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奥林匹克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数学奥林匹克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和数学学科的发展,数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然。众所周知,国外60年代至70年代的“新数”运动虽然在轰轰烈烈中开始,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下子把太多的新的东西塞到中学,使老师和学生感到突如其来,难以接受。而数学奥林匹克作为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活动,不仅能发现和培养人才,而且有助于数学的普及,对于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从内容、思想方法到教师的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势必会对数学奥林匹克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数学奥林匹克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系统地研究,以推进数学奥林匹克向前发展及为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支持。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等。第二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分析,评述了我国和国外部分国家不同时期数学课程改革的面貌。接下来的第三章简述了数学奥林匹克的起源与发展及其试题的演变,并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第四章研究了数学奥林匹克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结合案例,系统地研究了数学奥林匹克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了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奥林匹克背景,中考数学中的数学奥林匹克背景以及详细分析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是如何普及到中学数学中的。本文的第六章探讨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奥林匹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 2.1 国外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 2.1.1 “培利—克莱因”运动
  • 2.1.2 “新数”运动
  • 2.1.3 “回到基础”
  • 2.2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 2.2.1 学习外国
  • 2.2.2 自主探索
  • 2.3 面向新世纪的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 2.3.1 国外面向新世纪的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 2.3.2 我国面向新世纪的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学奥林匹克的起源与发展
  • 3.1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起源与发展
  • 3.2 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的起源与发展
  • 3.3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演变
  • 3.3.1 数学奥林匹中的染色问题
  • 3.3.2 案例:三届国际数学奥林匹试题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学奥林匹克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4.1 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培养
  • 4.2 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 4.3 有利于数学教师素质的提高
  • 4.4 有利于现代数学内容与思想方法的普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学奥林匹克促进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 5.1 数学奥林匹克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
  • 5.1.1 “大众数学”基本理念
  • 5.1.2 “数学应用能力”理念
  • 5.1.3 “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理念
  • 5.1.4 “教师角色转换”理念
  • 5.1.5 “学习方式”理念
  • 5.2 数学奥林匹克与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 5.2.1 数学奥林匹克促使中学数学课程不断更新内容
  • 5.2.2 数学奥林匹克是中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试验田
  • 5.2.3 案例:数学奥林匹克试题成了中学数学教材课后习题
  • 5.3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奥林匹克背景
  • 5.3.1 从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到高考试题
  • 5.3.2 数学奥林匹克方法在高考题中的应用
  • 5.4 中考数学中的数学奥林匹克背景
  • 5.4.1 中考数学中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 5.4.2 中考数学中的数学奥林匹克思想与方法
  • 5.5 案例: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影响着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
  • 6.1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为数学奥林匹克提供了新的机遇
  • 6.2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数学奥林匹克更新内容
  • 6.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书讯[J]. 数学教育学报 2014(02)
    • [2].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经验回顾——以西北师范大学“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6)
    • [3].“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01)
    • [4].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J]. 高中数理化 2019(12)
    • [5].超越高中学校数学内容的课程规范:数学过程、实践和倾向——“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国际论坛”开幕报告[J]. 中国数学教育 2018(24)
    • [6].第二届“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国际论坛”圆满结束[J]. 中国数学教育 2019(24)
    • [7].俄罗斯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概述(续)[J]. 数学教学 2013(02)
    • [8].新书简介[J]. 数学教学研究 2013(09)
    • [9].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及思考[J]. 成才之路 2010(36)
    • [10].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浅谈[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8(04)
    • [11].“瞻前顾后”:结构化处理教学内容——《双曲线的性质(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案例[J]. 数学教学 2016(11)
    • [12].中学数学课程和高校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探讨[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7(Z2)
    • [13].谈谈我对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06)
    • [14].中学数学课程中的空间向量教学策略研究[J]. 理科考试研究 2016(24)
    • [15].三晋信息[J]. 山西教育(管理) 2016(12)
    • [16].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7(Z2)
    • [17].浅谈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数学课程教育评价[J]. 中华少年 2016(20)
    • [18].中学数学课程与“问题解决”探析[J]. 青春岁月 2013(19)
    • [19].浅议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因素[J]. 科技视界 2013(32)
    • [20].精心构思探究性学习 数学课堂闪烁灵光[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4)
    • [21].“互联网+”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浅析[J]. 新课程(中学) 2019(12)
    • [22].民国时期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 数学教育学报 2018(04)
    • [23].论农村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模式[J]. 科学中国人 2014(12)
    • [24].数学教与学的完善,需要师与生的努力——谈新时期数学教改[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6)
    • [25].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本土化的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7)
    • [26].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函数及其思想[J]. 中国教师 2008(S1)
    • [27].激发灵活性 打造开创性——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高效课堂之我见[J]. 学周刊 2013(25)
    • [28].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高考(综合版) 2015(10)
    • [29].谈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J]. 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09(00)
    • [30].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策略[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20(01)

    标签:;  ;  ;  

    数学奥林匹克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