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更加富裕、农业更加强大、农村更加稳定,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解决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成了现在我们国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中国的行政版图上,几乎每天都有约70个村落消失,每一年都有上万的村落将会消失,从而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失地农民——这个新的社会群体迅速形成并正在扩大,其就业问题已成为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包袱,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党的十七大强调构建和谐社会,重点解决民生问题.,失地农民的就业又是民生关键所在,故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解决好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成都在重点领域和核心问题上率先突破,而统筹城乡发展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便是统筹城乡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基于此,笔者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对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就业创业观念落后,对政府依赖性强,劳动预期收入高,但实际就业收入较低;二是且就业极不稳定,服务性工作为主,就业转失业比例较高,就业质量低下;三是失地又失业的农民中年长者就业困难。本文在实地调研取得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再据此,采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入系统的发掘,指出了城乡统筹中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并运用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从供给、需求以及市场和政府等不同的方面深入研究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路径,以期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实验改革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意见。根据以上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成七章,大致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这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与贡献之处。第二章是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这一章主要分成两个方面,首先是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紧接着结合本文研究的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大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得出其现实意义与存在的局限性。第三章是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失地农民概述。这一章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第一个是介绍统筹城乡的缘起、进程和发展,并对其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另一个是界定失地农民的概念,阐述失地农民的产生原因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与失地农民贫困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章是成都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本文主要数据均取自对成都市温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区、金牛区、郫县、彭州市和都江堰市等地失地农民的实地调研,大部分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入户调查,再在次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形成可以使用的数据。本章首先对本次调研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调研结果做出了分析;其次利用整理过的数据从失地农民征地的心理、文化素质、对再就业的预期、征地意愿、就业数量与收入、就业质量、保险及对政府政策的期望与对征购补助的态度等方面一一展现与剖析成都市失地农民的现状。第五章是成都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的原因分析。根据前一部分研究的结果,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性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并通过相关案例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进系统分析。由于失地农民的知识和技能等素质较低,而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失地农民构成一个庞大的待业群体,致使简单劳动力供给数量大质量差。而劳动力需求方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员工要求也随这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要求越来越高,失地农民被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等挤出了劳动力市场。加之劳动力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社会制度的缺陷和农民的短时行为严重阻碍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具体原因有:(1)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待业队伍规模不断扩大;(2)失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且就业观念落后;(3)企业对失地农民的用工具有不确定性;(4)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失地农民一时难以适应;(4)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5)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6)政府政策,如补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存在漏洞。第六章是解决成都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对策与建议。根据前两部分的分析提出几点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对策。一是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科学合理安排失地农民再就业,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二是加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规范企业用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三是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服务就业机构的职能;最后通过政府提供合理的土地赔偿和社会保障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推动失地农民再就业。第七章是结语。该部分主要对以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研究的方向。总之,失地农民的产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就业作为民生之本,需要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来解决。在目前城乡统筹发展中尤为重要的是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失地农民的充分再就业。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考虑,系统分析了成都市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现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希望能理清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产生的脉络、解决的重心,为政府在处理失地农民问题上提供一些有用的佐证,为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失地农民高质量就业问题研究[J]. 新西部 2020(03)
- [2].新时代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12)
- [3].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20)
- [4].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 西部皮革 2017(10)
- [5].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高校招生与就业问题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7(18)
- [6].供给侧改革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03)
- [7].我国视障人士就业问题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08)
- [8].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J]. 商 2015(30)
- [9].“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浙江省城镇女性平等就业问题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20(11)
- [10].经济新常态下陶瓷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为例[J]. 同行 2016(07)
- [11].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知识文库 2017(13)
- [12].企业视角下新建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9(06)
- [13].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才智 2017(13)
- [14].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15].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9)
- [16].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商 2012(23)
- [17].我国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2(03)
- [18].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19].新冠肺炎疫情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河北企业 2020(10)
- [20].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 [21].经济结构调整下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 2017(04)
- [22].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市场 2017(26)
- [23].就业困境的“突围”之法——评《新形势下我国就业问题研究》[J]. 新闻战线 2016(14)
- [24].扶贫搬迁后的就业问题研究——以陕西省平利县为例[J]. 智库时代 2020(02)
- [25].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24)
- [26].创新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02)
- [2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商 2015(01)
- [28].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研究[J]. 体育风尚 2020(07)
- [29].湖北偏远山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33)
- [30].河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福建茶叶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