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从外部形态、解剖、生理三方面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及杂交子代进行分析,探讨其差异性。形态调查结果表明:俄罗斯沙棘为母本的杂交子代要好于中国沙棘为母本的杂交子代。不同杂交组合及组合内个体间均有显著差异存在。组合内个体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棘刺性状上;组合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果实的纵、横径、百果重、果形系数等性状上。果实解剖结果表明:沙棘果实由萼筒、果皮、种皮、胚 4 部分组成;萼筒发育成可食用的部分;果实类型不是坚果,而属于特殊果实类型。果实生长发育呈“S”曲线。果实分化快慢:俄罗斯沙棘>杂交子代>中国沙棘;生长期长短:中国沙棘>杂交子代>俄罗斯沙棘。生理研究表明:杂交子代 SOD、POD 含量不低于亲本;三个品种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俄罗斯沙棘呈“双峰型”,中国沙棘、杂交子代呈“单峰型”;全天蒸腾速率以俄罗斯沙棘最大,中国沙棘最小;胞间 CO2浓度日变化三者相同,均在 14:00 达到最小值;全天气孔导度以俄罗斯沙棘最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种不同生境中国沙棘种子内生细菌的多样性[J]. 生态学报 2020(15)
- [2].中国沙棘花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3].中国沙棘与丰宁雄叶中芦丁含量的比较[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5)
- [4].干旱胁迫对青海野生中国沙棘生理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3)
- [5].黑河上游灌丛建群种中国沙棘自由授粉子代父本分析和花粉流[J]. 植物科学学报 2019(02)
- [6].中国沙棘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6)
- [7].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及杂交子代光合特征比较研究[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1(03)
- [8].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sp.sinensis Rousi)的开花特性及风媒传粉距离的检测[J]. 生态学报 2008(06)
- [9].3个中国沙棘优良品种扦插技术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19(04)
- [10].干旱对2种沙棘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3)
- [11].岷江上游中国沙棘土壤碳氮磷对海拔的响应及其计量特征[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5)
- [12].中国沙棘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青海农林科技 2009(04)
- [13].中国沙棘籽粕中2个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J]. 中草药 2013(01)
- [14].不同品种大果沙棘栽培试验[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0(04)
- [15].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山西不同地区引种试验[J]. 山西林业科技 2017(01)
- [16].中国沙棘雌株扦插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0)
- [17].超声波辅助提取中国沙棘浆果多酚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7(06)
- [18].《中国沙棘》一书已出版发行[J]. 沙棘 2008(01)
- [19].不同沙棘品种间芦丁含量的比较[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2)
- [20].2个不同海拔中国沙棘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8)
- [21].川西高原退化草地的中国沙棘生长及土壤养分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3)
- [22].不同月份中国沙棘叶芦丁含量比较[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4)
- [23].沙棘植物不同地理区域克隆生长情况对比[J]. 南方农业 2016(06)
- [24].中国沙棘叶黄酮类成分与生态因子相关性及其生态适宜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0)
- [25].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对中国沙棘雌株嫩枝扦插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 [26].ABT新剂型中国沙棘扦插育苗[J]. 青海农林科技 2009(02)
- [27].核型分析技术在沙棘品种进化研究中的应用[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28].青海野生中国沙棘P5CS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5)
- [29].西宁地区大果沙棘不同基质苗木繁殖试验[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30].高寒干旱山区大果沙棘适应性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