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

论文摘要

《刑法修正案(七)》将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的受贿行为规定为犯罪,罪名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此规定对我国受贿行为的遏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实施时间较短,相应的配套规定还不健全,并且由于现实的多变性,此规定对于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一些新型受贿情况前瞻性不足,对于层出不穷的受贿方式显得力有不逮。本文通过调查收集与利用影响力受贿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本罪的立法渊源、入罪意义及构成要件进行分析论证并通过本罪和国外立法、国际条约规定之比较以及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找出我国关系密切人受贿规定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和措施。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共计两万余字,其内容大致如下:第一部分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该部分分为两小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罪在我国的立法沿革和在外国的立法体现,并将国外立法与我国规定做了比较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了本罪在我国的立法意义,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腐败犯罪现状,然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本罪入罪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本罪入罪即使利用影响力犯罪行为的规制符合了刑法基本原则又丰富了受贿犯罪体系,既遏制了规避法律的投机行为,也保护了没有参与受贿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第二部分是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入罪的必要性。该部分分为三小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反腐实践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本罪入罪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从与国际立法接轨的角度对本罪入罪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列举了《欧洲委员会反腐败刑法公约》、《美洲国家组织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对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规定,说明了本罪立法的大趋势及必要性;第三部分从本罪入罪在司法实践上意义的角度说明本罪既符合了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则,又弥补了两高《意见》在操作上的缺陷。第三部分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特征。该部分分为四小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构成本罪的主体要件,对本罪法条中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密切关系人”、“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内涵外延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作为本罪主体的观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本罪的主观要件,该部分分别从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的角度对本罪的主观要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本罪的客体要件,提出本罪的犯罪客体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并予以论证;第四部分介绍了本罪的客观方面,该部分对构成本罪的四点客观要件,特别是实践操作中的难点或者争议点进行了分析论证。第四部分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认定。该部分分为四小部分,第一部分从与本罪及其相似的行为的界定的角度分析了本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第二部分介绍了本罪与相近犯罪的界限,分别将本罪与受贿罪、单位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本罪的未完成状态,对本罪的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既遂的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本罪即遂应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标准;第四部分介绍了本罪的共犯问题,重点针对本罪与2007年两高《意见》中规定的受贿罪共犯认定的区别进行分析,提出本罪与受贿罪共同犯罪的区别重点在于共犯双方的犯罪故意以及进行犯罪是否利用了密切关系人的影响力两方面。第五部分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缺失和完善。该部分分为两小部分,第一部分综合上文的论述提出了本罪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针对第一部分提出的立法缺失提出了自己的完善建议。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
  • 一、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沿革
  •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国外的立法体现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意义
  • 第二部分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入罪的必要性
  • 一、本罪是我国反贿赂罪司法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本罪是我国受贿罪立法与国际接轨的表现
  • 三、本罪符合刑法的基本原则,弥补了两高《意见》操作性上的缺陷
  • 第三部分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特征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要件
  •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
  •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要件
  • (一) 利用影响力
  • (二) 通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
  • (三) 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四) 索取或收受请托人财物
  • 第四部分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认定
  •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 (一) 行为人收取请托人的贿赂并承诺为其谋取利益后没有付诸行动
  • (二) 行为人收受贿赂与接受馈赠的区别
  • (三) 本罪量刑情节的规定与受贿罪规定不同
  • (四) 行为人通过密切关系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以外的关系影响另外国家工作人员的
  • (五) 受贿者不亲自影响国家工作人员而是通过他人对国家工作人员施以影响,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 二、本罪与相近犯罪的界限
  • (一) 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
  • (二) 本罪与单位受贿罪的界限
  • (三) 本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 三、本罪的未完成形态
  • 四、本罪共犯问题
  • 第五部分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缺失和完善
  • 一、本罪的立法缺失
  • (一) 本罪各要件中概念模糊、落后,不利于司法实际操作
  • (二) 本罪在打击了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立法空子
  • (三) 在我国刑法结构中所处位置减弱了本罪的重要性
  • 二、关于本罪的完善建议
  • (一) 对本罪中"财物"予以恰当解释
  • (二) 应将本罪主体扩大到一般人
  • (三) 在共同犯罪的认定中,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打击力度
  • (四) 将本罪从刑法388条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罪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严查国家工作人员“假离婚”[J]. 理论与当代 2019(12)
    • [2].大数据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平台的应用探析[J]. 中国新通信 2019(24)
    • [3].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定义的个别化解释[J]. 清华法学 2019(01)
    • [4].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从基层国家工作人员的视角来理解和把握[J]. 法制与社会 2018(25)
    • [5].国家工作人员定向高息放贷应如何定性[J]. 中国检察官 2017(06)
    • [6].宪法宣誓以后[J]. 方圆 2017(05)
    • [7].宪法宣誓制度应遵循“四个统一”[J]. 时代主人 2014(11)
    • [8].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人民政府任命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细则的通知[J]. 贵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3)
    • [9].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01)
    • [10].国家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初探[J]. 知音励志 2016(21)
    • [11].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的通知[J]. 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21)
    • [1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02)
    • [13].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方案的通知[J].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3)
    • [14].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办法的通知[J]. 青海政报 2016(17)
    • [15].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民政府及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08)
    • [16].热点[J]. 新民周刊 2017(27)
    • [17].时事点击[J]. 江淮法治 2017(13)
    • [18].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25)
    • [19].浅谈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J]. 青年文学家 2010(13)
    • [20].浅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J]. 大家 2011(24)
    • [21].投资入股型受贿的认定[J]. 人民司法 2019(20)
    • [22].如何认定国家工作人员指定请托人捐款的行为[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23].国家工作人员的刑法认定[J]. 法制与社会 2018(36)
    • [24].“国家工作人员”认定范围的再解释[J]. 法学 2019(05)
    • [25].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8(30)
    • [26].关于中介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事先预谋后送钱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J]. 法制博览 2017(08)
    • [27].在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国家工作人员政策的施行与完善[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09)
    • [28].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23)
    • [29].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11)
    • [30].浅析国家工作人员离职后受贿的认定[J]. 犯罪研究 2014(02)

    标签:;  ;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