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肾损害,主要为小动脉性肾硬化。据美国1998年初的一项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在回顾过去的10年发现,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高血压造成ESRD的患病率高达28.5%,仅次于糖尿病肾病(34%)。我国一项针对终末期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调查显示,在我国,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在终末肾衰竭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因中,分别占第2位(14.8%)及第3位(8.9%)。高血压肾损害在中医的文献中并无确切的病名与之相对应,目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导致肾损害的中医理论及治疗也报道甚少,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证型究竟呈现什么样的分布规律,至今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对195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学症状进行观察统计,旨在总结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及分布规律,为我们对提高该病中医辨证规律的认识,更好的应用中医辨证手段有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高血压肾损害中医临床证候调查量表,对每个入选病例均填写该证候调查量表;以搜集到的北京地区多家医院195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1.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9个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临床类证候分类;2.患者性别在11个公因子上的分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627>0.05);患者的年龄及病史在11个公因子上的分布是否有差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1.在所研究的高血压肾损害病例中类脾肾两虚,瘀血阻络证所占比例较最大,其次为类痰湿壅盛证及类瘀血证,提示高血压肾损害与脾肾亏虚及瘀血、痰湿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临床上制定相关治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2.在所研究的病例中正气不足以脾虚、肾虚最为多见,邪实因素主要涉及瘀血、痰湿,故该研究认为高血压肾损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脾肾两虚,标实主要涉及瘀血和痰湿,其主要病位在脾、肾,涉及心、肝两脏,主要的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两虚,痰瘀阻络;3.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类证侯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及高血压病史是否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高血压肾损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综述二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证候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证候学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页: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 附表1 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证候调查表
  • 附表2 各症状出现的频率及百分比
  • 附表3 标准化得分系数矩阵
  • 附表4 公因子方程
  • 附表5 每个患者相应的标准化得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