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华县饲养奶牛超万头(论文文献综述)
徐忠[1](2020)在《基于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华猪是我国猪种资源宝库中的佼佼者,因其肉质优良、肉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以其后腿作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金华火腿,堪称世界一绝。在生产实践中,金华猪相比于西方引进猪种更容易感染猪气喘病,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率。而目前对金华猪的这些特性的遗传基础及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在保种过程中,金华猪的保种效果不能有效评估,缺乏从分子水平上的评估方法。此外,在金华猪的杂交利用中,缺乏有效的杂种优势预测理论及配合力测定进行指导。为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全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进行种质特性和保护、利用研究,开展以下工作:(1)首先对金华猪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与其它群体一起进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2)对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的地位进行深入了解;(3)从基因组结构、功能特性和信号选择分析等对其分子种质特性进行挖掘;(4)对金华猪气喘病易感性的分子机制进行生物信息学挖掘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5)利用传统系谱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对其保种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6)最后利用杂种优势预测及配合力测定试验找出最优杂交利用的组合模式。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因组测序与遗传变异检测:本研究首先对金华猪国家级保种场在群的202头金华猪采集了耳组织样,利用基于基因组简化与测序的基因型分型(genotyping by genome reducing and sequencing,GGRS)平台对其进行了建库实验和测序。结果共得到12.5亿条高质量Reads数,每个个体平均测序深度为6.13,平均覆盖度为3.3%。进一步结合实验室前期数据,对金华猪与江、浙、沪等中国地方品种和西方品种共19个品种914头猪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最终共得到114687个高质量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在染色体上分布较均匀,说明测序结果较理想。特别是与现有猪的SNP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有16 656个为本次新发现的SNPs多态标记,大大丰富了我国地方猪品种及西方引进品种的分子遗传标记数据库。(2)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的地位:本研究在分子层面对金华猪与其它群体间遗传距离、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可以看出金华猪所有个体聚在一起,而与其它群体较独立,有着独特的遗传结构;从ADMIXTURE的群体结构来看,金华猪群体最早独立出来,说明金华猪起源相对较早,具有着较为古老的祖先血统;从遗传距离、遗传分化和PCA结果上也可以看,相比于西方商业品种猪,金华猪与中国地方品种猪有着更近的遗传背景;由Treemix分析也可以看金华猪有向兰溪花猪迁移事件,可能是因为两者地理距离较近,有基因交流的可能性也更大。这些结果表明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为其作为独立品种提供了分子依据。(3)金华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特性:基因组结构的不同是动物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我们对SNPs在基因组的分布、单倍型块和连续纯合性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等基因组结构进行分析。在本研究总共检测到114 687个SNPs遗传变异中85 287(74.4%)在金华猪中存在多态,说明金华猪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特别是有29 400(25.6%)个位点在其它群体表现多态但在金华猪群体中表现纯合,这些点所在基因主要参与色素沉积(GO:0043473~pigmentation)、对刺激反应的调节(GO:0048585~negative regulation of response to stimulus)和气喘病(hsa05310~Asthma)等,这些说明金华猪群体内一些与色素沉积、对刺激的反应和气喘病相关的基因位点已经发生纯合。我们发现了249个金华猪品种特异的SNPs,这些SNPs可以作为品种鉴定的候选位点。金华猪单倍型块在基因组分布并不均匀,在6号染色体的单倍型区块最多(862个),覆盖区域最长(33101 Kb),占相应染色体总长度的比例最大(19.38%)。金华猪中最长的单倍型块位于7号染色体57 101 799~57 601 268的位置上,位于其中的基因与免疫、肌内脂肪含量和繁殖相关。金华猪基因组中ROH分布也不均匀,短的ROH片段多位于染色体的两端。在所有金华猪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位点是Chr3:37449853,距离此位点最近的基因是SEC14L5,此基因与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金华猪种质特性的遗传机制提供参考。(4)金华猪选择信号分析:金华猪之所以形成如此独特的表型特征,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成的,而这些选择信号可能是造成金华猪种质特性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基于金华猪群体内的(REHH、i HS和CLR三种方法)和金华猪与其它群体间的(基于PLS和XPEHH)信号选择方法,对金华猪基因组上的受选择区域进行了分析。金华猪群体内选择信号分析共找到62个候选基因,与肉质、繁殖、生长和免疫等相关(如PIK3R6、NOS2、ZNF423、IL21R)。