
2.5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理论基础 |
2.6 数字经济系统稳态的理论分析 |
2.6.1 传统经济背景下的经济系统稳态分析模型优化 |
2.6.2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系统稳态分析数理模型构建 |
2.6.3 两种背景下的经济系统稳态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济增长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性分析 |
3.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
3.2 经济总量与数字经济发展 |
3.3 经济活力与数字经济发展 |
3.4 经济效率与数字经济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动态效应 |
4.1 经济增长传统动能的动态效应 |
4.1.1 TVP-VAR模型构建及说明 |
4.1.2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 |
4.1.3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
4.1.4 经济增长传统动能特征 |
4.2 数字经济下经济增长新动能分析 |
4.2.1 科技创新能力 |
4.2.2 数字技术应用 |
4.2.3 经济增长新动能特征 |
4.3 经济增长新动能作用机制的省域异质性检验 |
4.3.1 PSTR模型构建及说明 |
4.3.2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经济增长路径理论解析 |
5.1 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数字经济一般均衡模型构建 |
5.1.1 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数字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假设 |
5.1.2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生产侧的作用路径分析 |
5.1.3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消费侧的作用路径分析 |
5.1.4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政府的作用路径分析 |
5.2 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技术的数字经济投入产出分析 |
5.2.1 第一层技术投入的产出效应 |
5.2.2 第二层技术投入的产出效应 |
5.2.3 第三层技术投入的产出效应 |
5.3 数字经济增长路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
6.1 Markov区制转移模型构建 |
6.2 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分析 |
6.3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
6.3.1 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
6.3.2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
6.3.3 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基建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 |
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充分就业也要就业质量 |
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与就业质量紧密相关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研究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就业质量的概念与测量 |
第二节 就业质量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就业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就业质量研究的实证基础 |
第三节 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理论机制 |
一、数字基础设施的内涵 |
二、技术变革理论 |
三、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数字化进程与就业质量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数字化进程 |
一、数字经济的起源 |
二、数字经济的内涵 |
三、数字经济的特征 |
四、我国与主要国家的数字化发展经验 |
第二节 我国就业质量现状 |
一、就业质量的纵向比较 |
二、重点群体的就业质量特征 |
三、就业质量的区域差异 |
四、就业质量的国际比较 |
第四章 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就业质量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指标说明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说明 |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异质性分析 |
一、教育组别 |
二、性别组别 |
三、年龄组别 |
四、户口组别 |
五、婚姻组别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来源 |
三、变量说明 |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一、互联网使用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
二、互联网使用对工作时间的影响 |
三、互联网使用对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
四、互联网使用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
第四节 人口学变量分组回归分析 |
一、教育组别 |
二、年龄组别 |
三、性别组别 |
四、户口组别 |
五、婚姻组别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使用 |
二、探索灵活用工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驱动就业质量改善 |
四、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
五、转变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质量的政策地位 |
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
七、制度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后记 |
第一节 研究展望 |
第二节 致谢 |
在学期间部分学术成果 |
(4)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宽带光接入系统 |
1.2.2 新型调制格式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2 新型调制解调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的应用特性 |
2.1 宽带光接入系统技术研究 |
2.1.1 光纤接入技术 |
2.1.2 自由空间光接入技术 |
2.1.3 光纤承载射频接入技术 |
