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关系
作者: 刘智勇
导师: 曲星
关键词: 国家身份,外交战略,内团体,外团体,合作性,冲突性,中国威胁论
文献来源: 外交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从对“中国威胁论”的疑问出发,笔者认为:要反驳或者证明“中国威胁论”,就必须研究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合作性与冲突性;而要理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合作与冲突,就必须要了解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因为不同的战略选择其中所包含的合作性和冲突性程度也不同。因此,本文提出的中心问题就是:中国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外交战略选择? 针对该问题,历史文化模式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影响了外交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意识形态模式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决定了中国战略选择的框架;现实主义模式认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源于中国对利益得失的权衡。 由于这三种模式都存在其缺陷,笔者试图寻找一个更加中观、准确的变量来解释中国的外交战略行为,这个变量就是国家身份。近些年来,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身份”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大的兴趣。在国际关系理论学界,身份理论是随着建构主义的崛起而逐渐引起人们注意的。目前,身份不仅是建构主义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当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前沿。 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是国家的社会身份,即国家是如何在不同的团体划分中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的。社会身份的形成源于人们的认知需求。从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过程上看,一般需要经过社会比较、社会类化、社会区辨和社会定位四个阶段,最后才会形成一种“我们感”的共同体,也就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几十年的实验过程中,社会身份理论得出了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即:个人或群体总是会更偏向于内团体而排斥外团体。 根据社会身份理论,我们对国家的社会行为提出了如下假设:国家会更偏向于内团体国家,对于自己所认同的国家集团会从双赢的思维出发,选择积极合作的战略;对于外团体国家,一般会从非零和的思维出发,在双边事务中选择部分的参与和合作;而对于敌对性较高的外团体国家,一般会从零和的思维出发,在战略上选择不合作或冲突。 根据不同的身份认同,笔者将1949-2004年的中国外交分为四个阶段,并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的战略选择来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其步骤如下:首先是确定这一时期中国的身份认同;接着根据该身份,提出对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具体假设;最后,通过正面和反面的例子来对其进行证实或证伪。 1949一1956年,中国将自己的身份界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可以假设:中国将对社会主义国家(内团体)采取合作的战略;对民族主义国家(准内团体)采取合作的战略;而对资本主义国家(外团体)采取冲突性的战略。可以说,“一边倒”战略就是这种身份作用的逻辑结果。同时,中国还在大力宣扬“和平共处”,这看起来好像与上面的假设相反,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策略,与整体的战略并没有大的冲突。 1957一1976年,中国将自己的身份界定为“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在中苏论战的过程中,苏联逐步被中国视为“他者”,归为外团体一类。而中国的对外战略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对于所谓真正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团体)将采取合作性的战略;对于民族主义国家(准内团体)也将采取合作性的战略;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外团体)还是继续采取冲突性的战略;对修正主义国家(外团体)也将采取冲突性的战略。身份的变化使得苏联由中国最亲密的盟友变成了最大的敌人,这也是中国开展三线建设和中苏边界由安宁走向冲突的原因。中美缓和看起来好像是中国国家身份的否定,但实际上这也应该被视为是中国的一种策略。缓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美国不将其力量耗费在亚洲的对抗中,而应加强其在欧洲和中东的力量,与苏联进行争夺和对抗。将两个敌对的“他者”—美苏引向进一步的对抗,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 1977一1995年,中国的国家身份被确定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据此,笔者假设:中国在自己的观念中已没有了显著性的“他者”,这样“一条线”战略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了;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同属“国际社会”这个团体中的成员,这样在中国观念中就基本上排除了零和思维;随着对这一身份认同的加深,中国在战略思维上将逐步从非零和过渡到双赢;而在外交行为上,中国也将由有选择的参与和合作发展到积极的合作。笔者选取了中国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以及参与国际裁军机制这三个案例来证实这一点。 1996一2004年,中国的身份被定位“东亚共同体的一员”,这其实是对中国未来身份变化的一个预测。笔者主要论证了两点:一是东亚共同体正在形成的过程中;二是中国对东亚共同体的集体认同正在逐步加强。
论文目录:
引言
一、研究的起点
二、问题的提出
三、国家身份与对外战略选择
四、研究的目的
五、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中国外交研究的模式
第一节 历史文化模式
第二节 意识形态模式
第三节 现实主义模式
第四节 外交决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家身份理论
第一节 身份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身份理论
一、身份的定义和分类
二、社会身份的形成和变化
三、社会身份理论及其基本假定
四、社会身份与对外战略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身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和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1949-1956)
第一节 温和社会主义国家身份的确定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身份确定
二、身份的温和性质
第二节 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一、对“一边倒”的再分析
二、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对外行为的分析
第三节 为什么要“和平共处”?
一、“和平共处”的提出
二、“和平共处”和中国国家身份之间的矛盾
三、“和平共处”的策略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1957-1976)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的确定
一、分歧初现(1956-1958年)
二、半修正主义(1959-1960年)
三、修正主义阶段(1961-1963年)
第二节 中苏从盟友变成敌人
一、中国的国家身份和对外战略选择
二、为什么开展三线建设?
三、中苏边界由安宁转向战争
第三节 为什么要与美国缓和
一、中国反对美的战略没有改变
二、中美缓和的策略性
三、中国在越美谈判问题上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1977-1995)
第一节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
一、原有身份分类标准的淡化
二、中国的国家身份——“国际社会的一员”
三、政策的验证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发展与美国的关系
二、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第三节 参与国际裁军机制
一、50-70年代的不合作态度
二、80、90年代从有限参与到全面合作
三、中国在核裁军领域的合作行为
四、中国参与信任和安全措施的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作为东亚共同体的一员(1996-2004)
第一节 东亚共同体的进程
一、相互依存与东亚集体身份
二、共同命运与东亚集体身份
三、同质性与东亚集体身份
四、自我约束与东亚集体身份
五、东亚共同体的机制建设
第二节 中国作为东亚共同体的一员
一、中国的东亚外交
二、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
三、中国与东亚多边安全合作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越南在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中的参与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的双重视角[D]. 潘维光.复旦大学2014
- [2].澳大利亚亚洲融入研究[D]. 张文杰.山东大学2015
- [3].近代以来日本海权思想研究[D]. 梅秀庭.外交学院2015
- [4].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 祖彦.吉林大学2011
- [5].论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进程(1972-2012年)[D]. 许善品.华东师范大学2014
- [6].世界格局及身份的定位与中美关系—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D]. 刘惠华.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
- [7].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D]. 赵良英.武汉大学2010
- [8].身份与责任:中国国际责任观研究[D]. 吴兵.外交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