而这些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后续的功能基因验证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金华猪与其它猪群体间的信号选择方法中,我们还找到了:与毛色性状相关的基因如MYO7A、EDNRB和KIT等;与骨组织生长相关的基因如PBX1、GSG1L和PAPPA2等;与肺部疾病相关的通路如气喘病通路(hsa05310~Asthma)和肺结核(hsa05152~Tuberculosis)等。这些可能与金华猪独特的两头乌毛色、皮薄骨细和易感气喘病等性状有关,值得深入研究。这些结果使我们对中国地方猪的基因组进化和选择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5)金华猪气喘病相关研究:我们同时利用基因组到表型(选择信号分析方法)和表型到基因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分析金华猪气喘病的遗传机制,并进一步基于表达谱实验数据进行核实验证。选择信号分析方法是通过比较三个对气喘病易感的猪种(金华猪53头、二花脸猪31头、梅山猪80头)和两个相对不易感气喘病猪种(杜洛克猪48头、长白猪37头)的基因组,挖掘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候选基因,结果找到了CYP1A1、TLR2和CXCL2等14个相关候选基因;同时对171头金华猪的基因型数据和连续100天的气喘病表型记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找到KIAA1644、MAGI3、PGM1和ALK四个候选基因。这两种方法找到的18个候选基因中有2个(CYP1A1和TLR2)是前人研究已证实的,16个是本次研究新发现的。其中有4个基因(EPAS1,CXCL2,TLR2和IL7R)我们通过猪气喘病转录组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进行了核实验证。这些MPS易感性位点可能是在对繁殖力和肉质等优良经济性状的选择过程中,由于多效性和搭便车效应从而导致受选择,在随后的选种中需要更加注意。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金华猪易感MPS的遗传机制,为后续金华猪抗MPS的基因组保护和和基因组选择方案提供指导作用。同时这些研究可能对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起一定的参考作用。(6)金华猪保种效果分析:利用12 560个个体的系谱信息和6 018条繁殖记录对金华猪的保种效果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在2009~2017年间,金华猪的近交系数稳定在较低(0.009左右)的水平,繁殖性能(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出生窝重)的个体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均呈现增加趋势,分别提升2.0头、1.9头和0.85kg,说明了近几年的总体保种效果较好。但利用传统系谱信息和分子遗传标记信息深入分析显示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保种策略。其一,对本研究采样时的在群金华猪群体的近交系数、亲缘系数和血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华猪个体平均近交系数和个体间亲缘系数总体虽较低,但也有极个别间较大,达到0.5以上,且金华猪每个血统个体数并不是很均匀,在以后的保种过程中群体结构有待优化。其二,系谱和分子计算的金华猪群体有效含量分别为63和88头,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受威胁程度的分类可知,金华猪可能仍处于受威胁状态,表明仍需进一步适当扩大保种群体规模,特别是基于分子标记指导选种、选配,逐步提高群体有效含量。其三,我们利用其它地方品种及西方品种等19个群体的分子遗传多样性指标,对金华猪的保种效果进行了横向比较,发现金华猪遗传多样性较高,但近交程度(基于分子的)在这些群体中处于中等水平,提示我们在今后保种过程中尽量避免近交,优化配种策略。本研究为金华猪今后的保种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7)金华猪的杂交利用: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遗传标记筛选金华猪候选杂交组合,并结合繁殖、育肥和屠宰等配合力测定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杂交组合模式。首先利用全基因组性状特异(繁殖、健康、生长和胴体与肉质)的SNP对金华猪与三个西方引进品种杜洛克(DD)、大白猪(YY)和长白猪(LL)共180头猪的各种杂交组合进行了杂种优势的预测,结果显示在二元、三元和双杂交组合中最优选择为D×J、J×LY和DJ×LY。随后我们挑选了合适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试验,其中繁殖性能测定共88窝,育肥测定试验共91头,屠宰测定试验共83头。最终确定了DJ×LY为最佳的杂交组合模式。研究为金华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综上,本论文对金华猪种质特性的遗传基础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究,进而为该遗传资源的保护、选育、利用奠定基础。这在非洲猪瘟流行的背景下,对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特殊意义。有关结果也为研究人类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依据,对人类哮喘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吴卫珍[2](2012)在《1950年代中国农村耕牛归属权变化研究 ——以浙江省龙泉县为个案(1950-1961)》文中提出1950年代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尚处于传统的畜力耕作阶段,耕牛是农村中重要的生产工具。浙江省龙泉县作为一个农林结合、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林区,可耕地数量并不多,因而有限的可耕地数量使得这里的农民与耕牛关系更为紧密。土地改革运动使一些贫雇农分得了耕牛,获得了耕牛的归属权,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但由于把牛分到没有养牛经验和养牛条件的贫苦农民手中,牛只病亡情况增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合作化运动开始时期,相互合作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缺牛的情况,但在初级社运动的高潮时期,以及高级社开始阶段,耕牛归属权再度发生了变化。