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体与Au团簇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配体与Au团簇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团簇因尺寸介于原子和宏观体系之间,本身性质具有多样性和奇异性,因此成为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Au团簇,由于近年来实验发现的大量特殊性质,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另外对于配体保护的Au团簇化合物,由于合成上的尺寸可控性以及配体选择的多样性,加上高度稳定性,从而展现出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随着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对Au团簇以及Au团簇化合物的几何、电子结构以及许多其它信息,都可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其中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由于计算量适中、计算精度较高,已成为量子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配体保护的Au团簇化合物的各种性质,重点在于其中配体与Au团簇之间相互作用。在第一章中,首先简要介绍了团簇的基本性质,以及目前实验和理论方面的主要研究手段。然后详细地阐述了Au团簇及其化合物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并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实验研究现状和已有的一些理论研究工作。最后,概况了本文在Au团簇及其化合物研究中所做的工作和意义。在第二章中,首先对量子化学的发展进行了简单回顾。在介绍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本文重点介绍了Kohn-Sham方程,以及各种常用的交换相关泛函,同时简要介绍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另外对于Au团簇研究中重要的相对论效应以及文中常用的自然键轨道理论(NBO)也做了简单地介绍。最后,通过不同方法计算的金系列小分子结果与实验值对比,得出适于Au团簇体系计算的泛函方法。在第三章中,本文对Au团簇的稳定性做了详细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影响Au团簇稳定性的各方面因素。并通过对Au135+团簇的研究对以上各个因素逐一说明。最后对实验和理论上表征团簇稳定与否的一些方法进行了阐述。在第四章中,本文详细研究了配体与Au团簇之间相互作用机理。首先确定了不同配体在Au团簇上具体吸附方式,通过对几何结构、前线轨道、NBO电荷以及结合能分解分析,得出配体与Au团簇相互作用机理。接着选择了系列膦配体与不同的Au团簇吸附,研究了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得出对于σ给予能力较强的配体,更容易与带高正电荷,即电子接受能力强的Au团簇相结合的规律。最后还研究了Au–P键长变化如何影响配体与Au团簇间的相互作用。在第五章中,本文详细研究了[Au13(PMe2Ph)10Cl2]3+和[Au25(SR)18]–金团簇化合物。两者均为Au135+团簇核与外围配体组成,前者配体为PMe2Ph和Cl–,后者则为[Au2(SR)3]–。文中首先通过几何结构、轨道作用及结合能分解分析的研究,得出不同类型配体与Au团簇之间相互作用,及对团簇的稳定机制。其中,卤素配体主要抵消Au团簇过多的正电荷,减小库仑膨胀效应;膦配体和硫配体则分别以σ给体形式作用于Au团簇,并使团簇外围Au原子间距缩短而稳定团簇。另外对于Au团簇化合物的实验合成,应选择给予能力较强的配体。最后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两者电子光谱,前者主要为团簇→配体跃迁,后者则主要是配体→团簇跃迁。在第六章中,对Au20(PH3)4团簇化合物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分析。首先研究了Au20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稳定性。接着对配体于Au20团簇上不同的吸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几何结构、轨道作用及结合能分解分析得出团簇于顶端吸附方式更为稳定,并且解释了两种吸附方式的差异原因。最后研究该体系的电子光谱,其电子跃迁主要为团簇→配体跃迁。在第七章中,详细研究了[Au55(PPh3)12Cl6]–金团簇化合物。首先计算比较了Au55与Au555+团簇的几种几何构型。在团簇化合物稳定性研究中,将Au555+团簇作为Au135+团簇嵌于笼状Au32团簇中,并将两者结合能作为Au555+团簇稳定性指标。接着研究了该体系几何结构、轨道作用及结合能,得出配体使Au555+团簇明显收缩而稳定。最后研究了该体系的电子光谱,其中电子跃迁主要为团簇内核跃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团簇简介
  • 1.2 团簇的基本性质
  • 1.2.1 尺寸效应
  • 1.2.2 表面效应
  • 1.3 团簇的实验研究方法
  • 1.3.1 团簇的制备方法
  • 1.3.2 团簇的检测和表征方法
  • 1.4 团簇的理论研究方法
  • 1.4.1 位置序主导团簇
  • 1.4.2 动量序主导团簇
  • 1.5 Au 团簇以及配体保护的Au 团簇化合物的研究概述
  • 1.5.1 实验研究现状
  • 1.5.2 理论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方法和计算软件
  • 2.1 量子化学的发展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2.2.1 Kohn-Sham 方程
  • 2.2.2 交换相关泛函
  • 2.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2.3.1 含时Kohn-Sham 方程
  • 2.3.2 含时Kohn-Sham 方程的线性响应
  • 2.4 相对论效应
  • 2.5 电荷分析
  • 2.6 密度泛函计算软件
  • 2.6.1 Gaussian 系列软件
  • 2.6.2 ADF 软件
  • 2.6.3 TURBOMOLE 软件
  • 2.7 研究Au 团簇中泛函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三章 Au 团簇稳定性的研究
  • 3.1 Au 团簇稳定性的因素
  • 3.1.1 几何结构
  • 3.1.2 电子结构
  • 3.1.3 亲金作用
  • 3.1.4 相对论效应
  • 3.2 团簇稳定性的表征
  • 3.2.1 实验表征
  • 3.2.2 理论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体与Au 团簇作用机理研究
  • 4.1 Au 团簇上配体的吸附形式
  • 12PH3)'>4.2 Au 团簇上配体的吸附原理(WAu12PH3)
  • 4.2.1 传统的DCD 模型
  • 4.2.2 几何结构变化
  • 4.2.3 能量分解分析
  • 12PR3: R = H, F, Cl, Br, I, Me, OMe)'>4.3 不同配体对吸附的影响(WAu12PR3: R = H, F, Cl, Br, I, Me, OMe)
  • 4.3.1 几何结构变化规律
  • 4.3.2 NBO 分析
  • 4.3.3 能量分解分析
  • 12]qPH3: Mq = Hf2–, Ta, W, Re+, Os2+, Ir3+, Pt4+, Au5+)'>4.4 不同Au 团簇对吸附的影响([MAu12]qPH3: Mq = Hf2–, Ta, W, Re+, Os2+, Ir3+, Pt4+, Au5+)
