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与政党 ——1927年以来中国政治合法性研究

权威与政党 ——1927年以来中国政治合法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课题主要研究1927年以来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来源、合法化、危机原因等,探索政党与政治权威的关系。为此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运用历史的研究方法、辨证的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方法,同时适当运用政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 政治权力必须转化为政治权威,才能更有效能,也才能长久。政治权力是指统治者或统治机构影响被统治者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当被统治者认为掌握权力的人有道义上的职责来行使权力,而且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制裁措施的时候,他们就能够自愿地服从权力而无须统治者强迫或说服。这就被认为是具有权威的权力。那么,被统治者如何才能相信统治者有权统治他们?这实际上也即政治合法性的问题,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治统治基于一定的价值规范而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因而得到大多数民众认同和服从的特性。人们根据统治者能否按照公认的价值规范、实现反映时代主题的公共利益来评判某种政治统治。 中国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社会状况决定了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与能否实现革命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密切相关,而且在合法化过程中,政党的合法性是关键。国民党政权丧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执政的国民党自身合法性的严重缺失,导致其合法化的失败;相反,根据地政权的扩大和巩固正在于共产党自身日益赢得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尤其是农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具有坚实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它来源于革命的合法性。这种革命式合法性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特殊的理念,但是随着革命时代的终结,革命式合法性的悖论日益明显。当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利益结构和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之时,政绩就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最主要来源。但是政绩不可能成为现代政治条件下政治合法性的长久来源,必须确立法理型的政治权威模式。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由合法性来源的暂时缺损以及政绩合法性的“困局”等问题造成的合法性危机时隐时现,中国面临着重构政治合法性的艰巨任务,这需要中国共产党发挥主导性作用,并在合法性的维护中巩固领导权威和政治秩序。为此,要在反思革命式合法性的基础上,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以法理为主要来源的、以提高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统治绩效以及预防合法性危机的安全阀机制等为途径的合法性结构体系。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课题研究的依据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框架
  • 第一章 政治合法性基本理论
  • 一、西方学者论政治合法性
  • 二、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的政治合法性思想
  • (一) “天赋君权论”
  • (二) “有德”、“有道”论
  • (三) “大一统”论
  • (四) “革命”论
  • 三、政治合法性基本理论解析
  • (一) 政治合法性的涵义
  • (二) 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 (三)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 (四) 政治合法性的意义
  • (五) 政治合法性危机
  • (六) 政治合法化
  •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合法化主题
  • 一、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
  • (一) 政治秩序严重失范、国家深度分裂
  • (二) 传统价值规范严重弱化、
  • (三) 政治合法性丧失、社会的政治认同感需求强烈
  • (四) 政党林立、政党政治意识扩大
  • (五) 民众的被剥夺感增强、革命心理强烈
  • 二、近代中国政治合法化主题
  • (一) 民族民主革命
  • (二) 变革与发展
  • 三、近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 (一) 革命
  • (二) 领袖魅力
  • (三) 法律程序
  • 第三章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探析
  • 一、国民党政权初建时的合法性基础
  • (一) 政党政治体制的确立及特点
  • (二) 合法性基础的先天不足
  • 二、国民党建构政治合法性的努力
  • (一) 独特意识形态的建立和灌输
  • (二) 通过党和国家政权的“统一”树立政治权威
  • (三) 通过抗战暂时赢得较高政治认同
  • 三、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危机
  • (一) 战时民众对国民党政治认同的削弱
  • (二) 战后合法性危机的加剧
  • 四、国民党政权合法化失败原因解析
  • (一) 党的民众基础薄弱
  • (二) 意识形态感召力低下
  • (三) 革命精神和先进政党特性丧失
  • (四) 国民党领袖魅力不足
  • (五) 政治作为脱离合法化主题
  • (六) 制度性缺陷难以化解民众的革命情绪
  • 第四章 革命及根据地政权合法性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权的合法性论证
  • (一) 革命领导权的转移
  • (二) 理论论证
  • (三) 客观合理性
  • (四) 主观合理性
  • 二、根据地政权的合法性
  • (一) 革命中心的转移
  • (二)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三) 红色政权的合法化
  • (四) 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立