2.2 新型调制解调技术 |
2.2.1 双二进制调制与解调 |
2.2.2 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 |
2.2.3 正交幅度调制与解调 |
2.2.4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与解调 |
2.3 小结 |
3 双二进制接入系统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 |
3.1 双二进制光纤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2 DP-DB光纤融合FSO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3 不同光放大方案的DP-DB FSO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4 PAM及OFDM接入系统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 |
4.1 PAM信号及OFDM信号概述 |
4.2 8PAM光纤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4.3 32QAM-OFDM-PON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
其他 |
致谢 |
(6)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宽带接入技术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宽带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
2.1 宽带接入技术架构 |
2.2 ADSL接入技术 |
2.2.1 ADSL技术特点与性能 |
2.2.2 ADSL接入方式 |
2.2.3 ADSL调制原理 |
2.2.4 ADSL接入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3 光纤接入技术 |
2.3.1 光纤接入方式的特点与结构 |
2.3.2 PON技术结构与特点 |
2.3.3 EPON接入技术 |
2.3.4 GPON接入技术 |
2.3.5 EPON与 GPON的对比 |
2.3.6 光纤接入技术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4 HFC接入技术 |
2.4.1 CATV网络简介 |
2.4.2 HFC宽带接入技术 |
2.5 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
2.6 无线接入技术 |
2.6.1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类 |
2.6.2 无线接入技术的优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方案分析 |
3.1 基于GPON的 FTTH网络结构 |
3.2 基于GPON的 FTTH部署规划 |
3.2.1 OLT部署 |
3.2.2 ONT/ONU部署 |
3.2.3 ODN部署 |
3.3 FTTH场景方案模型 |
3.3.1 新建多层住宅方案模型 |
3.3.2 新建高层住宅方案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技术工程实践 |
4.1 淮阴师范学院FTTH接入方案设计 |
4.1.1 网络拓扑结构及设计思路 |
4.1.2 接入层OLT |
4.1.3 BRAS设备 |
4.1.4 网管系统 |
4.1.5 双机热备部署方案 |
4.1.6 设备面板 |
4.1.7 光猫 |
4.2 宽带线路工程实施 |
4.2.1 宽带线路工程概况 |
4.2.2 工程施工方案 |
4.2.3 分布施工方法 |
4.3 宽带线路工程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HINOC2.0 MAC层协议介绍 |
2.1 概述 |
2.2 HINOC2.0 MAC层技术规范 |
2.2.1 组网方式 |
2.2.2 系统协议栈 |
2.2.3 MAC层帧类型 |
2.2.4 信道分配机制 |
2.2.5 节点接纳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设计 |
3.1 概述 |
3.2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关键技术指标 |
3.3 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
3.3.1 指标需求分析 |
3.3.2 其他需求分析 |
3.4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 |
3.4.1 MAC层结构划分 |
3.4.2 MAC层帧类型 |
3.4.3 Pd周期和MAP周期 |
3.4.4 多信道规划 |
3.4.5 多信道绑定 |
3.4.6 多profile传输模式 |
3.4.7 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 |
3.5 方案合理性验证 |
3.5.1 吞吐量 |
3.5.2 平均时延 |
3.5.3 带宽分配粒度 |
3.5.4 频谱效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MAC层仿真系统设计 |
4.1 概述 |
4.2 MAC层基础仿真平台 |
4.2.1 离散事件调度器 |
4.2.2 定时器和流量生成器 |
4.2.3 队列管理 |
4.2.4 分布式信道状态标记 |
4.2.5 PHY层事件运转流程 |
4.2.6 统计模块 |
4.2.7 仿真平台总体结构 |
4.3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MAC层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1 HB内部结构设计 |
4.3.2 HM内部结构设计 |
4.3.3 Pd、MAP周期规划 |
4.3.4 多信道绑定功能实现 |
4.3.5 多profile传输模式功能实现 |
4.3.6 节点接纳机制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仿真参数设置 |
5.2.1 MAP周期设置 |
5.2.2 Pd周期设置 |
5.2.3 其他参数设置 |
5.3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协议性能分析 |
5.3.1 吞吐量 |
5.3.2 时延与时延抖动 |
5.3.3 信道利用率 |
5.4 多信道绑定功能验证 |
5.5 多profile传输模式功能验证 |
5.5.1 功能验证 |
5.5.2 下行时延分析 |
5.6 节点接纳机制 |
5.6.1 平均冲突次数与平均接纳时延 |
5.6.2 与HINOC2.0 接纳机制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型光电缆OPLC技术应用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OPLC技术的研究 |
1.2.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1.2.3 产业关联效应研究 |
1.2.4 基础设施技术共享研究 |
1.2.5 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方法 |
2.1 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
2.1.1 全生命周期成本基础理论 |
2.1.2 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 |
2.2 投入产出理论 |
2.2.1 投入产出理论概述与模型基本结构 |
2.2.2 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 |
2.2.3 前向和后向波及效应 |
2.3 结构分解模型 |
2.3.1 结构分解分析基本原理 |
2.3.2 两因素结构分解分析 |
2.4 灰色系统模型 |
