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雄激素依赖性转化相关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汪涌
导师: 邵国兴,邵晨
关键词: 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共调节物,模型
文献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大多数前列腺癌开始治疗时为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并对抗雄激素治疗敏感,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降低,但是,在临床上,经连续性药物抗雄激素治疗(平均12—18个月,最短3—6个月)后,前列腺癌细胞将失去对抗雄激素药物的敏感性,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将逐渐转化为对抗雄激素药物耐受的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ent prostate carcinoma,AIPC),甚至使抗雄激素药物转化为癌细胞的激动剂,并发生远处转移,成为抗雄激素治疗无效的中晚期前列腺癌,并导致患者最终死亡。 目的: 在本试验中,我们分别使用人工合成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作用于前列腺癌雄激素反应性细胞系LNCaP,以研究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确切作用及相关作用机理;并通过长期体外培养前列腺癌细胞系,建立了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亚系,LNCaP-flu。而后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在此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力量基因芯片得出的结果。从而明确了雄激素和氟他胺对前列腺癌的具体作用及相关分子表达变化,并建立了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系及氟他胺耐受细胞系的动物模型,明确了其药物耐受性的发生机理。从而为今后的氟他胺耐受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方法: 1.人工合成雄激素R1881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 a) 应用MTT法研究R1881对LNCaP细胞的作用,并绘制生长曲线和细胞抑制率曲线。 b) 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在不同浓度R1881作用下细胞周期变化。
论文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回顾
正文
1 R1881和氢化氟他胺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氟他胺耐受性LNCaP细胞亚系LNCaP-flu的建立及其氟他胺耐受性相关机理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3 建立SCID鼠前列腺癌氟他胺耐受模型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表
2 图片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PKC-ε及其相关信号分子调节前列腺癌细胞warburg效应及肿瘤侵袭的作用和机制[D]. 许万福.南方医科大学2015
- [2].低氧诱导因子1a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脂代谢和自噬的调控作用研究[D]. 余凯远.武汉大学2015
- [3].海葱次甙A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何洋洋.吉林大学2018
- [4].干扰NPRL2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外体内凋亡和侵袭转移的研究[D]. 陈巴图巴根.重庆医科大学2018
- [5].Genistein与辐射联合应用于DU145前列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D]. 严森祥.浙江大学2004
- [6].CD44在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增殖中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D]. 崔卫国.天津医科大学2004
- [7].shRNA阻抑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和hTERT基因表达的研究[D]. 李恭会.浙江大学2005
- [8].激素非依赖性LNCaP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的研究[D]. 叶华茂.第二军医大学2005
- [9].前列腺癌细胞结合单链抗体的筛选、表达纯 化及其功能初步研究[D]. 田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10].Sp1和c-Jun参与槲皮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AR表达和功能的分子机理研究[D]. 苑辉卿.山东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前列腺癌细胞LNCaP激素非依赖性转变过程中microRNA的变化研究[D]. 纪家涛.第二军医大学2008
- [2].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耐药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D]. 陶志华.重庆医科大学2010
- [3].CD44在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增殖中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D]. 崔卫国.天津医科大学2004
- [4].前列腺癌预后分子标记的探讨及As2O3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影响的研究[D]. 姜涛.大连医科大学2004
- [5].雄激素受体及其亚型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实验研究[D]. 方习武.复旦大学2004
- [6].RECK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和转移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 徐振宇.第二军医大学2004
- [7].shRNA阻抑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和hTERT基因表达的研究[D]. 李恭会.浙江大学2005
- [8].激素非依赖性LNCaP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的研究[D]. 叶华茂.第二军医大学2005
- [9].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相关研究[D]. 张彤.天津医科大学2005
- [10].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的发生机理及熊果酸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 闫天中.第三军医大学2005
标签:前列腺癌论文; 雄激素受体论文; 雄激素受体共调节物论文; 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