原本属于农民所有的耕牛,成为了集体所有,耕牛数量又经历了一次大变动,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耕牛大量死亡的现象。而耕牛的数量变化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产生了直接的关联,政府对于耕牛也几次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却因政策的摇摆变化,最终未能摆脱生产上的困境。到高级社运动完成,农民完全失去了耕牛,农民对于已经归公的耕牛已无太大依恋。之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更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到了历史新低,三年大饥荒时期,粮食种植面积大为减少,农民生活水平大不如前,自顾不暇之余,耕牛大批死亡就更是不可避免的了。
傅春泉,江洪,吴建良,宋雪梅,袁海龙,姜俊芳[3](2011)在《金华荷斯坦牛引种改良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华奶牛因缺乏系统选育,种质不高,均匀性差,生产性能提高缓慢。近几年通过强化良种登记制度,完善系谱档案,开展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与DHI测定,针对性的引种改良和综合选择等措施进行持续改良,奶牛种质明显提升,培育牛生长速度加快,18月龄体高和体重分别提高6.4%和10.8%;体形外貌改善,产奶性能提高,核心群奶牛的乳产量达6 700 kg,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3.24%和3.06%。
张树金,吴春金,谈琳炜[4](2009)在《建国六十年金华奶业的发展与经验》文中指出1金华奶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1.1奶牛业金华奶牛饲养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7年9月,当时校址在金华的英士大学养有荷兰黑白花奶牛17头。共和国成立之初,这批奶牛由金华专署机关奶牛场接收饲养。1953年,金
周朗明,龚献明,曾毓琳,邵振红,邵雪廉,倪寒霞,严志亮,陆旭升,金璐,项红友,杨正青,钱增,李根荣,章果果,李小波,张智武[5](2008)在《金华改革开放30年30事》文中认为崛起浙中再迈新步 ——写在“金华改革开放30年30事”刊发之际 经层层推荐征集、广泛征求意见、媒体公开评选,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研究,并最终提交市委研究确定,“大力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30个典型事例已正式入选为“金华改革开放30年30事”。今天?
张建中,周文仙,周永华,张宝良[6](2001)在《金华县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环保对策》文中研究表明
李易方[7](2001)在《奶业产业化前景诱人》文中研究指明
杨德金[8](2001)在《金华县饲养奶牛超万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通讯员 杨德金)素有华东地区最大奶牛基地之称的金华县,去年奶牛生产有了新突破,全县奶牛饲养量超过万头,产鲜奶2.2万多吨,比1999年增长了40%多,创历史最高水平。 金华县奶牛业能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得益于消费
张妙仙,王世清,吴春金,胡晓青[9](2000)在《金华市奶牛生产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仲儿[10](2000)在《金华奶业开始步入持续发展快车道》文中认为
二、金华县饲养奶牛超万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华县饲养奶牛超万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章部分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金华猪概况 |
1.1.1 产地分布及品种形成 |
1.1.2 种质特性 |
1.1.3 保种现状 |
1.1.4 研究进展 |
1.1.5 主要问题 |
1.2 猪的基因组研究 |
1.2.1 猪基因组的组装 |
1.2.2 基因组测序在猪中的应用 |
1.3 分子种质特性研究方法 |
1.3.1 遗传变异检测 |
1.3.2 基因组结构分析 |
1.3.3 基因组功能注释 |
1.3.4 选择信号分析 |
1.4 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 |
1.4.1 家畜遗传多样性 |
1.4.2 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 |
1.4.3 在分子水平上评估遗传多样性的指标 |
1.4.4 保种相关理论和方法 |
1.4.5 保种方式 |
1.5 遗传资源的利用 |
1.5.1 利用的必要性 |
1.5.2 利用的主要途径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的地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与样品 |
2.1.2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1.5 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2.1.6 测序数据分析及存贮 |
2.1.7 群体及SNPs检测 |
2.1.8 群体遗传距离分析 |
2.1.9 群体遗传分化 |
2.1.10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1.11 群体迁移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序数据分析结果 |
2.2.2 SNPs的数量和频率分布 |
2.2.3 金华猪与其它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
2.2.4 群体间遗传分化结果 |
2.2.5 群体遗传结构结果 |
2.2.6 群体迁移分析 |
2.3 讨论 |
2.3.1 金华猪的基因组测序及遗传变异检测 |
2.3.2 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的地位 |
2.4 小结 |