2.4.1 灰色系统模型概述 |
2.4.2 灰色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OPLC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
3.1 OPLC技术的通信市场需求现状 |
3.1.1 通信业务总量增长 |
3.1.2 互联网用户市场扩大 |
3.1.3 互联网接入流量翻倍增长 |
3.1.4 高速网络需求增长 |
3.2 OPLC技术与传统技术应用成本比较 |
3.2.1 OPLC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概述 |
3.2.2 OPLC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成本分析 |
3.2.3 短周期传统技术项目与OPLC技术项目成本对比 |
3.2.4 长周期传统技术项目与OPLC技术项目成本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OPLC技术应用的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情景划分 |
4.2 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4.2.1 “土木工程建筑”部门产业关联分析 |
4.2.2 “光纤电缆、输配电及通信设备”部门产业关联分析 |
4.2.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部门产业关联分析 |
4.3 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
4.3.1 四种情景下后向波及效应分析 |
4.3.2 四种情景下前向波及效应分析 |
4.4 结构分解分析 |
4.4.1 四种情景下总产出变动分析 |
4.4.2 四种情景下分行业技术效应贡献变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OPLC技术应用的经济效应评价 |
5.1 OPLC技术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OPLC技术应用的经济效应评价模型构建 |
5.2.1 AHP模型构建 |
5.2.2 灰色评价模型构建 |
5.3 整体结果分析 |
5.3.1 直接经济效应评价 |
5.3.2 间接经济效应评价 |
5.3.3 经济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OPLC技术采纳策略分析 |
6.1 问题描述及模型构建 |
6.1.1 OPLC技术采纳问题描述 |
6.1.2 内生技术优化模型构建 |
6.2 OPLC技术采纳策略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市场占有率控制能力对OPLC技术采纳的影响 |
6.2.2 预期对OPLC技术采纳的影响 |
6.3 OPLC技术采纳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投入产出表部门划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RFoG双向光纤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关键设备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1.1.2 全球固定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 |
1.1.3 国内固定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线电视网络由单向发展到双向 |
1.2.2 Cable Modem双向网结构 |
1.2.3 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及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分析 |
2.1 DOCSIS技术标准 |
2.1.1 DOCSIS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
2.1.2 DOCSIS3.0 技术标准 |
2.2 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 |
2.3 RFOG双向光工作站 |
2.4 光差拍干扰OBI |
2.5 传统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应用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故障信息采集 |
3.1.2 故障原因分析和需求 |
3.2 传输结构设计 |
3.2.1 反向回传光链路设计 |
3.2.2 FTTB传输架构设计 |
3.2.3 FTTH传输架构设计 |
3.3 双向光工作站设计 |
3.3.1 FTTB型双向光工作站性能指标 |
3.3.2 FTTB型双向光工作站开发设计 |
3.3.3 FTTH型双向光工作站性能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方案及关键设备的功能参数测试 |
4.1 FTTB型光工作站回传关键指标测试 |
4.2 FTTB反向传输结构性能参数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指标对比 |
5.1 采用新RFOG设计方案进行现网升级改造 |
5.2 升级后系统指标测试 |
5.3 指标测试及对比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飞行列车的无线通信需求 |
1.1 面向列车控制的安全类数据 |
1.2 面向乘客的非安全类数据 |
2 高速飞行列车无线通信的特点 |
3 传统无线接入适用性分析 |
3.1 卫星接入 |
3.2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接入 |
3.3 WiMAX |
3.4 WLAN |
3.5 漏泄波导 |
3.6 38G无线电系统 |
3.7 现有无线通信系统 |
4 高速飞行列车的无线接入架构 |
4.1 总体车地接入架构 |
4.2 基于Ro F的地面接入网 |
4.3 车内网 |
4.4 真空管道内部覆盖网 |
5 将来的工作 |
6 结语 |
四、新型高速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葛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研究[D]. 顾伟忠.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D]. 林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5]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D]. 龙颖.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6]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D]. 陆洋.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7]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D]. 张陆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新型光电缆OPLC技术应用的经济效应研究[D]. 祁齐.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4)
- [9]RFoG双向光纤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关键设备的开发[D]. 王拴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通信技术[J]. 刘留,裘陈成,刘叶,韩柏涛,李铮,周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