  • 4.4.1 几何结构变化规律
  • 4.4.2 能量分解分析
  • 12]qPH3 (Mq = Hf2–, W, Ir3+)化合物的影响'>4.5 Au–P 键长变化对[MAu12]qPH3 (Mq = Hf2–, W, Ir3+)化合物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13(PMe2Ph)10Cl2]3+和[Au25(SC2H4Ph)18]金团簇化合物'>第五章 [Au13(PMe2Ph)10Cl2]3+和[Au25(SC2H4Ph)18]金团簇化合物
  • 5.1 计算方法
  • 13(PMe2Ph)10Cl2]3+'>5.2 [Au13(PMe2Ph)10Cl2]3+
  • 5.2.1 几何结构
  • 5.2.2 轨道作用原理
  • 5.2.3 能量分解分析
  • 5.2.4 电子光谱
  • 25(SC2H4Ph)18]'>5.3 [Au25(SC2H4Ph)18]
  • 5.3.1 几何结构
  • 5.3.2 轨道作用原理
  • 5.3.3 能量分解分析
  • 5.3.4 电子光谱
  • 5.4 本章小结
  • 20(PPh34金团簇化合物'>第六章 Au20(PPh34金团簇化合物
  • 6.1 计算方法
  • 20'>6.2 Au20
  • 20(PPh34'>6.3 Au20(PPh34
  • 6.3.1 几何结构
  • 6.3.2 轨道作用原理
  • 6.3.3 能量分解分析
  • 20(PR34 (R = H, F, Me, Ph)'>6.4 不同配体对吸附的影响Au20(PR34 (R = H, F, Me, Ph)
  • 6.4.1 几何结构
  • 6.4.2 能量分解分析
  • 6.5 电子光谱
  • 6.6 本章小结
  • 55(PPh312C16]金团簇化合物'>第七章 [Au55(PPh312C16]金团簇化合物
  • 7.1 计算方法
  • 55'>7.2 Au55
  • 55(PPh312C16]'>7.3 [Au55(PPh312C16]
  • 7.3.1 几何结构
  • 7.3.2 轨道作用原理
  • 7.3.3 能量分解分析
  • 7.3.4 电子光谱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掺氮酚醛微球对Au~(3+)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20(02)
    • [2].Au纳米粒子增强丙酮受激拉曼散射研究[J]. 光散射学报 2016(04)
    • [3].某AU型螺旋桨的三维建模及其性能分析[J]. 中国修船 2017(03)
    • [4].壳聚糖促进Au/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及催化性能[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5].液相外延原位Au掺杂碲镉汞薄膜材料的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7(07)
    • [6].硫氰酸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体系浮选分离Au(Ⅲ)的研究[J]. 光谱实验室 2011(01)
    • [7].Au掺杂硅纳米线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07)
    • [8].金属表面自组装成膜的机理研究——苯硫醇在Au(100)表面的吸附[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 [9].Au~(34+)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6(03)
    • [10].Au离子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理论研究[J]. 甘肃科技 2015(10)
    • [11].盐酸胍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Au(I)[J]. 过程工程学报 2008(04)
    • [12].异烟酸在Au电极上的紫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3].纳米碳纤维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Au[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02)
    • [14].直流磁控溅射Au膜的微观应变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9(07)
    • [15].Au纳米颗粒对向列相液晶取向性能的影响[J]. 光电子·激光 2020(02)
    • [16].纳米Au修饰煤基活性炭固载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20(01)
    • [17].4-氨基-1,2,4-三氮唑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Au(Ⅲ)的吸附机理[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0(01)
    • [18].三聚氰胺与蜜勒胺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和氢键识别(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02)
    • [19].双核Au配合物发光材料光谱性质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2(01)
    • [20].碱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在Au(111)电极上的共吸附[J]. 分析化学 2009(11)
    • [21].氨基二硫代羧酸酯功能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合成及对Au~(3+)的吸附性能[J]. 黄金 2008(08)
    • [22].Au(111)表面甲基联二苯丙硫醇盐单层膜的原子结构[J]. 物理学报 2016(21)
    • [23].Au(Ⅲ)与丙二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02)
    • [24].燃煤过程中Au的散逸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黔西南为例[J]. 煤炭学报 2010(10)
    • [25].高离化态Au离子光电离过程的理论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1(02)
    • [26].纳米Au在蒙脱石层间的插层组装[J]. 化工新型材料 2011(S2)
    • [27].斑岩型Au矿床的包裹体标志:以黑龙江金厂金矿矿床为例[J]. 岩石学报 2008(09)
    • [28].原子在Au(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 [29].通过插入Au薄膜改善绿光OLED器件的发光色纯度[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4)
    • [30].电化学方法制备原子尺度间隙的Au隧道结过程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7)

    标签:;  ;  ;  ;  ;  

    配体与Au团簇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