3 金华猪的分子种质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基因组结构分析 |
3.1.2 基因组功能分析 |
3.1.3 金华猪群体内选择信号检测 |
3.1.4 群体间选择信号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NPs在基因组上的分布 |
3.2.2 群体单倍型块构建 |
3.2.3 群体ROH分布 |
3.2.4 金华猪群体内选择信号分析 |
3.2.5 群体间选择信号分析 |
3.3 讨论 |
3.3.1 基因组结构上的分析 |
3.3.2 选择信号分析 |
3.4 小结 |
4 金华猪易感猪支原体肺炎遗传机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生物信息学挖掘方法 |
4.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生物信息学挖掘结果 |
4.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4.2.3 候选基因的验证 |
4.3 小结 |
5 金华猪保种效果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基于系谱的近交系数计算 |
5.1.2 繁殖性能育种值评估 |
5.1.3 在群金华猪近交系数、亲缘系数计算和群体结构分析 |
5.1.4 在群金华猪群体有效含量估计 |
5.1.5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6 遗传近交程度估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金华猪历年近交系数变化 |
5.2.2 金华猪历年繁殖性能变化 |
5.2.3 在群金华猪近交系数、亲缘系数和群体结构 |
5.2.4 在群金华猪群体有效含量 |
5.2.5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5.2.6 群体近交程度估计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金华猪的最宜杂交配套模式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
6.1.2 配合力测定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杂种优势预测结果 |
6.2.2 配合力测定试验结果 |
6.3 讨论 |
6.3.1 杂种优势预测 |
6.3.2 配合力测定试验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具体工作及结果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文中的附表 |
附录2 论文中其它附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学术论文 |
专利 |
(2)1950年代中国农村耕牛归属权变化研究 ——以浙江省龙泉县为个案(1950-1961)(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
四、有关龙泉县及当地耕牛情况的说明 |
第一章 牛死谁手? |
第一节 “护牛布告” |
第二节 耕牛因何而死? |
第二章 短暂的“春天” |
第一节 互助组的出现 |
第二节 耕牛的用与养 |
第三章 “狂风大作" |
第一节 初级社的发展 |
一、初级社及其耕牛处理方式 |
二、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统购统销:“飞来横灾” |
第三节 耕牛数量再变动 |
一、耕牛再度大量减少 |
二、整社 |
第四章 “顽疾” |
第一节 “顽疾”的出现 |
一、高级社的兴起 |
二、折价归公的大肆盛行 |
第二节 牛力不足 |
第五章 饥荒年代的抉择 |
第一节 耕牛惨遭“毒手”? |
第二节 有心还是无力? |
结语 |
附录 |
一、文中附表 |
二、口述实录 |
三、附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金华县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环保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华县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
2 治理环境污染对策 |
2.1 加强对治理环境污染的领导 |
2.2 实行依法治污, 相互协作 |
2.3 实施科学治污方针 |
(9)金华市奶牛生产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奶牛生产发展回顾 |
1.1 10年发展 |
1.2 10年徘徊 |
1.3 二次创业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 |
2.2 加工企业无序竞争激烈 |
2.3 奶牛种质较低 |
2.4 青绿饲料缺乏 |
2.5 饲养管理不规范 |
3 发展目标及措施 |
3.1 扩大奶牛生产基地 |
3.2 加大宣传力度 |
3.3 依靠科技进步 |
3.4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 |
3.5 发展牧草种植业 |
四、金华县饲养奶牛超万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D]. 徐忠.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2]1950年代中国农村耕牛归属权变化研究 ——以浙江省龙泉县为个案(1950-1961)[D]. 吴卫珍.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3]金华荷斯坦牛引种改良效果[J]. 傅春泉,江洪,吴建良,宋雪梅,袁海龙,姜俊芳. 畜牧与兽医, 2011(04)
- [4]建国六十年金华奶业的发展与经验[J]. 张树金,吴春金,谈琳炜. 中国奶牛, 2009(S1)
- [5]金华改革开放30年30事[N]. 周朗明,龚献明,曾毓琳,邵振红,邵雪廉,倪寒霞,严志亮,陆旭升,金璐,项红友,杨正青,钱增,李根荣,章果果,李小波,张智武. 金华日报, 2008
- [6]金华县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环保对策[J]. 张建中,周文仙,周永华,张宝良. 浙江畜牧兽医, 2001(04)
- [7]奶业产业化前景诱人[J]. 李易方. 中国奶牛, 2001(02)
- [8]金华县饲养奶牛超万头[N]. 杨德金. 浙江日报, 2001
- [9]金华市奶牛生产状况调查[J]. 张妙仙,王世清,吴春金,胡晓青. 浙江畜牧兽医, 2000(04)
- [10]金华奶业开始步入持续发展快车道[J]. 周仲儿. 浙江畜牧兽医,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