  • (五) 根据地政权的合法化
  • 三、战后民众对共产党政治认同的扩大
  • (一) 战后共产党为和平建国的努力
  • (二) 民众对共产党政治认同的扩大
  • 四、中国共产党获得高度合法性之根源
  • (一) 先进的价值理念
  • (二) 强大的意识形态魅力
  • (三) 准确把握并实践合法化主题
  • (四) 党组织的强有力
  • (五) 领袖的超凡魅力
  • (六) 注重农村奋起
  • 第五章 革命式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架构
  • 一、革命式政治合法性的历史合理性
  • (一) 革命产物与现实需要的结合
  • (二) 过渡时期的高度压缩
  • (三) 新民主主义政权合法性的标志
  • (四) 政治动员的价值和成效
  • 二、革命式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和路径选择
  • (一) 天然合法性论
  • (二) 人民公仆论
  • (三) 为民做主论
  • (四) 毛泽东的合法化路径
  • 三、革命式政治合法性的悖论
  • (一) 大救星时代终结
  • (二) 经济社会成果积累困难
  • (三) 民主政治秩序建构迟缓
  • (四) 文革恶果影响深远
  •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下政治合法性重构
  • 一、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 (一) 时代变迁与价值观演变
  • (二) 合法性来源的转移
  • (三) 合法性形式的反思
  • 二、当下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 (一) 合法性危机时隐时现
  • (二) 合法性危机现象成因
  • (三) 潜在的合法性危机因素
  • (四) 政绩观:政治合法性的质疑
  • (五) 旧体制的路径依赖
  • 三、政治合法性内涵的重构
  • (一) 重构合法性的价值认同基础
  • (二) 意识形态的更新与发展
  • (三) 民主体制与法制权威目标的确立
  • (四) 探索有效的合法化途径
  • 四、市场经济与党的角色革新
  • (一) 从“党—人民”关系到“国家—社会”关系
  • (二) 从“执掌政权”到“政治领导”
  • (三) 党必须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活动
  • 第七章 政治合法性与政党权威
  • 一、党推动政治合法性的形式转变
  • (一) 正确面对市场经济主体
  • (二) 重构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 (三) 重视农村支持
  • 二、党推动政治合法性的内容更新
  • (一) 健全的政绩观与民众的认同
  • (二) 正确的决策机制与民众的参与
  • (三) 畅通的渠道与民众的监督
  • 三、在政治合法性发展中巩固权威
  • (一) 权利权力搏弈中党主持公正
  • (二) 法治建设中党以身作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组织合法性: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与前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02)
    • [2].合法性切换与周全管理思维:突发应急刍议[J]. 清华管理评论 2020(05)
    • [3].生态型企业的合法性溢出战略——小米公司纵向案例研究[J]. 管理学报 2020(08)
    • [4].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性神话”及其形成机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01)
    • [5].多视角下的组织合法性策略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8(01)
    • [6].浅谈组织合法性[J]. 现代交际 2018(03)
    • [7].少数民族哲学合法性的探讨[J]. 戏剧之家 2018(10)
    • [8].企业对员工罚款的合法性探讨[J]. 法制博览 2018(34)
    • [9].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机制:研究回顾与管理框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2)
    • [10].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来源[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7(01)
    • [11].技术应用何以成功?——一个组织合法性框架的解释[J]. 社会学研究 2017(03)
    • [12].政权的合法性系于民心向背[J]. 炎黄春秋 2015(12)
    • [13].心理学视角下的权威合法性研究现状及展望[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4].辽宁省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障碍与应对策略:基于合法性视角[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1)
    • [15].关于中国慈善组织合法性的反思[J]. 法治社会 2016(04)
    • [16].合法性、网络和资源:现代同乡组织的变迁[J]. 商 2016(35)
    • [17].教育公平:教育政策合法性的价值前提[J]. 当代教育论坛 2015(01)
    • [18].法律声明[J]. 今日科苑 2011(15)
    • [19].法律声明[J]. 今日科苑 2011(21)
    • [20].“标准”与“身份”:世纪之初新诗“合法性”的双重焦虑[J]. 文艺评论 2015(05)
    • [21].国家治理论域中的中国国家合法性构建[J]. 领导科学 2015(14)
    • [22].基于合法性视角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3].国内企业合法性研究主题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4].组织合法性概念的多维思考[J]. 文教资料 2020(02)
    • [25].晚会抽奖 我用飞翔[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 2009(07)
    • [26].处罚抑或提倡?——对私人拼车行为合法性的探讨[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5(04)
    • [27].受合法性概念影响的中国公司治理变迁[J]. 经济法研究 2010(00)
    • [28].联盟网络、组织合法性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 2013(12)
    • [29].民主与合法[J]. 中华魂 2009(12)
    • [30].“双视角”下董事会行为合法性与企业成长[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标签:;  ;  ;  ;  

    权威与政党 ——1927年以来中国政治合法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